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2015-11-30杜冰

艺术百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艺术精神生命意识天人合一

杜冰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对中国美学及艺术学影响深远,它承载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指引传统美学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万物交融的生命意识和天地共感的宇宙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具有重要的、广泛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绘画中蕴含着古代哲学思想与艺术精神感悟,我们从中体悟到中国画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并对现代中国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中国画;艺术创作;艺术精神;生命意识;美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4-0241-02

中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正是中国艺术之哲学精神。中国整个文化历史过程中贯穿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有极其广泛的历史与现代涵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审美取向和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它体现了中华文明与艺术精神,其思想的发展与延伸不断地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一)中国画中“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永恒的内在本质就是天地参化的生命意识,天地万物孕育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物象和欣欣向荣的生命精神。自然宇宙中天地万物与人共同衍生出真、善、美之真谛,是自然万物与心灵世界的契合,是“天人合一”艺术情感的生命意义表达。艺术内在精神就是艺术的生命体验,对中国艺术家而言,要将艺术融汇于天地自然,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生命之美。

艺术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精神,侧重艺术家内在精神的表现,是审美价值与生命意识的双重取向。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是天、地、人相契合的生命精神所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中国画精神真谛的深刻体悟,是传统哲学观转化为传统美学的本因,而中国画是对宇宙万象与自然生命的体悟,表现天地之气,万物之灵。如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源于自然,造于自然,参赞化育,是生命、灵魂与精神的回归。所谓以自然山水情体现人的性情,以人之性通山水之情,以人之精神通天地之灵气,慧通天地。

在中国画中,艺术家以道来审视天地万物,将自身置于自然,神与物游,体悟自然的神圣与美妙之境,创作中的感悟、体会、表现与传达,一切都成为永恒的艺术美。在山水画史上,许多画家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体现着天地合一的律动,如中国古代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气韵生动”,形成中国画特有的韵律美感,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在中国画艺术中存在的历史意义。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画笔墨与造型的关系

中国画的艺术创作过程即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体悟。传统绘画中的笔墨关系作为中国艺术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表达了中国画理论中的哲学内涵和美学精神。中国画的“笔墨交融”、“情景交融”正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本质内涵,是“心人合一、心人合艺”的至高境界。笔墨是中国画独特的绘画语言,是体现中华民族特质的艺术语言,其最基本的关系就是笔墨与造型的关系。笔墨语言之所以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语言,正是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内涵,能表现至高审美境界中艺术家的真实情感。

不同笔墨的表现方式能体现出中国面的时代精神。画家通过笔墨表达对艺术精神的追求,以生命情调传达艺术意境,因此,绘画的最高境界不是描绘客观真实,而是自己对宇宙天地主观所创造的精神对象,是内心有感而发的心物,这种呈现意象之形与万物之象相融合,体现内在精神合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美学精神的艺术气质。

中国传统的人文写意画基本以勾染为主,相对山水花鸟来讲,笔墨语言比较简单。现代水墨起步之后,水墨画中的笔墨语言主要是从山水花鸟借鉴而来的,其中北派以借鉴山水为主,皴擦比较多,更多遍积染深入。南派以借鉴花鸟画的笔墨语言为主,用笔一气呵成,水墨淋漓。然而,从山水和花鸟所借鉴的笔墨语言,毕竟不是人物画自身所形成的,所以有一定的排斥性和生硬感,因为水墨画从表现方法上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元素,是中西方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它融合了山水花鸟的笔墨和文人画的写意语言,与西方的油画中造型、色彩、光影、薄厚、肌理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本民族特色的艺术风貌。中西绘画相结合的现代山水花鸟画中变幻的空间层次,抽象元素的融入,加之现代观念的更新,它们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融合、统一的关系正是“天人合一”传统美学思想的体现。

中国画的造型中“型”是指外形、色彩、笔墨、薄厚等因素综合后形成的艺术特征。中国画的造型依托笔墨传递意象造型,其造型方法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笔墨交融”之法传“情景交融”之意。中国的绘画艺术善于运用表现灵动的线条和笔墨,运用不同的技法表现。中国画通过笔墨的表现方式,将自己的心灵与所要表现的物象相融合,这是内心情感与自然万物通过艺术表现形成了生命意义的传递方式,这种理念正是中国画艺术的“天人合艺”精神的体现。

随着现代中国画的发展,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在表现艺术家情感主题方面越发表现得重要起来,由于中国人的经验性思维方式加之中国画发展在造型方法上并未得以充分地梳理和终结,之后引进西方的造型方法和体系之后,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就成为了中国画所特有对立统一的关系。由于这种造型方法的体面观念和光影明暗等因素作为语言体系,使得这种造型方法与中国画所固有的笔墨语言产生了深刻矛盾,中西方在对于造型的理解和笔法的表现都有着不同的观念和方式,因此现代绘画变成了中西艺术的融合,是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由于现代中国画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延伸发展的,并随着西方绘画的融入形成艺术多元化、多形态的发展趋势。因此现代中国画发展的首要目的是要具有个人的独特形式语言和情感精神的表现方式。现代中国画在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讲求的形神、笔墨意韵、天人合一等思想内容,依照这些特色,要“天、地与人合一”,就能够表达现代绘画的独特鲜明的艺术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传统艺术中自然万物与人的和谐关系,它构成的是一种融合思想和审美境界,以笔墨抒发对自然的感悟,将心灵、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内心的感受,使自然形成了意念之象——心象,这种心象是生命意义审美取向,表现画家的艺术品格和艺术修养。中国画讲究以意传情,从情感出发,其内涵要体现着生命真谛,万物之本,画家将自我与物象通过造型,笔墨,情感及精神融合达到至高境界,自然中的物象变成为艺术家眼中的意象之形与精神之象。艺术家自由的抒发个性情怀,表达心灵与精神的合一,以意造型表达诗一样的意境,形成了中国画独特中国写意艺术。

中国画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画种,是中国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特色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产物,因此中国画具有自身的现代艺术价值和传统独特魅力,造型是画家通过观察客观物象提炼概括出意象的形状而来的,因此从“象物必在于形似”到“作画第一论笔墨”这种表现方法是放弃对造型过多要求,给予笔墨更多的自由释放空间,使其更具有独立表现力。这种精神自由的抒发和浑然天成的表现,以及画面构成的形式感,综合形成现代水墨画的表现方式,具有融合慧通的意境。然而造型与笔墨要达到更完美的契合,需要更好的融合西方艺术的绘画元素和美学理念,现代艺术家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精髓,还要探求具有本民族特质的独特品格,是中国艺术需要面对的当今艺术发展问题。

(三)中国画的“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画表现艺术家的灵魂,因此它是灵魂的艺术,笔墨之间蕴藏的是灵魂与情感,穿透表面外在形象,直达内心深处灵魂与精神的撞击宣泄在画面上,融合成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因此,中国画体现着中国民族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其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特性,这就是中国画的艺术价值所在。我们所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在这种大环境下现代艺术具备了既有传承且又独立于传统绘画理念的特点,现代中国画家追求传统技法与材料的创新变革,注重抽象元素在画面的表现和符号特征,强调空间与时间的变换更替等等,这些新的理念是对传统意义的革新和现代意义的发展,是对传统哲学的深刻领悟,是中国画在千百年的发展脉络中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精神”的本质体现,是对人与自然、宇宙的“精神”本质的挖掘和探究。我们可以看到演绎生命精神和释放内心情感已然成为现代艺术家们的艺术终极使命。

中国传统绘画中承载着艺术家们对生命内涵和内心情感的释放。“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最高艺术情怀,这种从生命中挖掘出来的情感表现是艺术家追求艺术的最终目的,它符合了中国艺术家情感宣泄的方式,当代中国画之精神内涵是艺术家在表达自我情感与生命意义的交融,是中国文化底蕴与艺术至高精神的体现,它赋予了中国文化永恒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涵义。

中国传统绘画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意义的体现,是对于永恒的生命与情感的追求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邃,它促进了艺术生命价值形成,体现了中华本民族文化体系下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天人合一”生命意识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品质和独特精神,是中国艺术渊源流长影响世界的魅力所在,也因此深刻影响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家要立足现实,深刻感悟生活,体悟生命精神真谛,承古开今,是现代中国画的时代任务。现代中国画之独特精神事实上有两种选择:一是中西合璧,二是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中国画既要借鉴传统艺术又要汲取西方艺术之精髓,既要突显这个时代特征同时又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新时代给予我们新的气息,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特色的中国画,需要艺术家不断深挖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和思考中国现代艺术特征。

(责任编辑:徐智本)

猜你喜欢

艺术精神生命意识天人合一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清初遗民万寿祺书法研究
试析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