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的探讨

2018-07-14李芳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内审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李芳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行为的日新月异,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也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存在的一些问题做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

一、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现状

(一)思想建设不足,法制观念淡溥

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停止在学校教育,各级各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身对职业道德、思想建设的培训和学习,职业道德固化。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部分会计人员忽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不按财经制度办事,用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代替财经纪律,只要领导安排的资金,不论是对是错,一律照办。掩盖真实财务信息、为相关利益人挤占、套取财政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致使用在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中每几年或有发生占用或挪用公款的事件发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一项具体且专业性强的技术劳动,有的财务人员认为财务流程过于繁琐,能打打擦边球就打擦边球,只要做到收支清楚就行,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丧失了最起码作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造成了极其消极怠慢的影响,甚至有个别逐步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会计人员自身业务学习力不足

目前,縣级行政事业单位部分会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记账模式,对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简单的会计记录,被动地反映单位领导的意图。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行为的多样化,财政资金中大大小小的项目进入各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经费核算,不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这样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济行为的发展要求会计人员要参与到各单位业务科室的项目管理中去,懂得用科学严谨的态度经营和管理各类财政预算资金,优化财务处理行为。才能更好的进行会计核算,进而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能够参与决策,达到对单位整个经济活动实施财务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因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产生了畏难情绪,又疏于培训学习,业务能力较差,职业道德水平较低,难以胜任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继续教育程序化,培训师资力量高低不均

县域内所有会计人员每两年都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但从培训的效果来看,上课的会计人员真正学以致用的不多。授课的培训学校老师,因为平时工作多数不参与会计业务的处理,授课时单纯的讲解经济法律法规和培训课本知识。即使有时在课间休息时,有部分学员提出的会计实务操作问题,授课老师也回答得模棱两可。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主观学习能动性较差

相对于企业的财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无论是在专业能力方面,还是技能方面都比较落后,而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更新会计知识方面呈现滞后性。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相对于企业经济行为较单一,财务处理更程序化,在财务处理方面企业容易。加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没有竞争和就业的压力,只要掌握既定的程序和一般的会计核算方法,业务处理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学习新的会计知识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与不学一个样,都是那些既定的处理内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主观对财务新知识的更新与企业会计人员相比就滞后许多。

(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约力小,流于形式

单位不设立内审人员,更谈不上内审机构,有些单位人员编制10人以下,有财务岗位,但都只是兼职,财务的监督没有有效机制制衡。几十人到上百人的机构,财务人员也只有2~4人,由于会计专业性极强的特点,其他业务股室机关事业业务人员也无法做到对财务的监督,而分管的领导对财务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就只能靠会计人员的自我修养,自我业务能力判断,最终来进行财务处理。单位本身的财务监督除了审计或是财政的抽查外,缺乏有效的日常监督,县级成立的内审协会也只是止于形式,没有任何实质的审计检查业务。

(四)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认识不足,资金使用重申报轻管理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工作安排不严谨,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是财政预算拨款,资金的使用又都有既定程序,所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固执的认为财务知识懂不懂没有关系,主要是要听安排,随意选任财务人员,会计职能被削弱,财务管理融入不了单位管理中,财政资金的绩效得不到真正的体现。

(五)事业单位会计岗位等级晋升难度大、空间小,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失去提升素质的能动性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高级会计师岗位的凤毛麟角,就连中级会计师岗位也微乎其微。好多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工作了一辈子,到了退休都评不上高级会计师。会计岗位职称是逢进必考,只要没有考取相应的资质,一辈子也只是会计员。即使考取了会计师或是高级会计师资格,如果单位没有相应的会计岗位职称设置,到了退休,也只是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如果与同年同一家事业单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相比,15年,只要资料齐备便可按程序评得副高级职称,职称和工资待遇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职称晋升的难度,让部分行政会计人员选择退出会计行业,又或者是从事会计行业但在技术职称上改为其他技术职称。这样,一项能培养会计专业人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会计职称制度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变得十分乏力,严重影响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具有高超的职业道德水平,面对充满诱惑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必须自觉的做到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将身心与工作融为一体。在会计核算和监督时做到客观公正、依法办事,保守秘密,降低出错概率,避免工作失误,远离经济犯罪。建立并完善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培养会计人员终生学习的理念,善于读书,善于读经济类管理和所在部门项目管理类的书,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修养,并善于与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人员沟通,做复合型管理的财务人员。

(二)加强业务培训,坐实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流于形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致使会计事务的不断变化,相应的财务知识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都显得尤为地重要。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本身必须认识到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现代化会计知识的培训,从而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需求,不为完成学习任务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实际业务联系在一起。可以在开展正常的继续教育之后,由主管单位征集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想学的会计业务方面知识的取向后,归类整理,聘请相关业务专家进行授课,授课将继续教育与实际相结合。

(三)发挥由县审计局组织的内审协会职能作用

内审协会的人员由县长为会长,县审计局牵头,各部门抽取的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组成。这是个优势。加强对内审协会工作人员的审计检查培训,着力发挥内审协会作用,对内审协会的县级行政事业成员单位,随机或定向内审检查,并出具有效的检查认定书,经审计局认定后,产生审计效率。这样可以弥补审计局人员缺乏的不足,也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正确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以便发现问题及进整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不管编制多与少,财务岗位与其他技术岗位享有同等岗位设置的权利。不能是虽然设置财务岗位,但在评选职称时,其他技术岗位优先,而財务岗位靠边站的情况。

(五)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奖励机制

会计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学种,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保证。又由于会计职称考试难度比其他技术职称大得多,通过率又低,许多会计人员会选择其他按时间要求作评选的专业技术职称。这就要求县级政府对会计人员考取职称的评定加大奖励力度,而不是像征性的做精神奖励。县级政府部门对在会计工作中突出的会计人员进行褒奖,规范和加大奖励机制,以鼓励更多的县级各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持续学习的兴趣,促使广大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觉得会计工作有盼头,为单位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鹤.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技能提升的必要性[J].时代金融,2017(02).

[2]纪亚雄.如何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J].行政事业资产与研务,2017(03).

(作者单位: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财政局)

猜你喜欢

内审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