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2018-07-16江维方
江维方
摘 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的巨大力量,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具有很强的道德教育效果,而且可以与其他形式的道德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发展;班级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的单元组成部分。班集体是一个让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和发展的地方。而课堂则是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有专家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在课堂上,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了课堂文化,也无意识地丰富着课堂文化。如果我们对不同的班级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想要追求的目标不同,这就是不同班级文化的表现。这种差异可能不是老师故意创造出来的,但它会以一种潜在的、无意识的方式影响这门课的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的班级文化精神,既能展示和宣传学生的健康生活,同时又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创建班级物质文化
高品位物质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微妙的影响,在学校提供良好环境和优秀设备的基础上,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对教室进行细致的“包装”,使教室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有自己班级文化教育的内容,具有教育意义。教室的布局应该反映班级的目标和特点,保持师生之间的联系。班级集体目标应该让设置得简明全面,张贴在显眼的地方。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美好事物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热爱学校,并一直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具体做法和要求是:
(1)书桌整齐,干净、无污垢、无贴纸。
(2)地上没有纸也没有污渍。
(3)墙上没有污迹和印记。
(4)门窗都很亮,窗帘也被整齐地悬挂起来。
(5)清洗设备和其他物品按顺序排列。课堂上没有零食。
(6)名人、标语、旗帜等应该是完整整洁的、不能布满灰尘。
(7)开放“学习园”“每周之星”等班级角落,展示学生在园中的优秀作品。
(8)每周一次的板报,版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在教室里每一寸空间都有独特的延伸。
(9)设置“花园角”和“图书角”,让鲜花芬芳飘进教室,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家的温馨。由于美化了教室的环境,做到了教室环境的布置“特色+美化”,因此,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体现了学生的情操,又倡導了健康向上的班风,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2.班级行为文化
课堂行为文化建设是指班主任以健康、有目的的方式指导和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文化活动。就像一个社会集体一样,由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社会实践等等,能让学生充分扩大他们的交友面,展示他们所想表现的一面,也就是说,班级行为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实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标,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自信。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校园内举办了校园文化展览,并在校园广播站、篮球队和其他团体的帮助下开展了各种高质量的竞赛活动。在校外,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到孤儿院慰问老人,四月的时候踏青远足,参观烈士陵园等等。也有的利用六一儿童节进行表彰会议,在教师节和其他重要节日举办教育活动,在暑假期间,举办夏令营、参观科技博物馆等等,让学生走进自然,增长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开发自身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班级精神文化中的德育渗透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和一种高尚的指导精神,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有意无意的影响和支配,陶冶了学生的感情。营造一种尊重教师、热爱课堂、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的良好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班级文化建设也体现在老师和学生的建设中,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建设指导。因此,在现在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应当要求每个班级都倡导每个学生有班集体的概念,就是类似于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动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而是成为参与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集体的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引导来提高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
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发展
1.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优化德育陶冶的功能
课堂上的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感染。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将对人类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课堂环境能增加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后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课堂、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进步,增强课堂的凝聚力。因此,美化课堂环境不仅可以表现出良好的课堂形象,而且可以培养人在优美的环境中的审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前沿,课堂安排应该包括学生自己的设计。在每年的开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一起设计和装饰教室。在安排中要求学生把椅子和椅子摆放好。教室内的清洁用品、书籍和其他物品应放置在指定位置,不能随意放置。学生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的课堂环境。教室的布局主要包括教室黑板上方的班级会徽,班级会徽两侧的班训等等。黑板的公告牌放置,以及教室的后壁部分的常规评价栏,展示学生精神文化面貌和班集体以及学生个人所获得的荣誉,还有各种图书角、花园角的设置等等。在教室的窗台上放了一些装饰性的盆栽花,让教室里充满了绿色和青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并不是说教室的布局一定要按部就班非得怎么样。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营造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通过这样的环境,我们可以培养和感染人,使学生在环境的环境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的感召功能
班级精神和文化建设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灵魂和纽带。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共同能够认同的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等。为了渗透到德育中,应当特别注重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在班级精神和文化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标准的人,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团队精神培育,营造和谐共进的班级氛围
如今,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性格鲜明,缺乏团队精神。加强团队精神教育是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可以创建一个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和谐互助、生动活泼的局面。
(2)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标准,我们应该避免简化和消除单一化教学结构。只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按照贴近学生的原则,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以学生的快乐来教育和塑造学生。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建设习惯,就能使文明素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取得巨大的成就。
3.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的教育功能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的。同时,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要体现班级的特色。在制定班级规则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班级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班级规则。此外还需要讨论班主任工作的规章制度、文明礼仪、学习常规、健康等规章制度。这个系统是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这是第一步,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如何好好执行并长期坚持。可以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根据学生的表现来总结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学生是否培养得好,也可以反过来评价导师的工作。无论哪一个学生、或者哪一种行为违反了班级制度,我们都会让学生反思,找出错误的行为,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同样错误的方法。这种长期的约束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使日常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优化德育的实践功能
课堂活动是课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但以教师的讲解往往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都过于单调。班级文化建设是捕获学生的本质思想,在人类文化的宝库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提高道德水平,并且感染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升华道德知识和道德信念。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我们狠抓了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当然,班级文化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可塑性极大,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优秀的班级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摇篮。正因为如此,我们长期坚持、高度重视高品位班级文化建设,以高品位班级文化建设来带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推动现代化教育,从而为培养更多更优秀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社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作为应有贡献。
总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符合当今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也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当前的课改精神,给德育工作帶来希望。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的巨大力量,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具有很强的道德教育效果,而且可以与其他形式的道德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军.由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六年探索[J].中国德育,2011(3).
[2]杨光.由外控式班级管理向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转型[J].中国德育,2011(3).
[3]刘心歌.把规则意识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J].中国德育,2011(3).
[4]赵辛辰.“文化”润“德”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