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的汉语口语能力
2018-07-16库都孜·芒苏尔
库都孜·芒苏尔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语言又是沟通各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汉语的运用,成为必不可少的语言。少数民族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一、二年级小学生的实际语言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小学生构建有效的语言环境,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从学生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入手,为学生提供详尽、系统、规范的汉语,促进小学生与他人的双向互动交流,鼓励小学生敢说汉语、喜欢说汉语,从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的汉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汉语;口语能力
汉语是我国的基础性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各民族进行交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能在学校里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而回到家里后,缺少使用汉语的语言环境,与家长之间仍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导致小学生汉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嚴重受阻,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引入汉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刻不容缓。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在校期间对学生的汉语训练,为学生提供一切利用汉语交流的机会,创设各种有利的教学环境,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使用汉语的范围,督促和引导学生在家里进行汉语练习,营造家校步调一致的学习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口语能力。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提高汉语口语能力奠基
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处于语言表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学习阶段,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是当务之急。小学语文教师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时期的重要性,以语文学科为契机,以日常生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必须以尊重本民族语言为前提,尤其注重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让少数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文化继承和发展。比如:在小学生回到家里后,尽量用普通话与父母进行交谈,可以把语文教材中学到的语言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必须运用简短的普通话,能让父母听得懂,像今天早晨吃什么呀,爸爸妈妈晚安等等一些日常用语,不仅能沟通与父母的关系,还能引导父母使用普通话,以实现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运用,为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进。
二、激励学生学说汉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良好素质
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汉语口语表达不清楚,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主动的交流与沟通,甚至害怕运用汉语,习惯性地运用本民族语言与他人进行对话,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中,有效地克服学生的自卑和紧张心理,然而这样的语言环境,无法矫正学生的汉语错误,导致学生汉语口语能力较低。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使用中的弊端,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科入手,让小学生敞开心扉,积极运用汉语,在学生运用汉语的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使用汉语的自信心,使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以促使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爱”这个字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多种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发表对爱的看法,有的孩子可能开始不敢说,有的可能觉得本民族语言表达得更清楚,这时候教师必须给予必要的指导,多鼓励学生运用汉语表达自己对“爱”的感受,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口语能力提高的氛围。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课,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朗读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更是小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智慧,通过大声的朗读表达自己的心声,显示学生汉语运用的基本情况。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及时进行调整,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运用技巧和方法,大声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热情的朗读声中感悟汉语的魅力,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施展。比如:每天早读时,让学生朗读《弟子规》或《论语》等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让学生在朗读中不仅学到很多的学习经验和实践性的道理,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是延续汉语的重要学科,在学生接受汉语、训练汉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运用上述方式,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小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主动地应用汉语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凸显汉语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小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刘陇丽.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国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王美娜.少数民族小学生国语口语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