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理财中的诈骗套路与风险防范对策

2018-07-14蔡戈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套路防范

摘要:近几年理财被骗逐年增多,最近深圳一名老人被骗千万,备受大家关注。理财诈骗手段有利用电信和网络、实体投资、股权交易、P2P平台、银行等等。很多朋友都会盲目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就靠谱,就可以无脑投资。而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进行诈骗活动。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在理财中的常见诈骗套路,并提出可行的防范风险对策。

关键词:理财诈骗;套路;防范

一、 理财诈骗套路

(一) 利用电信和网络进行诈骗

利用电话虚构故事情节、利用网络冒充银行、冒充QQ好友、冒充微信好友等方式进行诈骗。例如:2017年8月19日,山东临沂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因为偏信骗子电话,学费被骗光后不幸离世。随后,又传出临沂女大学生小芹8月19日也遭遇了电信诈骗,骗子冒充警方称小芹涉嫌非法洗钱并要求彻查资金,情急之下小芹把6800元学费全部转出,事后才意识到自己受骗。连日来,几起大学生被骗事件使人们再次聚焦电信诈骗。诈骗人员不断翻新犯罪手法,利用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威胁,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令人防不胜防。

(二) 借推销投资项目诈骗

理财骗子经常在小区打着招牌,路过的人就会向他们推销投资项目,说这块投资产品收益在百分之20左右,可以跟你签订合同,约定收益,还说我们公司在什么地方,可以带你实地考察一下,其中还说首次投资可以获得免费出国游,还有礼品相送等等。这时大妈就心动了,逐渐上了骗子的贼船。

(三) 利用股权交易诈骗

利用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公司引诱社会公众投资,宣称为境外实力雄厚集团在境内的分支机构,编造一些吸引人的投资项目,承诺高年化收益,还承诺借款一次性返还本金,进行非法集资。

(四) 假借P2P名义搭建自融平台诈骗

通过发布虚假借款项目,标的为自身融资,投资者的资金直接进入不法分子的私人账户,然后再把资金用于房地产、股票、以高利息赚取利差。

(五) 假借金融机构人员,社会成功人士身份诈骗

假借金融机构人员,社会成功人士身份诈骗,以帮客户开展银行验资,打资金流水,办理信贷“过桥”等银行业务为诱饵,承诺支付高额利息,再进行集资。

正规的P2P网贷平台,其网络理财预期年化收益有10%左右,还是很值得投资的,安全系数也很好。而且还拥有投资门槛低,期限灵活,取现便捷等多重优点。

今天,给广大投资者普及一下如何分辨P2P理财平台的诈骗模式。

1. 日息平台新套路

日息类诈骗平台是最早的P2P理财诈骗模式之一,超短期+超高收益,目标紧盯刚入门的新人群体,特别是一些还没接触到专业P2P理财第三方和P2P理财交流群的人。他们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了解P2P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大量日息广告吸引走,然后中套。

众所周知,大部分日息类诈骗平台手法和电信诈骗如出一辙,只玩短期诈骗,不仅一毛不拔,还会无限忽悠人继续投钱,一旦被揭穿,立刻就拉黑,然后更换网站和联系方式继续。目前这些日息平台开始玩起放长线钓大鱼的套路,前几轮竟然会真的支付利息,获取投资人信任,然后马上洗脑引诱其投入更大量的金额,获取更多的收入,借此来骗取更多资金。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要是稍微对正规P2P理财平台和P2P整体利率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会上这种当,日息类平台玩的就是信息差,总有一些胆大心贪盲目自信的人会中招。

2. 造虚假高大上工商背景

针对投资人喜欢查询工商信息来确定平台背景的习惯,有些平台精心策划了一场骗局,伪造了上市公司入股的工商信息,并借用高返现和全网推广很快的火了起来,被众人看好,如果不是对应的上市公司发文揭穿了这一行为,难以想象最后会有多少人中招。那些幕后团伙,在之前开了一系列的平台,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跑路结局,从去年骗到今年。

投资人只看背景就投的背书行为被骗子针对,连平台真实办公地址和平台具体业务都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随着最近一大批国资系和上市系等“高大上”背景平台的沦陷,投资人又要开始反思了,评判平台安全性的标准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3. 地方背景+老高息+羊毛的混搭模式

骗子开始学会针对特定的人群,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这种真背景+假业务的模式,也非常具有迷惑性。湖南某平台,一边背靠当地财政局背景,一边采用线下充值+手动认证+高息天标+线下考察的老高息平台运营宣传模式,并提供一定量的投资返现,将自己包装成羊毛平台,开业仅2个月就爆雷,导致大批羊毛党和“老司机”沦陷。

当骗子开始高大上化,甚至借用地方背景直接来坑害投资人的时候,投资人更应该把平台业务的真实性和开平台的动机作为判定平台安全性的首要标准。

4. 冒充流

拥有上市背景的某平台,上线一天就跑路,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个冒充货。事情起因是一个A股上市公司开了一个网贷平台,还做过宣传,但是这个平台去年就停业没有再运作了,然后有人冒充这个平台取一样的名字,并盗用了该公司域名,并给出了超高回报收益,成功骗到人之后,一天就消失。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发现真假两个网站,而且假网站上漏洞百出,各种错别字,很多人在投资之前依然没有发现问题。

骗子抓准了投资人心理,想方设法地将自己弄成高大上,所以当投资人再遇到这类顶着高大上背景同时又给出超高回报的平台时,一定要留点心。

实际上,只要收益过高的平台,风险都相对比较大,一般来说,年化收益超过15%的时候,投资者都应该警惕了。

(六) 利用银行工作人员身份诈骗

1. 借银行理财卖保险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银行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资金业务等,相信很多人有过这种经历: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银行理财產品销售人员混淆了理念,结果买成了保险……举个例子:2010年,西安李女士通过银行购买了一份投资连结型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累计缴费15万元。到2015年3月退保时,却只拿回了86635.67元。

必须明确一点的是,银行里面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保险,保障功能极其微弱,所以想买份实实在在的保险,最好别选银行。

2. 代售产品当自发产品卖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理财经理往往注重宣传收益率,强调银行的信誉背书,一般不会主动告知这款产品是银行自行发行的还是代售的,因为有风险所以常常被刻意隐瞒了。

例如:南京某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鑫元基金”,亏损率超13%,但银行在销售时对投资人不但没有说明风险情况,甚至许多投资人都不知道,该产品并非银行自己的产品。其实这款基金产品只是在银行代销(帮别人卖),银行依据销售情况拿提成返点而已,并不承担产品的风险,不过坑人的是,银行为了钱,只是一再强调“半年绝对回报13%”。

3. 飞单——销售不属于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

飞单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自己的信任,私自出卖不属于自身银行的理财产品。不要以为只要是银行卖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自己发行的,实际上,银行除了销售自己的产品还会帮一些第三方机构代销产品,比如信托、保险、基金等公司发行理财产品,业内通常称之“飞单”。

为啥叫“飞单”?因为一旦第三方机构出现问题,大家很可能会血本无归。不少客户经理为了赚取更高的佣金提成,往往会以高收益为诱饵,向大家兜售这些代销产品。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大家应该重点看合同上是否有银行公章,另外,对理财经理推荐的高收益产品要保持理性,问清楚产品属性和发行方。

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上的各个条款,对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做到心知肚明,对它的运作模式、是否保本、资金投向、预计收益、风险等都要详细了解。一般来说,‘飞单或者‘假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上有很多疏漏,或者只给投资者口头上承诺的高收益,但把真实的信息故意隐瞒。客户如果一味追求高收益,反而会忽视了产品的其他信息,很容易落入‘假理财圈套。”

4. 诱导购买高风险产品

在银行买过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首次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前要进行风险评估测试。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大家只能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应或更低風险等级的理财产品,比如你的风险评估结果是稳健型,那么你就只能购买PR1和PR2两类产品。

然而,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很多客户经理会引导大家,甚至代替大家填写风险评估测试,以达到可以购买更高风险理财产品的评级。所以大家可不要轻信客户经理的一面之词,以免买到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之上的产品,从而超出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

对于大家来说,更应该关注产品说明书中的资金投向,如果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较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除了产品风险,产品收益率是大部分人在购买时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银行理财产品都会公布一个预期收益率,但实际上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实际收益。为了吸引投资人,客户经理在销售时往往会避重就轻,一味地强调最高预期收益率,却不做足够的风险提示。

比如结构性理财产品,不少客户经理往往以“稳妥优质投资”来吸引投资,但这种产品在设计时往往与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挂钩,风险大,收益波动不确定,到期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很低,大家要谨慎选择咯!

此外,如果你觉得银行理财产品套路太深,利息又低的话可以尝试操作简便的P2P,选择绿化贷理财,国资控股,低风险,年化13.5%,高收益,这类投资就可以考虑,有助于财富的稳定增长。

二、 理财防范对策

(一) 收益特别高的千万别投

某某理财产品,分为静态收入和动态收入。静态收入=投资额的1%,比如投资1万元,每天就收入100元,3个月本钱就能翻倍。此外,还有动态收入,投资者推荐的其他人投资,都有投资额10%的提成。

目前的房贷利率才4%多点儿,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多数也不到10%。那么,如果理财产品的利息高过14%,就要相当当心了。

(二) 看不懂的也不能投

你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吧:来炒原油吧,来炒贵金属吧,来炒期货吧!同时,还会宣称公司实力雄厚,投资交易安全透明,成功把控投资风险。此外,更有一些投资平台,对于开户的客户,送出豪礼。你懂这些东西吗?不懂,那就不要去涉入。

(三) 不清楚钱给谁用的不投

有些投资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借款协议,只标明了金额和期限,而并没有明确的借款用途,甚至在这些公司的官网上,也查询不到资金流向,有可能是进了公司自己的资金池。

(四) 先交钱再找项目的别投

某某理财产品称为类私募,并不像私募那样打包好一个理财项目,再出去募集资金,而是需要投资者先交钱,等钱凑到一定数额,再去找项目,以天使投资或者其他名义将钱投出去。

这种方式,投资者不是购买私募产品,而是直接变成合伙人,合伙投资人当然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可是投资者把钱投入各种各样的公司,而且什么行业都有,结果最后发现,这些全都是他们自己注册的空壳公司。

(五) 亲朋好友过来拉也不投

微信朋友圈里收到一条消息,说是只要自己注册后,再转发出去,如果有人通过转发的链接进行注册,并购买理财产品,那么转发的人就可以获得一定的酬劳。这种方式类似于传销,只不过是换上了互联网的外衣。

(六) 避免高风险,安全为主

老年人做投资理财,首先考虑投资渠道的安全性,以稳妥收益为主。一般情况下,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老年人从生理角度上很难经受投资上的重大亏损。老年人主要投资于互联网金融、储蓄、国债等方向,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及平台进行投资最为妥当。

(七) 盘点好资产,灵活方便

老年人理财投资先明晰自己的收入、支出、存款,计算可用的闲置资金大致金额,再规划购入哪些理财产品,切忌一次性全部买入一款理财产品,以防资金回笼困难。老年人因生病、住院等急需用钱的概率相对较高,这就要求老年人在存钱的时候应适当考虑支取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八) 投资不能贪,稳健增值

应该多重视稳健型、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例如配置银行储蓄、互联网P2P理财等。银行储蓄年化率3%左右,利润虽小,但安全系数较高;国债年利率大概为5%;另外,综合选择互联网P2P理财,如合伙人金融理财产品,预期投资年化收益率在12%左右,也非常不错,安全有保障,投资门槛也相对较低。

总之,理财诈骗套路层出不穷,只要我们采取适当可行的对策,就可以规避理财风险。

作者简介:

蔡戈,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套路防范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一周收了四十个快递后,我发现自己被套路了
Airbnb上的套路
新装度新季秋装套路没那么深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SQL注入防护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