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卫丰:守望田野追逐『农业梦』

2018-07-17刘攀攀

新农村(浙江) 2018年7期
关键词:整片种粮社员

刘攀攀

1959年出生的傅卫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多年来,他始终坚守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他的“农业梦”奋斗。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外出工作。看着土地整片整片抛荒,傅卫丰有种说不出的痛。“小时候我经常吃不饱,所以对土地和粮食有特别的情感。我当时就一个念头,要在这些抛荒的土地上种植庄稼,让大家吃上我种的粮食。”

1998年5月,傅卫丰承包土地开始种植水稻,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水田育秧、人工插秧、镰刀收割……当时种水稻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除劳动强度大,还要应对自然灾害。2003年,一场台风几乎让傅卫丰一年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水稻刚种下就被大水淹没,亏了不少钱。家里人都让我不要种了,但当时我就想坚持到底。”傅卫丰说,那场台风并没有击垮他的信心,之后农业税的取消和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2004年,傅卫丰顺应绿色农业发展趋势,对自家的传统农业进行转型升级,并多次前往粮食主产区考察,还积极参加省、市、区和街道举办的粮食种植培训班。“几次考察培训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为我发展绿色农业积累了许多经验。”傅卫丰说,此后,他每年邀请相关检测机构对土壤及灌溉水源等进行检测,保证粮食生产绿色环保。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他选用“秀水134”“嘉58”“嘉禾218”等优质水稻品种,通过合理施肥、规范管理,粮食产量达到每亩600余千克。经有关专家鉴定和品尝,傅卫丰种植的大米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部分一级优质米标准。从一个土生土长的传统农民到技术水平较高、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新型农民,傅卫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他的“农业梦”。

在事业步入正轨后,傅卫丰不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2011年7月,傅卫丰联合周边种粮农户组建定海区小沙卫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努力,合作社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社员由5名增加到30名,同时,他为社员提供插秧、收割、烘干等便民服务,让社员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以前晾晒稻谷最担心下雨,现在再也不用看天的‘脸色’。粮食收割后,我们直接运到老傅的烘干中心烘干,方便极了。”合作社社员笑着说。在傅卫丰的带领下,合作社每年可出售粮食近400吨,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生产示范作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

不断探索和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耐心为农户解答种植技术,毫不吝啬提供资金、技术、苗种以及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让傅卫丰收获了许多赞美和荣誉,如省第二届“河姆渡杯”优秀种粮大户、区第四届农渔村优秀实用人才和区优秀科技示范户。2018年,傅卫丰还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猜你喜欢

整片种粮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眼眸
画画就如种粮
纠缠
怪脾气的云娃娃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