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要避免形式主义

2018-07-16费兴海

科技传播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形式主义媒体融合

费兴海

摘 要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走媒体融合的道路是必须的。分析目前的媒体融合发现,虽然现阶段的媒体融合愈演愈烈,但是大都走向了形式主义,真正的媒体融合并未实现,效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基于这样的现状,分析总结目前媒体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媒体融合避免形式主义的具体措施等做全面性的探讨研究,这可以为媒体融合的发展提供参考,提升媒体融合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媒体融合;形式主义;“中央厨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3-0015-02

分析当前的具体实践可知,即使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传统媒体走向了下坡路,但是传统媒体的地位新媒体无法全部取代,因此其利用还有价值性。

为了对传统媒体的可利用价值做最大化发挥,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是必要的途径,而就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虽然说新旧媒体在进行着不断的融合发展,但是其很多都走向了形式主义,这不仅影响了媒体融合的具体效果,而且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材料浪费,为了摆脱此种不利的影响,媒体融合避免形式主义的研究必须要深入。

1 媒体融合现状概述

媒体融合近年来是各级媒体天天放在嘴上的热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报纸、广电等体制内的媒体,无不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这在业界,也被视作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夺取话语权的唯一道路。

但是,媒体融合并非简单的一加一或一加N,当越来越多的媒体把指挥中心建设的富丽堂皇的时候,媒体融合的路子,似乎也逐步走进了一条迷离的道路。

1.1 “中央厨房”

这些年,各地报社、广电台都在热衷于建设“中央厨房”。国内最富盛名的当属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央厨房”。根据各种介绍,我们得知,中央厨房运行機制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集中办公建平台,墙上设大屏,能有多大放多大,屏幕上显示各种终端发出的最新资讯。

二是统一派工改流程。对新闻采访行动,列出各种平台的需求,由记者前方采访的同时,做好实时直播,照片拍摄,图像摄影,根据移动端和电视、平面的需求给出初步产品,由所在平台的编辑进行修改。

三是强化绩效加考核。根据新的采编体制机制,设置新的绩效考核体系来保证。

1.2 媒体融合问题

各级地方媒体依托这个概念设立的中央厨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想象中的作用。一些媒体的中央厨房指挥中心(或者叫调度中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供人参观。媒体融合具体运行也流于形式,新瓶装老酒,口味不变。

1.3 平面媒体融合优势分析

相对来说,平面媒体的融合之路走得比广电稍微强一些。原因在于,平面媒体依托互联网移动终端,摆脱了隔日见报的时效性短板,并且逐步在增强可视化的服务,使得视频服务不再等于广电媒体的专属产品。

比如《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推出的浙江新闻App,专门开设了视频专栏,把视听产品作为了移动终端的主打产品,并日常性的开展视频直播。对于平面来说,这样的跨界行动,无疑是为已经江河日下的印刷品找到了新的介质。

1.4 问题思考

拍摄了视音频作品,挂到了网上,或者说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举办了视频的直播,然后呢?阅读量、或者点击量有多少呢?从媒体生存发展的角度考虑,这些产品有没有变现的价值?对于多数媒体而言,这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有不少业内人士戏言,媒体融合的号角吹响到现在,真正赚钱的恐怕只有卖设备的和搞培训的。简言之,避免走形式化的媒体融合之路,真正根据受众需求转变传播方式,或许才是媒体转型的正确道路。

2 媒体融合避免形式主义的措施

媒体人要提醒自己,现在广播电视报纸已经不再是信息资讯的传播主渠道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曾赖以生存的渠道优势也好、平台优势也罢,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条信息是否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并不取决于是否由所谓的“主流媒体”发布。尤其是当头条这样的推荐流产品稳扎稳打几年后,已经成功拆除了我们原有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信息传播藩篱,我们的城墙已经被拔掉了。每一个自由人都可能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因此走好媒体融合之路,是一场话语权的争夺战,也是媒体的生存之战。

2.1 不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表面工程

建设指挥中心,开发App,这些只是融合的表象。真正的融合在于对信息采集、发布流程的改造。

以电视为例,当开机率逐年下降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记者编辑如果仍旧按照老套路,白天采访,晚上播出,那么新闻已经变成了旧闻。没有多少人会守在某个时段,等着新闻栏目的播出。要适应碎片化传播的新形势,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直播。要充分认识到,视频是电视的传统强项,而不是简单地把图片加导语的结合,作为新媒体发布的主要内容。要开发短视频的制作,以适应即时通讯软件的传播。

2.2 媒体融合要以调整产品供给为主,不应该沉迷内容

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传统媒体有一种自信,即总觉得无论何时,内容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传统媒体认为自己掌握着关键性的内容,气势现阶段传统媒体的式微,恰恰说明内容的生产产生了过剩,传统媒体在信息供给方面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需要以调整产品的供给为主,改变过去的沉迷内容现状。

以电视新闻为例,普通的电视新闻已经不具备普遍的价值,所以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受众的具体需要做新闻内容的合理安排,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某类型内容过多造成的新闻本身价值意义下降,进而出现内容和需求不符的情况。

2.3 媒体融合要实现习惯众筹众包,不应该热衷闭门造车

从媒体融合的现实分析来看,要真正的实现媒体融合,避免形式主义需要做到三不:

第一是融合一定不能是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和自己玩做不了媒体融合,最多是进行自我的改进,而现阶段的媒体融合才是主要趋势,因此需要做到自己和其他媒体的互动。2015年的央视春晚“抢红包”是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其将电视节目和微信做了很好的融合。

第二是融合一定不是自己玩别人看。融合是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实现的,自己玩别人看实现不了有效的融合。

第三是融合一定不是一厢情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既要有传统媒体的改变,也要有新媒体的改变,这样,融合才能更好的进行。简言之,融合要避免形式主义,必须要打破闭门造车的现状。

2.4 媒体融合要推进社群构建,不嫩仅满足数字要求

从具体的分析来看,传统媒体具有规模情结,即认为拥有的数量、终端、粉丝、下载量很重要,能够反应融合的效果,其实不然。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积,更是两种理念、传播方式以及影响力的综合,因此在具体融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在社会群体间的影响力构筑,这才是融合的核心,而数字只是表面的形式而已。

基于此,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避免数字形式的追求,强调社群构建的推进,形式主义可以得到规避。

3 结论

媒体融合是现如今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具体分析来看,媒体融合能够有效地推动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其影响力和作用效果,因此做好融合的分析和讨论十分的必要。分析研究媒体融合的现状,探讨媒体融合避免流于形式的基本方法,这可以让媒体融合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魏岳江,李春华.力戒新媒体发展中滋生的几种形式主义[J].声屏世界,2017(10):18-21.

[2]王洪亮.打造“中央廚房”,促进县级媒体融合发展[J].视听界,2017(4):72-74.

[3]尹远.媒体融合应避免两种倾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9):8.

[4]江飞.媒体融合应避免几个误区[J].新闻战线,2016(13):89-91.

[5]沈逸.媒体融合要应对好三大挑战[J].理论导报,2014(9):1.

[6]陈灿华.媒体融合必须坚持“内容为王”[J].中国地市报人,2014(7):92.

[7]魏岳江,李春华.力戒新媒体发展中滋生的几种形式主义[J].声屏世界,2017(10):18-21.

[8]陈力丹,毛湛文.从形式主义到新闻专业主义——关于媒体落实“八项规定”的观察与思考[J].新闻记者,2013(2):5-11.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形式主义媒体融合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