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科技期刊在组稿方面的应对策略

2018-07-17韩玉波陈晓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碱基科技期刊基因组

■韩玉波 张 艳 陈晓芳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学会出版部《遗传》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 10010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即时的报道内容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1-2]。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微信公众号,如“BioArt”“知识分子”和“科研圈”等。它们以快速灵活的形式和颇具学术深度的报道内容吸引了科研人员的关注。在新媒体出现之初,传统科技期刊往往侧重于对传播技术和形式的学习与借鉴,或将新媒体视为一种编辑选题策划和组稿的信息来源[3]。但随着学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其在报道内容上也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和深度化,甚至有些文章已从单纯的新闻报道上升至专业领域的“小综述”(Mini Review)水平[4]。这些新媒体因其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不仅拥有数量可观的读者群体,更能吸引高层次作者群体,对传统科技期刊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传统科技期刊如何找准定位并做出自己的内容特色,成为非常值得思考与关注的问题。

《遗传》是由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目前,该刊已被PubMed、MedLine、Scopus、生物学数据库(BIOSIS)、生物学文摘(BA)、医学索引(Medical Index)、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20多种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与数据库收录,刊登内容主要涉及遗传学、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遗传工程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学科热点综述以及新技术与方法等。读者对象为基础医学、农林牧渔、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人员、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物教师等。在学术质量建设方面,《遗传》一直把组稿工作视为提升期刊质量和扩大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5-6]。本文以《遗传》2017年第12期发表的一篇约稿文章《基因编辑之“新宠”——单碱基基因组编辑系统》[7]为例,通过介绍该稿件的选题和组稿过程,对比分析该文内容与“BioArt”微信公众号在同一选题的推文《突破丨Nature长文发表基因编辑最新成果——无需切割DNA也能自由替换ATGC》[8]的差异,以实例分析形式探讨传统科技期刊在组稿方面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一些策略及思考。

1 单碱基基因组编辑的选题策划和组稿过程

2017年10月25日,Nature在线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David Liu教授实验室建立的一种高效催化腺嘌呤转换为鸟嘌呤的新工具——腺嘌呤单碱基编辑系统(Adenine Base Editors,ABEs)的研究成果[9]。《遗传》编辑部通过Nature推送的E-Alert消息敏锐捕捉到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其具有重大报道价值。在组稿方向上,考虑期刊在出版速度上无法与新媒体的快速报道相竞争,如单纯组织科学新闻或点评类文章,可能会失去文章的报道价值和新闻价值。通过检索和查新,发现目前该领域内尚无全面详细介绍单碱基基因组编辑的综述性文章。因此,编辑部迅速调整组稿思路,将组稿方向转为邀约专家在点评该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领域进行综述性介绍,并计划于《遗传》前沿聚焦栏目重点推出。单碱基基因组编辑选题正式进入编辑部组稿工作流程(图1)。

图1 《遗传》组稿工作流程

通过对《遗传》审稿专家数据库分析和编辑推荐,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教授被列为首邀对象。李大力教授从事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工作,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基于TALEN和CRISPR/Cas9等核酸酶体系的大鼠和小鼠基因组编辑技术,并首次构建多基因同时敲除的大鼠品系。其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期刊NatureBiotechnology、NucleicAcidsResearch、NatureProtocols和EMBOMolecularMedicine上发表。同时,作为《遗传》审稿专家,李教授长期为本刊评审稿件,熟知期刊要求和文章水平。2017年10月27日,编辑部向李大力教授发出正式邮件邀请,希望他撰文对David Liu的这一突破性工作进行点评并能结合该成果对该领域展开介绍;10月29日,李教授回函同意接受邀请,并请编辑部明确投稿和时间要求,而编辑部为保证稿件质量,同时考虑时效性等因素,给予李教授1个月论文撰写时间;11月26日,李教授通过《遗传》投稿平台正式投稿,编辑部第一时间为该稿件组织“绿色通道”的快速评议,两位审稿人均在一周内完成评审,并对稿件给予高度评价;12月5日,编辑部将专家评审意见和编辑部意见一并返给作者修改;12月9日,作者提交修改稿;12月10日,主编完成终审并签发;12月11日,该文章在《遗传》官方网站和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平台同时在线发表。

事实证明,这次选题与组稿工作是编辑部在优质稿源组织方面的一次成功案例。该文不仅是《遗传》第1篇报道单碱基基因组编辑的文章,也是中文生命科学期刊中该领域的第1篇综述性文章。2017年12月22日,单碱基基因组编辑入选Science公布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入选的主要原因即源于David Liu实验室发表在Nature的这一重要成果[10]。而由《遗传》策划组织的这篇关于单碱基基因组编辑的文章于2017年12月20日在前沿聚焦栏目正式刊出,很好地抓住这一新闻热点,受到读者广泛关注。

2 与“BioArt”推文的对比分析

“BioArt”是一家基于自媒体和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推送生命科学领域内重大突破性学术成果、国内政策导向、学术争鸣等报道性文章。其在遗传学领域重大成果报道方面反应迅速,内容富有深度,受到遗传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David Liu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于Nature在线发表后,该公众号即以《突破丨Nature长文发表基因编辑最新成果——无需切割DNA也能自由替换ATGC》为题,在2017年10月26日发表关于该成果的报道和评论[8]。该推文仅有1500字左右,但内容却涵盖背景介绍、文章剖析、成果意义等方面,是一篇较为完整的报道。该报道发布后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中传播并转发。通过该报道,人们可大致了解单碱基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其短小精悍的内容、灵活的报道形式和活泼诙谐的语言非常契合微信时代下阅读产品的特点,对科学成果的即时传播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

与之相比,《遗传》报道的文章发表时间稍晚,但信息含量相对更大(表1),主要表现在:(1)正文达6000余字,参考文献为26条,并配有1幅原创性插图。(2)内容组织架构更加全面,除研究背景、成果介绍和意义外,还分析了该领域技术应用的现状、前景及面临的问题等。(3)内容展开更加合理,从当前基因组编辑存在的问题,引发单碱基编辑技术介绍;从David Liu实验室开发的第一代单碱基编辑系统BE的发展及优化,转入Nature报道该篇文章ABE系统的介绍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这种层层递进的介绍有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4)各版块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在研究背景方面,“BioArt”的相关推文中仅提到其他两家实验室的工作,而《遗传》发表的相关文章中则较为详细地介绍多家实验室在技术开发和应用层面的相关工作。在文章成果介绍方面,“BioArt”推文相对简单,并未对ABE系统的进化和演变做过多介绍,仅一笔带过。而《遗传》报道文章则对ABE开发进行详细介绍,并配图说明其优化过程。更为重要的是,《遗传》报道的这篇文章经过2位审稿人(均是基因组编辑领域权威专家)评议,他们不仅对稿件的创新性、选题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文献引用、文字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还非常细致地对稿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以及写作问题提出详尽意见。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传统科技期刊在文章学术质量方面依然保持其特色,突显其学术高度、深度和广度。同行评议后的文章也更具有学术参考价值,适合专业学者从中汲取较为全面的学术营养,既可作为学术研究参考,又可当作青年学子的学习参考资料。

表1 《遗传》和“BioArt”对David Liu实验室关于ABE研究成果报道文章的对比

3 新媒体冲击下的组稿策略

新媒体对重要学术成果的快速报道和传播使得科技期刊在报道内容的新颖性和时效性方面显著下降[11]。以《遗传》此次组稿为例,即使第一时间策划组织也是45天后才得以在线发表,其新闻热度和关注度无法与“自媒体+互联网”的新媒体相比。因此,在失去报道时效的情况下,加强稿件内容特色,提高学术质量,为读者群体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可能是当前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策略。

3.1 组稿方向坚持内容向“纵深”发展

受限于刊出周期和同行评议的基本要求,传统科技期刊在报道时效方面无法与新媒体相比。因此,对同一重大成果的报道进行“纵深”挖掘和全面报道可能是未来科技期刊需坚持的内容导向。本次组稿放弃了对科学新闻栏目文章的组织,转而向邀约前沿聚焦栏目的小综述发力,正是基于此而调整了组稿思路。只有通过更有深度和全面专业的学术内容,才能给读者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学术信息,才能吸引读者群体对期刊的持续关注。在具体约稿过程中,这种内容导向需在约稿时向作者说明,最好将编辑对文章的想法与作者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比如此次组稿中,编辑借助邀请专家对ABE成果进行点评,向专家明确建议将内容扩展到单碱基编辑系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等范畴。编辑部的这一构思不仅得到作者的认同,而且其涉及的相关内容也得到审稿人的积极评价,如一位审稿人在审稿意见中写道“本篇论文很好地概述了单碱基编辑系统的由来、原理及优化,详细介绍了David Liu实验室开发的C to T/A to G两套系统的开发及优化过程……本论文还概述了单碱基编辑系统的应用现状、前景及面临的问题。文章选材新颖,内容全面详实,叙述清晰”。

2017年,《遗传》还推出了全部为组稿的新栏目特邀综述,旨在邀约资深专家学者对当前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撰写高质量综述文章,以求新、求深、求全为主要写作要求。该栏目的设计和策划也是基于学术内容报道向“纵深”发展的考虑。

3.2 组稿文章快速处理与同行评议的质量保障

通常情况下,编辑部一般对组稿文章提供快速评议和出版绿色通道。但有的期刊编辑为加快出版,或者为维护与约稿对象的合作关系,选择省略外审评议环节,改由主编或责任编委直接签发的做法。尽管这样能很好地保障文章的出版时效,但是这也使文章因缺少正常的学术评估而存有潜在学术问题的风险。相对而言,通过同行评议的文章,学术质量更有保证,而且还排除人情稿的嫌疑。在期刊绿色通道设计上,可采取选用熟悉的审稿人和增加审稿人数量的方式保障快速处理的时效。比如对本次组稿的文章,基于外审专家数据库的系统记录和编辑个人熟悉程度,责任编辑选择了3位基因组编辑领域专家,明确提出稿件需要走快速处理的绿色通道,要求1周内返回审稿意见。其中有2位专家很快接受审稿邀请,并按时高质量完成评议。在稿件外审期间,编辑同时着手稿件的编辑加工和格式规范等工作。待专家外审意见返回后,连同编辑的加工意见一并返给作者进行修改,大大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间,该稿件从收稿到在线发表共计17天。尽管该文已属于编辑部工作流程中周转较快的稿件,但仍有提升空间,比如外审时间是否可以再缩短、排版修改能否同步进行等。但是无论怎样优化,同行评议依然是整个出版链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坚持开展同行评议制度才是科技期刊学术权威性的保障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石[12-13]。

3.3 整合利用期刊资源,挖掘组稿潜力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拥有着作者群体、外审专家群体、编委群体乃至读者群体等资源[14]。此外,主办单位也为期刊带来各种资源[15-16]。比如中国遗传学会是《遗传》的主办单位之一,现下属20个专业委员会。通过参加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各种会议和活动,《遗传》不断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品牌的知名度,组稿工作经常能得到领域内专家的积极响应。因此整合利用好期刊资源优势,对组稿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次邀请的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教授,不仅是《遗传》的审稿人,还担任中国遗传学会2017年新成立的基因组编辑分会委员一职。

在组稿工作中,还要注意充分发挥编委作用[17]。编委是最熟悉期刊的专家群体,他们和期刊编辑接触较多,对期刊也最有感情。在《遗传》多篇重要稿件的组稿过程中,编委指导选题方向、推荐作者人选,有的甚至还主动帮忙联系。编委的积极参与有效保障了《遗传》组稿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以学术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科学传播和交流方面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们的兴起和发展给传统科技期刊带来一定的冲击。内容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面对新媒体在学术报道内容上逐步专业化,找准组稿突破口应是当前科技期刊保持内容特色应解决的重要问题。将学术内容做精、做深,更符合科技期刊的定位和发展。尤其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多出版可传承、可学习的精品文章是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加强科技期刊组稿工作,通过有深度和高度的组稿文章,打造期刊品牌特色,才能打造一流的精品学术期刊。

新媒体也能成为科技期刊获取信息资讯的一个重要渠道。利用新媒体快速报道热点科研成果的特点,及时获取资讯,关注朋友圈或学术微信群中专家的即时回应,有助于编辑酝酿出好的选题和找到合适的约稿对象,从而组约精品文章。同时,新媒体也代表着基于网络快速传播技术的发展方向,科技期刊也应该学习并利用这种技术来拓展期刊的宣传渠道。

作者贡献声明:

韩玉波:选题构思,撰写论文;

张艳,陈晓芳:选题论证,修订论文。

猜你喜欢

碱基科技期刊基因组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科学家找到母爱改变基因组的证据
应用思维进阶构建模型 例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血清HBV前基因组RNA的研究进展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中国科学家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生命“字母表”迎来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