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出智慧,拼出精彩

2018-07-16陆敏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一年级小棒

陆敏

【摘 要】小棒是一年级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重要、最形象的学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運用小棒教学,建立数概念;理解算理;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棒;一年级;有效

一年级学生在入学之前,大多数已经通过各种学习渠道进行了基本的学前数学教育。比如学生能轻松地1个1个数数,甚至是10个10个数数等。但学生对这些的记忆更多是机械的。因此当学生利用小棒数数的过程中,会觉得太简单而掩盖了他们机械记忆的缺陷。长此以往,学具的作用显得可有可无。加之课程的紧张,部分一年级教师容易忽视幼小衔接阶段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甚至简单地认为学生不用学具的辅助也能完成任务。

根据一年级教材对使用学具的编排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笔者将小棒的有效应用贯穿于整个一年级学段,借助小棒的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一、摆小棒建立数的概念

一年级学生从入学之初就要涉及读书和写数,这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涉及视觉、记忆和语言等方面的组织和协调。若借助形象直观的物体帮助学生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感受数的表征

笔者在执教“0~9的大小比较”时发现,学生在幼儿园已经知道了这些数的大小,但为什么会是这样,学生不知其所以然。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摆小棒,实现利用小棒巩固基数概念的目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心中喜欢的数,并说一说小棒表示的数。在摆、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知几根小棒、几捆小棒或几个物体都能表示基数几,帮助学生建立由实物到数量,再由数量到实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同时通过小棒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小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8<9。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一一对应时,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8<9。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学生能发现8比9小1,并能较快地指出少的1在哪里,反之亦然。

借助小棒的操作和直观形象的思维,学生丰富了数的概念,提升了数学语言能力,拓展了数学思维,在简单的素材中挖掘出不一样的数学信息和知识。

(二)掌握数的分解

如“6的分解”教学中,它是建立在学生对数的认知和实物操作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中,学生摆出6根小棒,教师示范将6根小棒分成1根和5根,及时追问“6还可以分成哪些数”,引导学生像这样分一分、记一记、说一说。学生利用小棒分成的过程,最初显现的是一种无序的、随意的散乱思维。这时教师及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帮助学生建立从无序到有序的数学思想。之后,引导学生发现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6,展示了分成到合成的互循环。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议一议,对6的分解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小棒的操作不难发现在分成中此消彼长的数学思想,并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那么20以内数的分成学生就能形成比较系统的认知,从而为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三)扎实数的组成

教学数的组成,如13是由( )和( )组成的教学中,出现了由1和3组成的错误,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学生对13表示的意义不理解。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1根1根数到10,将10根小棒扎成一捆,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形成1个十的过程,再让学生一边操作小棒一边讨论13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断然不会再出现前面的错误。继而教师引导学生议一议这里的1和3表示的意义,并指一指相应的小棒,帮助学生理解数位上各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教师再出示11,学生利用小棒自主摆一摆,说一说这里的两个1含义相同吗,巩固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的数学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数位上数的含义。

二、借小棒理解计算算理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其水平仍较弱。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以形象思维为主,小棒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计算的单一性和枯燥性,这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一)突破凑十法

小棒是学习过程中供学生操作的具体材料,这样具有学习意义的动手操作丰富和强化了演绎的过程,同时帮助学生逐步认知一定的规律。

如教学“9加几”时,学生的直接反应是将手中的小棒数一数,此时小棒仅仅是帮助学生机械地数数。而引导学生利用小棒突破凑十法是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教师抓住学生将1根小棒放入9根小棒中的生成契机,让学生感知当把几根中的1根并入9根小棒中,正好凑成十,这样就能扎成一捆,那么一眼就能看出得数,这就是凑十法。

在更好地理解凑十法过程中,教师设疑:为什么要拿出1根小棒给9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凑十法的真谛。继而教师提出“还可以怎样凑十?”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从9根中拿出相应的小棒帮助“几”凑成十的多种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较好地感知解决问题时可以寻求多种方法的数学思维。在小棒充分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想象进行口头表达凑十的过程,亦是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和提升。

(二)掌握进“1”法

一年级学生的学前基础各有差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在幼儿阶段已经会简单的进位加法,特别是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可以通过接着数数、掰手指等方法。但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15+8的计算教学,学生简单地在15之后继续数8个数,而缺少“满十进1”的数学思维过程。在学生摆出一边是15根,另一边是8根小棒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满10根小棒就要捆起来。在学生自我演示计算5+8=13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满10根一捆,并与之前的一捆放在一起,学生不难理解十位上的2是怎么来的以及整个计算过程。

教学中,利用小棒满10根就一捆帮助学生构建满十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利用实物理解“进1”的算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疑“1”表示什么。在利用小棒的操作中,学生能较好地感知这里的“1”表示1個十。接着想象小棒捆摆的过程,学生逐步向式子中满十进1尝试。

(三)挖掘多样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算法要多样化,这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如教学“23-9”的计算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学生主要形成5种解决方法。

1.将成捆的小棒全部拆开,数出9根减去,再数一数剩下的小棒。

2.先取1捆和3根拆开,数出9根减去,再数一数剩下的小棒。

3.先取出1捆,取走9根,还剩1根,最后与另外的小棒合起来。

4.在所有小棒中先减去3根,还剩20根,再取走6根,还剩14根。

5.发现3根减9根不够,先借1捆凑成13-9=4,最后还剩14根。

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方法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学生对“3不够减9”的思维过程,特别是方法2和方法5,实则是思维过程更深入、更成熟的体现。

学生通过小棒的摆放能较好地发现并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的过程,并形成清晰的语言表达。这不仅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更是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求方法多样化的意识。

而借助小棒的移摆,能有效地帮助水平弱的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从单一的线性思维向多向、逐本的抽象思维发展。

三、玩小棒发展思维能力

(一)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学生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一年级数学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对平面图形空间位置关系的理解上。

一年级学生喜欢操作活动,利用小棒的操作帮助学生对平面图形获得正确、清晰的图形表象,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例如,“认识图形”练习课中出现以下习题:

a.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摆?

b.摆两个三角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怎么摆?

在实践操作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受已有经验的影响,只能一个一个搭出独立的三角形,那么题中的“最少”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更少的小棒搭出两个三角形时,学生感悟到“看来这样一个一个分开搭是不行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后,尝试着共用一条边就可以用更少的小棒搭出两个三角形了。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摆小棒的操作实践,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三角形的鲜明表象,同时引发摆多个三角形的认知冲突,从而发现窍门,感知三角形的本质意义,即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在操作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二)培养数形结合思维

一年级的学生初次系统地接触平面图形,对其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教师的知识讲解中,很难做到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认识图形”的练习:下列哪些图形是正方形,请圈出来。学生往往容易将“”判断成正方形。在多次订正后,仍有学生判断失误。经过一番分析后发现学生心中无“形”。于是笔者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练习中的图形。在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小棒的长短都一致的影响,学生产生疑问:四条边都一样长是不是一定是正方形呢?在认知的冲突中,有学生立即提出正方形应该是方方正正的,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上图不是正方形,而是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摆小棒,对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培养数学创造力

数学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这就是学数学的目的。

在“巧用小棒”一课中,笔者要求学生拿出3根小棒,摆一摆、拼一拼,看谁的小棒最神奇,摆出的图形最可爱。

我们发现学生不仅摆出了平面图形、文字、数字还有许多生活用品,如三角旗、伞、飞机、桥等。

学生在摆小棒中找到了乐趣,更是对小棒爱不释手。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再如,如图,学生移动2根小棒,让小狗掉头走。利用小棒巧移、巧用,在移动过程中学生还发现小狗可以出现4种镜面影像,即本图和掉头走及倒影的形态。在摆小棒的操作中,学生还进行巧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一年级数学课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切实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把思维训练落到实处。借助小棒生动形象的表征能帮助学生感悟抽象的数学规律与思想。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操作小棒,在摆一摆、移一移、说一说、想一想中学会理解、学会学习、学会应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中心小学 313108)

猜你喜欢

一年级小棒
挑小棒
巧移小棒
《一年级》看片花成毅回应公司发通稿过度宣传
幽默、缓慢、有趣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有趣借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