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多种形式 感悟古诗风韵
2018-07-16张惠玲
张惠玲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这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古典文化,犹如历史长河中最明亮、最闪耀、最隽永的瑰宝,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国家领导人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一讲话成为我们呵护和珍惜诗意信仰最强有力的风向标。古诗词的渗透要从“娃娃”抓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古诗词,其传承和发扬要从小学教育一开始就着力抓好,为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品读、感受、鉴赏等能力奠定良好的文化素养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将我国优秀文化的基因传承下去,生生不息,还能够感受古诗词带来的思想底蕴和人文精神,让一颗幼小的心灵荡漾起古风雅致的优美韵律。鉴于此,结合古诗词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感受韵律之美要从背诵开始
小学生诵读、熟背是强化记忆的黄金年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学生从一次次的背诵积累中,逐渐体会到汉语的韵律之美,体会到宇宙、自然、生命之间的微妙相连,感受到和谐的氤氲、情感的真挚、珍惜的可贵,人生哲理蕴藏其间,幼年扎实背诵古诗词的基本功,则意味着成长之中生命早已浸润着古诗词的韵味,学生在背诵古诗词的“熏习”中获得古诗词的精华滋养,人文素养得到培养,古典文化的基因被催发、被放大。而一些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在自主感悟过程中熟知韵律、节奏,感受到每一首古诗词的语感和乐感,还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通过范读、诵读、自读等多种方法的创设,让学生诵读、熟背古诗词,使得古诗词的根脉血液渗透到学生的生命之中,唯有此,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学生越学越有激情,越学越有感觉,不一样的古典风韵与现代元素融合,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陶冶情操,丰盈人生。
二、创新形式开展吟唱教学策略
社会在飞速发展,古典文化给现代教育增添了另一道风景线。如何从小就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让古诗词的教学成为根文化的最有效传播途径,这一命题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育者共同探索的内容之一,让古诗词融入现代元素,用“古调”翻唱“新曲”,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是成功敲开学生悦纳古诗词知识心门的钥匙。古诗词的风韵不仅具有语言之美,还有音乐之美。那么,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时,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创设新颖形式,将简单的诵读变为吟唱,让学生从亲身参与体验、创作曲调中,深化古典文化的意蕴,增强对传统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等,对授课中的古诗词一定声韵和乐律提前创编韵律,借助贴切的背景音乐,进行吟咏歌唱,帮助学生在吟诵古诗词的过程中饶有兴趣地吟唱出来,从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学生沉浸其中,慢慢体味,细细感悟,这本身就是对古诗词吟诵继承和发展的最好方式。在吟唱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古筝、二胡、箫等乐器来演奏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悠扬的乐器伴奏下吟唱共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流行包装,即用古诗词替代流行歌曲中的词,让古典唱词成为时尚元素。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興趣高涨,尤其在教学宋词时,不同词牌名就是不同韵律的曲目,如《渔歌子》,让学生先欣赏古典音乐中这一词牌曲目独有的节奏韵律的吟唱,空灵柔美的旋律,学生的古典情怀被激荡起来,近距离感受并融入乐境之中,诗中文字也仿佛跃动起来,有音乐的启迪,也有辞赋的熏陶,对于古典文化的深厚韵味,学生在参与、在体会、在记忆、在沉醉。
三、丰盈意境引导学生走进诗词
古诗词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但又意蕴丰富。往往简单的几个字便能放大成更为宽阔、深邃的意境。无论是诗经,还是唐诗、宋词,内蕴深厚,意味悠长。引导学生从中咀嚼,从中感悟,不单单是韵律的美,还有一种灵动的美,一种勃勃生机所散发出来的生命之美。要让学生从短短的诗词中发现隐藏的各种信息,原本每一首古诗词就是一幅隽美的画,一个动听的故事,一段美妙的佳话。就以唐代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来说,学生从文字信息的获取中就能在脑海中直接勾勒出一幅思乡之画,对于现代人来说,20个字将思乡深情倾诉得彻彻底底,这就是意境所蕴藏的巨大信息,教师不单单是要求学生背诵,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填补诗词中的空白,当学生补充的越具体越动人,那么学生感受诗词的风韵就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走入诗词的“心脏”,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触摸到诗词的古典蕴意,也在不断探析中看到作者将情感赋予自然的深情,将文字浸润鲜活的律动。与其说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关键是一种文化信仰的树立和传承。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瑰宝,只有学生走进古诗词世界,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应,发现韵律之美,发现意境之美,发现生命之美,发现汉字历久弥坚的美,学生对古诗词风韵的感受才算是水乳交融,绵绵不绝,当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触动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才可谓是真正回归了“中国化”,延伸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极具魅力古典文化的“生命线”。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