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心打造班本课程 竭力塑造完美人格

2018-07-16刘吉玲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素质德育课程

刘吉玲

摘 要:班级是学校中最基本的管理和建设单位,班级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和基石,只有班级建设和管理好了,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才能形成。

关键词:德育;课程;素质

小学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指在小学阶段,基于班级情境进行的个性化课程实践活动。为真正打造诗意文化,安鹿小学以“栖居多彩生活,成就诗意少年”为培养目标,在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同時,从小处着眼,积极探索、开发学生能自主选择、喜闻乐见的班本课程,让孩子们过上有故事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塑造了学生完美的人格。

一、确立“德育为主”的班本课程目标

1.激发班级活力,让德育自主化

2.增强学科统整,让德育生活化

3.促进班级特色,让德育个性化

二、建构“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

1.教师即课程

(1)班本德育课程:“人性教育”的实践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我们的班本课程坚持德育为先,努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课程开设的内容丰富多彩。比如一、二年级开发了“游戏与健身”“我是巧巧手”课程;三、四年级开发了“经典影视欣赏”课程;五、六年级开发了“才艺大比拼”“种植花花草草”等课程;全校所有班级均开设了“课本剧表演”“阅读与分享”的班本课程。

二是课程开设的形式灵活开放。有固定的班本课程,也有走班式的班本课程。

三是课程开设的时间得到保证。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团队,定期进行检查,对开设好的班本课程进行表彰,让班本课程的实施时间得到充分的保障。

(2)班本文化课程实践举隅

“阅读是学校的第一课程”,在班级层面注重具体化落实:建构学生阅读课程“儿童读书课”,提倡阅读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并强调接轨生活。在实施策略上,有效利用“安鹿小学学生读书成长册”,通过“天天读、周周记、每月集中分享”、整本书阅读等项目加以推进,进行系列实践,并归纳总结了“自主阅读、感言撰写、合作研究、交流探讨”的操作规程。

2.家长即课程

近两年我们积极发动家长参与班级“家长讲堂”。这一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六年级开设的家长讲堂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每周五,授课家长们都会提前到校,他们不仅准备有讲稿,还有自己孩子帮忙做的PPT、操作需要用的道具等等。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学生刘××的家长,他给学生讲的一课是《啤酒炖野兔》。这位家长大老远地从家里扛来了炊具和原料。课堂上,边讲边演示,最后,师生们还一起品尝了成果。

家长讲堂的开设,拓宽了教育资源,开阔了学生眼界,为孩子们认识社会、感受人间的真善美、奠基幸福人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学生即课程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也是参与课程经验建构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将德行修为、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综合起来考虑,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亲历中形成共同的美好文化记忆。

(1)“课本剧”展示课程

我们在各班级均开设“课本剧”展示课程,由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编自导自演,并由各班同学轮流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表演。如:六年级在展示“揠苗助长”这一寓言故事时,同学们用绿色卡纸剪了好多图案戴在头上装扮成禾苗,还有同学从家里带来了长烟斗装扮成老农,整个表演惟妙惟肖,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这一常态化的展示课程,使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走上了舞台,得到了锻炼,也得到了家长的由衷赞叹。

(2)“研学旅行”体验课程

区别于一般性的旅游,我们倡导的“研学旅行”体验班本课程,具有鲜明的专业指导性、文化的贴近性、实施的便捷性等特点。以“参观《徽派建筑——高安楼》课程”为例,我们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古建筑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实施多元课程评价

1.对学生学的评价

制定学生班本课程评价表,每周定时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

从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科学、课程形式的多样等方面进行评价,如聂老师在进行课本剧班本课程开发时,发现编排的形式不太符合课本剧的要求,大多以朗诵、阅读分享为主,于是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形成了具有她自身特色的班本课程。

3.对开发教师的评价

制定安鹿小学班本课程考核制度,从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效果进行评价,并与班级工作考核有机结合,从而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开发的积极性。

四、因“着力点实”而课程高效

1.课程固化初见成效

经过两年多来的开发与实践,我校班本课程已形成了“周一课本剧展演—周五家长讲堂—月底集体生日会、才艺大比拼”等固化的课程系列。2017年9月,六年级的班主任赵金仕老师在全县教师会上就“生本教育班级管理”作了典型发言,其中的班本课程之“家长讲堂”“集体生日会”等获得大家高度赞扬!

2.家校共育更加紧密

“家长讲堂”“集体生日会”“才艺大比拼”“视频课程”“阅读与分享”等生活化的班本课程,密切了家校的联系,让家校关系更加和谐,让师生关系更加温情。

3.学生素养大大提升

各班开设的班本课程有实施方案、有课程目标、有课程内容、有课程实施管理、有课程评价。老师们边开发,边学习,边实施,边反思,边完善。如:1至6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合力开发的《课本剧》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进行展演,并由同学们进行投票评比,学生们排练、表演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两年多的实施,孩子们的语文、艺术等学科的综合素养均得到较大提升!

学校开发的班本课程,无疑又向这一目标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只要行动,就能唤醒,只要坚持,就有奇迹!安鹿小学开发班本课程,塑造完美人格的班本课程永远在路上!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素质德育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