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能上好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2018-07-14任银春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品德生活

任银春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8-0255-01

小學《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结合本人在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同仁商榷。

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主张学生不能光听老师讲,而要自己学着做,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遵循其自身特有规律,其中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实际中做。例如,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对了,老师当场表扬了这位学生,很多学生自然也会效仿。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往往是老师做的工作,就是要说明为什么要表扬,为什么要这么做,使学生逐步完成从“无律”“他律”过渡到自律的转变。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课之前,我让班里每位同学到学校内做一次小型调查:大家觉得校园环境美吗?为什么?在这一课后实践活动中,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的环境卫生状况,有的同学用手机拍了照片;还有的同学用笔做了记录。课堂上,大家进行热烈地交流、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意见达成一致:日常生活上清洁、学校环境美,学生的学习心情舒畅,精神乐观;每位学生必须保持班级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以后,学校每次开大会,我们都将之作为《爱护庄稼和保持环境卫生》的课后实践活动,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防止“单打独斗”,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据学生家长到校反映,已经有不少学生能自觉爱护学校周边环境,还会制止一些学生破坏路边庄稼的不文明行为。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学校基本上还是使用几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模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的,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时我们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优化组合教学使课堂出现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电子白板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利用投影机把学生的作业和图片投影电子白板屏幕上,好看的图画、新鲜亮丽的色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枯燥无味的文本内容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3.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掌握的生活经验不多,但他们已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时,只要教师能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自己自身生活有关的、见得着、摸得着的生活活动,这样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感受才深刻。我个人认为没有品德,人就无法生活,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更加意识到良好的品德形成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在上课还没开始,我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的花草树木,让学生对校园里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美的观念,当然有这个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将学生头脑中的观念转换成学生的实际行动,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学校环境是每个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在教学我们的校园文化这一环节:“我用行动爱校园”学生一听到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都很高兴,每个学生都提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都自告奋勇的表示要为美化校园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知识的指导者。不是单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选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结合实际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当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地引导,认真地听学生发言,亲身体验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了解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该怎样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领悟学习的乐趣。二是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励学生对得到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建议大胆质疑,同时尊重和主动回答别人的质疑。这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品质的学生的前提条件,假如没有这种氛围,学生就很难做到“大胆质疑”。因此,教师不要“满堂灌”,一定要精力用在教学情境设计上,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活动必须是“老师配合学生”,一位优秀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老师,要心甘情愿俯下身去和学生一起去交流和探究,用你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要适时地转变角色进行有效的点拨与指导,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排除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障碍、使学生的学习尽早走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的教学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每堂课有条有理,教学要与知识水平相结合,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说清本课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取得学生的信任,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一定能为学生创造更加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品德生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生活感悟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无厘头生活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