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刍议
2018-07-16张木
摘 要: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古诗词一直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典范,同时,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为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人的情操,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进行探讨和分析,促进我国小学语文古诗词实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
一、 引言
自新课改以来,在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中规定了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内容,并且还可以由此展开想象、领悟,以及相关的实践等,充分地将古诗词的优势展现出来,让学生们感受古诗词的真正韵味,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具体性策略进行了解,为未来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开展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二、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
(一)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对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处在思想比较空白的阶段,然而,古诗词作为我国发展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对其进行诵读,不仅是要对古诗词加深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要根据这些古诗词了解其背后诗人、词人们的生平、时代背景等,所以,老师在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自行组织,或者是开展一些具有文化承载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这对于学生民族素养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 实现中国梦的具体性实践
老师通过古诗词诵读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身处在优秀的文化精髓之中,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感悟前辈们伟大的爱国情怀和豁达的胸襟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有助于锤炼学生心智
古诗词诵读活动中,学生们了解前辈们的胸襟、情怀,以及其人格魅力等,让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感受古典文学带来的感悟,这对于快节奏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的享受和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认知水平和价值观意识。
三、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具体性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应该要与學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另外,反复性的诵读,也是感悟古诗词韵律美的一个过程。
(一) 将古诗词诵读活动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到一起
“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只需要14天”,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时间的重要性。所以,反复性的诵读活动,其实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并没有被强制去接受古诗词,而是主动接触、了解等。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时,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进行课间校园广播时,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让学生的休闲时间一直处在诗意满满的校园内,学生们不仅能够观赏春意盎然的景色,还能够感悟古典文学的魅力。长此以往下去,学生还可以跟着诵读,在无形中达到了教学古诗词的目的。
(二) 教学形式的转变
就当前的小学教育,引进了诸多的科技性教学仪器,小学生们的生活也充满了科技化的产物,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好奇心旺盛的孩子们,新的教学形式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如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个媒介,将教学的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这对于学习效率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三) 引导学生反复性诵读,感悟其韵律美
就我国古诗词文化中,遣词造句的押韵性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古文化的先进性,而且还可以体现古诗词自身的韵律性。另外,在古诗词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道理潜藏在其中。如“书读百遍,不如手过一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两句话中,其重点都在最后面,第一句强调的是“写”,第二句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诵读,而且还要加强理解和感悟。如《登黄鹤楼》这首诗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进行解读,并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学习古诗内涵之后,还能够体验诗人的壮志、胸襟、能力等。
四、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今媒体对中国古诗词的进一步推广,使得我国的古诗词学习迎来了新一轮的高峰,对于这种现状,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要采取将古诗词诵读活动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到一起、教学形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反复性诵读,感悟其韵律美等方式进行教学;最后,要将这些具体性策略落到实处,切不可流于形式,进一步为我国古诗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婷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J].读与写,2013.
[2]诵读经典诗词,品味优秀文化——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成效的探索与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7-15.
[3]冯珊珊.古词新唱 多法吟诵——小学古诗词创新诵读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4-28.
[4]汪秀梅,万小兵.古诗词教学之道——以三年级下册《嫦娥》教学为例[J].科普童话,2017-07-05.
作者简介:
张木,四川省万源市,万源市白羊乡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