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一年级学生科学课堂参与的策略
2018-07-16胡爽
胡爽
摘 要:科学课的本质在于通过探究手段获取知识,这种知识的取得是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上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一年级的学生有着注意时间有限、思维水平较低、学习方法和习惯未养成等特点。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从课前互动与导入、课中精指导、课后留出分析空间等方面寻求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内驱力的对策,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参与;策略
小学科学课堂上进行的应是“儿童的科学”,即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也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求。从2017年秋季起,科学课的起始年级调整为小学一年级,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我们的学生,研究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
一、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1.注意的特点
一年级的儿童注意范围狭窄,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做不到同时注意几件事情;一年级儿童的注意还不稳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课堂如果过于单调,或太易太难,或节奏速度不适当,都容易造成儿童注意分散;一年级儿童注意时间不持久,儿童天性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还未形成,集中注意的时间有限。
2.思维的特点
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不易理解较抽象的事物,思维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而灵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差。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以致离开原有的任务。
3.学习习惯特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比如说如何在课堂上任性,随便;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对于课堂上用到的观察、实验材料,他们可能会看成“玩具”,不知道如何正确保存、使用和整理。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
1.课前巧互动,让学生静下来
小学生有自己的认知发展特点,他们好动、喜玩,但学习主动性差。而科学课一般都在上午第三、四节或下午,是学生的思维兴奋的低谷期,甚至部分学生正处于疲惫状态。课前互动,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沟通师生的情感,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而安排的一个环节。课前互动的策略有很多,比如做小游戏、听故事、分享经验等,但不管用哪种策略,都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案例1:在执教“在观察中比较”一课前,老师让学生齐诵了在语文学科中刚刚学习的《对韵歌》,好处有两点,一是朗朗上口的齐诵使每个孩子都有了参与感和成就感,让全体学生静了下来,快速进入上课的状态,二是从“什么对什么”引申到“大对小”“高对低”“长对短”“胖对瘦”等,为本课中比较物体的大小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方法的渗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2:“用手来测量”一课是希望学生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手形成的非标准单位“拃”来测量物体的高度和长度。在课前,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并做了一个《手指操》,欢快的音乐和灵活的动作即集中了注意力,又让孩子们体会到“我们的小手真奇妙”。
2.课中精指导,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能在学习中获取成功并经常体验到成就感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暗示。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前要有必要的铺垫与指导。但是问题过多、过于繁杂,就会影响学生思维推进的流畅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败的情绪。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注意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还没很好地养成。因此,教师如何组织简洁、精炼的指导语言,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在一次教研课中,某教师执教《观察一棵大树》一课。大部分学生知道可以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但是具体的观察指向并不明确,比如茎叶的光滑程度、茎的粗细、叶片的形状、叶缘的区别等。教师可以出示几张动态画图的比较来引导学生把观察点落实,同时也教会了学生画图的技巧和顺序。
3.课后留出分析空间,呵护学生学习成果
教师一方面要利用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分析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得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的结论,使他们品味探究的成果,逐步规范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由爱玩实验转变为爱科学研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呵护,尤其是观察、实验结束以后,成果不能任其流失。
案例1:在分小组观察比较恐龙的大小后,教师请几个小组上来跟全班分享他们的成果。第1小组的做法是将给出的4只恐龙都放在桌面上,一人解说,同时另一人排序;第2小组的做法是小组4人齐上阵,每人手持一只恐龙,以人的换位来展示恐龙的大小排序。通过这些展示,孩子们分享了他们的比较结果,也知道了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案例2:学生们各自用手来测量桌子高度后,教师将学生的测量结果贴于黑板上,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怎么明明桌面是一样高的,但是我们测出拃数都不一样呢?”从而推进了思维的递进,原来是大家的“一拃”是不一样的。也为后面提出统一的测量标准作出了思维上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冯维.小学心理学[M].西南大学出版社,2017.
[2]喻伯軍.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