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2018-07-17

运动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评价过程

陈 清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1)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是对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和分析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新的体育教育理念要高效率,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更加全面地围绕新时期的教育观念,对教学评价工作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突出教学评价工作的内在价值和作用。

1 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基本情况

评价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的方式,对所评价客体的价值进行充分的认知。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评价活动应利用更加具体的评价标准,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对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要素和效益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的过程。对整个评价活动的开展来说,评价的主体是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甚至是社会组织等,评价的客体则是体育教学的实践对象,包括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如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和结果、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以及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体现了体育教学评价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在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对主体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刻的分析,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通过协调让体育教育评价的效果和价值得到全面发挥。

2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开展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客观性

保证客观性是整个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应从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价信息的获取、评价者自身的态度及评价结果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避免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果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本身不具备客观性,那么整个评价的结果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时也会造成评价信息的虚假,难以为后期的教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和基础。在进行相关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应对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进行全面保障,避免随意性评价,同时应客观地选择评价方法,减少和控制偶然性。

2.2 全面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应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自身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是否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实际行为、情感、认知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同时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使其真正地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身的社会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应对学生自身体育运动兴趣和意识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这样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和体现。要切实地避免单一化的评价,并且将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评价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杜绝。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位对学生进行测量和考察,同时围绕体育教学的系统性特点,有侧重地对评价的重点进行控制,通过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的方式,实现评价指标的有效互补,让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活动进行体现。

2.3 科学性

在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应避免直接评价和经验评价,应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提升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同时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实际开展成效。应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统一,并围绕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大纲,对评价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依据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分析现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状态,并对评价的指标和手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地提升其可信度和有效度,这样才能确保整体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进思路

3.1 对评价的理念进行合理更新调整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新时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我们应从思想上接受新的评价理念和思路,更好地围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让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效,并全面实现对体育教育目标的促进作用。在相关体育评价中,应提升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让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和实现。大活动的开展应实现多元化的评价,并且让评价本身更好地发挥出其检验作用、激励作用和反馈作用。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应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统筹各种评价因素,并将这些因素都纳入到整体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这样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保证覆盖效果。

3.2 丰富评价内容

目前,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自身创新精神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考察。在评价上要对学生的知识、技术、以及行为表现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同时也要增加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考察。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应配合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思想理念,丰富现有的评价指标。在具体评价中,应对以往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共同考核的方式进行改进,更多地考虑学生日常参与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并关注学生们在实际参与中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样一个更加灵活、开放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好地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改进和提升。

3.3 评价活动应关注学生的发展

以往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更像一次“诊断”,其更加关注对学生的选拔和甄别。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体育评价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了证明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应重视学生是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我们应在相关教学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地对评价的反馈作用进行突出,在对学生知识技能及体能水平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明确发展方向,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相关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入手,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情况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教学评价的影响下,学生自身才能更好地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意识能力,更加自觉主动地得到发展和提升。

4 综合化地对评价模式进行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大都推行“制订指标体系—分配权重—评价量化—计算结果”的模式,定量评价占据了主要地位。而面对新世纪体育教学评价的实际需求,我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凸显出人文要素,并关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本身在参与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得到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应得到人格品质的健全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心理素质、思想品德方面的成长本身具有一定的定性特点,难以利用传统的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以往定量评价的方式,那么其对所评价对象的实际特征难以进行客观的体现。评价更加注重“客观标准”与“个体差异”相结合,克服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倾向,忽视对学生各个时期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教学评价改革要做到“绝对评价”和“自我相对评价”相结合。更加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构建“三段一体”的全程性教学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调节和强化的功能。知识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现代教育模式下,理论、技能技术的学习并不是教育的本质,而对理论与技能的相互融通,对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汇、重新组合并加以运用和创造才是教育最终追求的目标。在对评价模式进行综合化的调整改进过程中,我们也应积极地汲取先进的评价理念和评价经验,更好地结合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把握好改革制度,进一步地保障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改进成效。

5 结 语

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地了解和认同现阶段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求。体育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发展规律和需求进行了解,同时采取更加科学的评价理念,对现阶段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改革,抓住评价切入点,这样体育教育改革和评价工作的开展才能具备更强的时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 1 ] 尚子靖.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 J ].现代交际,2014(11).

[ 2 ] 王剑.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与分析——评《体育教学设计》[ J ].中国教育学刊,2016(7).

[ 3 ] 时震宇.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生命关怀的缺失与重建[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

[ 4 ] 高增,慕翠翠.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4).

[ 5 ] 吴坦.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 J ].田径,2017(5).

[ 6 ] 陈熙梁,袁际学.体育教学评价研究综述[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2).

猜你喜欢

体育评价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