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2018-07-14黄艳姗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黄艳姗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定位是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并深入发展,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意见及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创新

一、提升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定位在人事专员、办公室行政专员、人力资源主管助理、人事管理文员等岗位。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时明确要求该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而且在办公室科技信息化操作、劳工关系管理、人事组织行为实际应用、行政综合事务处理等方面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因此,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地打开教学改革思路,让学生摒弃机械、抽象、陈旧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应用、人际关系处理以及职场协同工作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落实“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建设。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客观的学科定位

我国高职院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该专业采用“拿来主义”,没有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相接轨,导致理论课程规划和实训方向设计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只有正确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定位上结合实际,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与社会的信息沟通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因此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知识体系。

3.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校内除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多媒体视觉体验等方式外,还应该包括掌握企业普遍使用的科技信息应用软件,如人才测评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薪酬与绩效应用软件等。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在科技信息化的投入上明显不足,导致很多毕业生对以上应用一无所知。

4.学生本人的实践积极性不足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在校内外实践中,表现出自我意识较强,执行力、团队合作精神上比较欠缺,部分学生达不到目标实训效果。

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1.创新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一门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团队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和科学共处的综合型学科,在专业构建方面应该与其他专业学科形成关联性,摆脱课程孤立设置的误区。除必修课程外,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科目,如心理学、商务谈判、市场调研等应用性较强的科目。

2.加大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

要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购置电脑设备以及相关的模拟应用软件。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企业管理软件,同时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体会科技信息化所带来的操作真实感。另外,配备招聘与面试、商务谈判、商务礼仪方面的实训设施,让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只有建立了规范、可利用的实训场所和设备,教师和学生才能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这样也符合教学标准规范和人才培养目标。

3.注重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打造师资团队:一方面,在招聘时可优先考虑引进有企业实践工作背景的人员,避免因为教师实践工作经验不足而造成实践课程空洞单一、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以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前往企业进行调研,以任职顶岗等方式丰富自身的实践经历,学习和吸收企业先进的管理知识。

参考文献:

[1]葛玉辉,王方华.人力资源管理(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丽.浅析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文献资料,2011(15).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