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代散文的艺术精神

2018-07-14赵晨

神州·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艺术精神

赵晨

摘要:宋代散文风格别致,富含儒道精神,彰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自然流畅、内容充实、长于议论等。本文主要分析了宋代散文的艺术精神,分析了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领会。

关键词:宋代散文;艺术精神;原因

一、行文流暢,文道并重

宋代散文论家欧阳修、王安石等强调“文以明道”,强调了其社会功能,这样就为后世文人的创作理清了思路,树立了榜样。宋散文发展了“文从字顺”,使文章更加流畅,容易理解,对后世散文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这里要提到欧阳修,他创立了系统的、正确的文学理论,主张文道并重。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强调“知古明道”,为现实政治生活服务。他还提倡简易的文风,反对可以雕琢。苏轼强调儒释道并存,在散文风格上提倡“大略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倡导流畅、生动和自然率真的文章风格。

二、内容充实,匡救时弊

宋代散文强调文章与现实的联系,充满了时代精神,展示对国事的关心。在古文运动中,产生了大量关注现实生活的文章,抨击弊政,建议改革。苏轼的《教战守策》主要论述了教民习武的重要的作用,从反面写起,“此其危不见于今,将见于他日”,然后对比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唐玄宗的情况,揭示出不重视教民习武的后果。在层层论述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教民习武的具体措施,将道理讲的清晰透彻。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观点鲜明,论述恢弘,分析了国家内外交困的原因,提出了改革措施。欧阳修的《朋党论》、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等都属于这一类作品。

三、气势磅礴,天马行空

北宋的三苏擅长策论,典型的气势磅礴,天马行空。苏洵熟读《孟子》《战国策》,吸收了文章中纵横家的特色,力透纸背,语言明快。《六国论》结合六国相继灭亡的历史,夹叙夹议,气贯长虹。南宋散文主张抗金,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慷慨激昂,理直气壮。陈亮的文章也受三苏的影响,《酌古论》《上皇帝四书》等最为著名。辛弃疾的散文“笔势浩荡”“辞清慷慨”,立意高远,气势恢弘,是教授少年的模板。

四、擅长议论,行文平易

宋人好议论。北宋初期的散文论复古,中期论鸣道,后期论言事,都离不开议论。庆历新政前后,“古文运动”的人物欧阳修、张景、孙复等主张革新政治,富民强国,与朝政改革相呼应。这一使其的文章关心国计民生,论政、论兵,平易自然、夹叙夹议。柳开、石介擅论道之文,好发议论,继承了前秦以来中国文人的传统。宋文平易直率,欧苏将“平淡”“自然”视为写作的最高境界,直抒胸臆,行云流水。

五、情感真挚,宁静淡泊

宋代尚儒,释道兼行,影响了文人们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在这样的宗教理念的影响下,文人对事物看得很透,对富贵看得很淡。宋人好发议论,在文道并重的影响下追求感情表达,艺术风格自然平淡,富有清新之美。苏轼反对造作,推崇自然之美,强调为文自由。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行文自然,潇洒飘逸。除了自然之外,苏文还说真话、表真情,散发出纯真朴实的情感。《祭欧阳文忠公文》情感真挚感人,“涕入就原”。《与李公择》表达了对友人的忧念和坚持志向不移的信念。可以说苏文表达酣畅淋漓,句句平淡,不失本真。

六、立意高远,敢于创新

宋代文人富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章经常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显示出了文人的所应该具有的境界和高度。宋六家的文章内容广泛,观点新颖,论述精辟,都因立意高远表现出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极高的思想境界。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文章短小精悍,富有转折,以“士”的真伪优劣立论,以反驳传统学说。黄庭坚的散文文体丰富,包括了赋、记、论、传、铭等。苏轼也十分注重文学的独创性,倡导独创精神。辞赋风格突破了呆板雕琢的风气,《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形式优美。《范增论》提出范增应该为了义帝诛杀项羽。史论随机生发,论说技巧高潮,内容的针对性强,言辞沉着,成为了当时士子参加科考的范文。

宋代散文作家多、内容广,风格独特,在思想和数量上都攀上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的经历使宋代重文抑武,制定了文吏领导的国策,优待文人,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发展措施,营造了优越的文化环境,适合了文人的生长。再加上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尖锐,激发出了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爱国为民的情怀,再加上创作主体的高尚人格和豁达的胸襟,共同构建出了宋代散文的艺术精神。

宋代散文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和文人的支撑下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展示出了高洁的思想内涵,而且还树立了多彩的艺术风格,达到了高度的真善美的统一,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论两宋士人探讨文道关系的异向性及其认识价值[J].王培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应物:苏轼文道的新变[J].罗书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

[3]刘锋焘.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01):20-24+40.

猜你喜欢

艺术精神
中西艺术的精神比较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清初遗民万寿祺书法研究
加强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实践的深度交融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新视野、新背景、新观念的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