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太极柔力球选项课的教学效果分析

2018-07-17赵慧彪

运动 2018年1期
关键词:太极运动体育

原 军,赵慧彪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太极柔力球运动虽然起源于山西省,但是发展比较缓慢,技术水平也不是很高,进入高校的时间更晚,而且多数高校对此项运动关注度不高,引进的速度比较迟缓,发展较慢,所以,有必要对高校太极柔力球的教学效果进行调研,调查大学生对此项目的需求量,找出提高教学的好方法,让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发源地能大面积普及,支持本土的研究成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民办高校太极柔力球选项课的教学效果。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对搜集到的太极柔力球方面的论文归纳总结,与本研究有关的知识及观点摘抄出来,为本研究的撰写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选取山西工商学院2015级、2016级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200名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19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8%。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符合统计学要求。

1.2.3 专家访谈法 就太极柔力球运动教学效果的相关问题设计访谈提纲,对学校分管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交流。

1.2.4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得出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处理,并结合该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1.1 身体方面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各部位关节及肌肉都参与其中,融合太极的圆弧特点进行技术动作练习,让人心情舒畅,轻松自如地投身此运动中,不仅改善了生理机能,而且消除了身心疲惫的感觉。大学生通过此项运动能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改变灵敏素质;另外,能提高运动循环系统,改变肌肉群的力量和柔韧性,综合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2.1.2 心理方面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运动将体育运动的养生之道与竞技的魅力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对身体有好处,而且观看比赛时能快速进入角色。所以说,此项运动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适宜的运动项目。大学生通过太极柔力球练习,不仅能休养生息,调节生理机能,而且能改善大学生的思维,从而改变心理特征,使其成熟地看待问题,从而理性解决问题。

2.2 太极柔力球教学前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

2.2.1 认知程度 教学前后对大学生的太极柔力球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没有开课之前,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太极柔力球,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熟悉此项运动,而非常熟悉非常精通的学生比例为零。出现这种状态说明大学生在开展太极柔力球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运动,只有少部分学生了解或接触过,很多学生对其是很陌生的。教学前后有明显改变,技能大幅提高,并且喜欢此项运动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让太极柔力球课程能顺理成章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明开设本课能促进大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认知水平。

2.2.2 了解程度 教学前,大约一半大学生对太极柔力球不了解,其余同学对太极柔力球有所了解,可能是在社区或者家庭等影响下接触过此项运动,很多学生不了解的原因可能是太极柔力球运动普及范围不广、宣传不到位、大学课堂开设项目没有涉及到等造成的。而通过教学,只有个别学生不了解太极柔力球运动,这部分学生不了解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由于其他原因错过了本课程的上课时间,或者上课的时候不能聚精会神,没有认真听讲与练习。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大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和练习太极柔力球技术,才能更加了解此项目,才能将太极柔力球运动不断推广发展。

2.2.3 兴趣程度 教学前,只有少部分大学生非常喜欢太极柔力球运动,还有少部分学生不喜欢此项运动,多数学生处于喜欢和一般喜欢2个层次,这个比例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存在一定的兴趣,为此项运动的开展与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大学生基本处于喜欢状态,接触到了新型项目,有一种想练好的好胜心,也感受到了此项目带给自身的价值,但也有少数大学生不喜欢本项目。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在接受教学以后,培养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并且上升了一个高层次,为高校普及与发展太极柔力球运动做好了准备工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提高 多数大学生都希望通过体育锻炼,一方面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在运动中能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人际关系网,但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关系方面,相对比较谨慎,对别人的信任度方面比较低。另外,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信度,在运动中的表现能使自己更加满意,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断提高,面对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能理智处理。

3.1.2 太极柔力球教学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 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能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能自主参与到运动中。太极柔力球教学可以让大学生真正认识此项目,了解其价值所在,体会此项目带给自身的乐趣以及身体上的收获,最终收获身心健康。通过太极柔力球教学及练习,不断改善体育锻炼认知,把握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喜好运动的心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理想状态。

3.1.3 太极柔力球课程得到大学生认可

太极柔力球课程在大学体育中得到实施,大学生从不了解、不认识到喜欢上这项运动,体现了太极柔力球课程的价值所在。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亲自体验太极柔力球技术动作的优美与舒展的感觉,对此项运动的锻炼方式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自我愉悦身心,通过竞赛的方式感受了体育竞技的魅力,培养了大学生运动兴趣,充分说明大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课程的认可。

3.2 建 议

3.2.1 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观念 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每个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民办高校应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制订比较合理的纲要,培养学生身心共同发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应多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精神,不断培养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能力,最终使得大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2.2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 太极柔力球作为民族项目,民办高校应重视其影响力及发展前景,大力宣传本项目的特点及价值,多组织比赛,充实学生的观赏欲望,开设相应的课程,让大学生亲身体验此运动对自身的影响,感受运动中所带来的乐趣,进而培养运动兴趣。

3.2.3 纳入教学大纲,丰富学校体育内容

目前,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实行改革,目的是改变陈旧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引入新颖的运动项目,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部分高校已经引入了太极柔力球作为辅助项目,激发学生好奇心及学习新颖项目的渴望心理,并作为一门选修课,影响比较大。太极柔力球让人感到新颖,好处多多,适合的人群也比较广,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帮助,所以,如果能将此运动项目纳入体育教学大纲,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必能影响大学生运动兴趣,丰富业余生活,增添体育文化色彩,从而大力推广太极柔力球运动不断前进。

3.2.4 加强师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各高校可以适当投入一些资金,外聘专业的教练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系统深入地了解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如何教方面下功夫。对培训严格要求,并且发放培训合格证,对没有获得培训合格证的教师不允许进行太极柔力球教学。通过培训,体育教师的技术水平有了提升,在教授过程中能完美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升。

[ 1 ] 白榕.太极柔力球[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 2 ] 王红光,揣佳凡,魏芳艳.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J ].辽宁体育科技,2006(5).

[ 3 ] 龚飞,刘红娜.太极柔力球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1):195-196.

[ 4 ] 张艳青.柔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4).

[ 5 ] 栾秀群,柏松.太极柔力球的文化特征及健身价值[ 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

猜你喜欢

太极运动体育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太极马扎(三)
太极Ⅱ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