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学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研究
2018-07-16刘荣
刘荣
摘 要:用“趣学教学”理论,结合我国独生子女的特色,在小学体育课中进行低年级“趣学教学”教法研究,力求使“趣学教学”在小学体育课普遍得以实施,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孩子们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学教学教法;情境法;激励法;移情法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颁布,学生家长、教育界的工作者以及专家都更加注重趣学教学。趣味教学的授课方式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能让他们产生运动的欲望。这样一来学生会主动加入到体育课堂中去。达到最佳状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上体育课的喜悦。教法的选择取决于指导思想和观念,思想观念是关键。
一、假设说
如果趣学教学几种主要教法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会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更加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体育课会出现新局面,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培养乐于刻苦锻炼小主人方面,在意志品质和德育成长方面,在增强身心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方面,学生会得到更快发展,体育课也会取得最佳效果。
二、实际课堂
1.趣学教学从字面上看就是运用科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这样一来体育课堂就会产生强有力的驱动力以及作用力,推动学生加强学习动机,情感与意志力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体育课最大的作用。
乐趣教学法为体育课创设了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和课堂氛围。如低年级“移情法”的利用,就是利用低年纪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奋来得快、注意力不能持久、特别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对小动物的动作进行效仿,能够有效利用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喜爱,达到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让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与老师一起模拟企鹅走路、大雁飞翔以及小兔子蹦跳之类的。儿童会因为喜欢这些活动而爱上课堂。学生通过观察然后模仿想象,从而激发孩子们肢体活动能力及体育活动的热爱。由于趣学教学“移情法”的实施,学生上课有兴趣,把全部感情投入到教学之中,参与意识强,效果显著。
2.趣学教学法的本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更多的趣味活动,
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感,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低年级“情境法”为例,“情境法”就是创设有刺激性,学生感兴趣的特定教学氛围,使学生融于有情节的环境之中,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会有障碍跑的课程,这要求学生能用跑、跳、爬等方式越过障碍物。课程开始时,老师会要求学生自己尝试一遍,然后请各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学生过障碍快,而且不犯规;有的学生很慢还犯规?”经过小组讨论以后,对学生提出在不犯规且速度快的条件下越过障碍的要求。教师启发学生去体验,去寻找答案,学生一组接一组进行尝试,发现效果比较好。美妙的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教育。在课堂上巧妙运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生跳远时可以播放青蛙跳、兔子跳等歌曲。学生在听到音乐时自然会受到感染,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与音乐相配合。这样一来体育课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想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能够使他们爱学习、趣味学习、会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就应该将趣学教学法运用到实际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低年级“激励法”为例,“激励法”就是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提高,给予更强的刺激,以求取得更大成功的一种教学方法。“激励法”根据低年级学生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得到发展,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有提高,但仍喜欢表扬与鼓励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竞争与激励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与自信心,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以及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除了语言激励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点头示意或者为学生竖大拇指,如果学生答不出问题时给予眼神鼓励,除此之外还有拍肩膀等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鼓励。
三、若想成功实现趣学教学,应遵循以下几项规则
1.教学内容新颖生动有趣,学生感情投入,付出辛苦,乐在其中,成为锻炼的小主人。
2.课堂有奋进拼搏,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趣学教学成败的标志是学生是否乐学,积极参与。
3.建立民主、融合、合作的师生关系,要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统一在一起。
4.要把德育自然渗透到体育学中,要有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品质,并得到很好的体现。
四、结论
1.趣学教学教法研究证明,实验假说是能够实现的,几种教学方法是可行的。
2.趣学教学的实质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對于教学内容、方法、管理等层面都有较大的影响。趣学教学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乎教学的成败。
3.趣学教学教法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郭瑞.在小学实行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初探[J].科学导报,2014(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