“互联网+”背景下云会计人才培养整体方案研究
2018-07-17江国才步文清
江国才 杨 进 步文清
“互联网+”对所有的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形势下,会计行业已经充斥了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信息,传统的会计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人才工作岗位及其所需知识、技能与素质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高等教育应当重新定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会计课程体系、探索新的实践教学途径、改进学生评价方法、选配适当师资,培养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人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教学手段,比如美国,重点研究小班教学、情景教学、过程教学和案例教学。二是研究财务共享。西方企业的财务共享实践,成本因素是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所考虑的首要因素,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重点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为降低成本而实施财务共享的体系构建及其教学问题。三是研究管理会计应用及其教学问题。财务转型的核心在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从组织架构、人员储备、数据基础、系统架构等方面研究管理会计的应用,并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国内学者关于互联网会计教育的研究基本始于2015年,大多是为了适应高校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张红琴研究了“互联网+”对我国会计教育的挑战;赵男男,单昭祥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的发展;张林,丁鑫,谷丰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他们从宏观上研究了“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及其教育的影响。微观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课堂教学。如樊颖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课程进行研究;李孟玫、毛国育对“互联网+”视角下会计情景模拟实验教学进行探究;王露飞、徐敏剖析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会计行业深度融合,加之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处理更全面、及时、准确,会计核算更规范、高效。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是由核算为主向管理为主转变;二是由静态信息提供向动态信息提供转变;三是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预测、规划转变;四是由单一会计主体核算处理向多主体财务共享转变;五是由会计与单位业务松散结合向会计与单位业务一体化转变。针对这些变化,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人才需求呈现三大主要特征:
1.会计人才能力结构呈现“复合型”特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无论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全面和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员既熟悉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又熟练财务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的使用,同时需要熟练掌握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掌握数据的挖掘、加工、整理、管理、应用等技术,掌握一定的常用计算机语言,具有一定的企业内部管理软件开发能力,能够构建虚拟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财务共享机制和“互联网+”环境下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信息、会计管理信息和会计决策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企业未来需要大量云财务人才。历经3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已在大中型企业得到广泛使用。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90%的企业建立或正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以用友、长虹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业也先后尝试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云计算与财务共享相互作用、有效结合,在促进企业建立集中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管理、帮助企业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财务运作效率,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以信息化为手段,将传统会计工作交给计算机系统完成,解放出会计人员收集、处理企业运营数据,为企业提供大量经营管理决策信息。整个过程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云处理能力、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能力、业务融合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云会计师的需求应运而生。
3.内部管理软件的个性化需求催生既懂软件又懂会计的云财务人才。当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主要是依靠几家传统的软件公司开发,软件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个性化不足,毕竟不同的企业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差别巨大。而且软件公司不清楚公司企业业务流程,使得财务软件适应性大大降低。因此,企业需要既懂财务基本核算和财务管理又能开发内部应用软件的人才。
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掌握云计算技术和理念,能够将财务管理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进行结合,构建虚拟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重构课程体系
1.分析云会计岗位。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对接云会计人才的岗位群,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与素养。云会计人才常见岗位群主要分为会计核算岗位群和会计管理岗位群两大类。会计核算岗位群主要涉及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报税岗位。出纳岗位负责办理企业货币资金实际收付,负责进行货币资金收支的日记账簿登记及定期核对,保管相关印章和凭证;会计核算岗位主要负责收集并整理原始凭证等会计基础数据,将基础数据录入云会计核算系统,由系统生成记账凭证,生成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等各种账表,进而编制会计报表,生成会计分析报告,并对会计账表、会计报表和会计分析报告进行复核;报税岗位主要负责使用系统根据业务自动生成的报税数据进行复核并完成税务申报。会计管理岗位群主要涉及会计监督岗位、财务管理岗位、运营管理岗位和会计支持岗位。会计监督岗位主要负责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整个生产营运过程进行监控,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效果,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和完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日常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出具内部审计报告。财务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利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包括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资产使用效率效果管理、项目财务决策、财务预算、利润分配管理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工作。运营管理岗位主要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流程建设、财务制度的修订完善、业务流程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作业、质量、绩效管理等内容。会计支持岗位主要负责财务部门内部资源调配、会计制度建设、云会计系统设计和维护等工作。
2.构建课程体系。首先,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总结归纳行动领域。其次,选取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统筹兼顾对学生基础素养、高级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要求,将行动领域转换形成学习领域。其中,基础素养主要涉及基本的写作能力、计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基本的生活素养等;高级素养主要涉及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前两类素养是指共同素养,即任何专业学生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都必须具备的素养;职业素养是指云会计作为一个具体职业特有的素养,比如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云计算能力、财务共享系统构建与维护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税收业务处理能力等。最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组合形成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围绕专业方向统一协调和合理安排课程,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增加互联网操作和大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锻炼和丰富学生的互联网思维。课程体系要体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注重管理会计、业务管理方面的培养,增加管理会计、财务预测、财务分析等相关课程;二是注重动态信息提供能力的培养;三是注重互联网能力的培养,增加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类课程;四是注重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增加相应课程。
四、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应紧密围绕区域经济“产业链、价值链”,深化产教融合,按“专业对准产业、课程对准岗位、校企共同育人”的思路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云财务和财务共享运用较成熟的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讨论课程体系,共建课程,互派师资,共同讨论项目化与案例化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校企共同研究基于岗位职责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五、调整授课方式
在新环境下,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途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开设实践课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VR、AR、MR等手段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实施现代学徒制、定单班培养等培养模式,同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系统及财务运行流程,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社会化交互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三是聘请企业财务专家担任兼职授课教师,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
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条件之一。云会计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学校除了通过规范人才招聘录用工作,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培训,鼓励提高教学技能、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督导等措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外,还应当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师资互派”、“校企共同培养师资”、“教师挂职锻炼”等渠道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七、规范学生评价方式
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辅之平时作业成绩,往往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而且由授课教师自己出试卷、自己评价,客观性、公正性难以保障。云会计人才恰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过程考核,所以学生考核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一是理论考核部分可以实施教考分离,增强理论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二是动手实践的能力由企业方主导实施学生评价,由企业导师根据工作表现、业绩考核结果进行评价,提高实践能力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传统会计专业重核算轻管理的人才培养弊端制约了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改革势在必行。高等院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了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以发展的眼光办教育,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变革教学范式、规范学生评价方式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才能将教育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