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2018-07-14蒋艳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蒋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教育现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成为“自主探究”教学,课堂师生零互动,鸦雀无声的教学氛围和学生束手束脚、纹丝不敢动的状况也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回想平时的教学活动,虽说思想上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思想、精神、要求有所迎合,但是行为上却有所欠缺。如何进行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问题,依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39-01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则有可能导致教学各个环节不能在教师预先设计的思路下进行,学生的独立性和合作学习一般会打乱教师原有的设计与想法。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随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思路的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既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要追求知识的深度。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上。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和能力,并具备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多采取启发式教学,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确保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以“商的性质”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先为学生列出以下几个算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中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所得到的商是否有变化,然后再进行讨论,归纳出商的性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和比较,最后完成归纳和总结。

3.充分揭示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充分揭示数学美,能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在《角的认识》一课时,学生说出许多生活中的角,我也随机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角,说明角无处不在,有了角,我们的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在讲《对称图形》时,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距离学生较远,不能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教师从搜集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景,如“埃菲尔铁塔”、“法国凯旋门”、“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门”、“故宫天坛”等,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然后请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能启迪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触发智慧的美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有符号、公式和理论概括的简洁美与统一美、图形的对称美、解决问题的奇异美,以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与统一美,等等。但是学生未必能感受到这些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判断的成果,是数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简洁、应用广泛,充分展现了数学美的一种形式、一种意境。

4.教学方式与内容

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能够轻松解答应用题,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能够在比赛中拿得好名次。透彻醒悟后,我们会发现,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给了学生们许多无形的压力。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教师们会毫不犹豫地开展新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们对某种类型的题有深刻印象,形成答题技巧,教师们会布置稍多的作业。的确,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学生们的感受。没有考虑到他们为什么会落下功课,为什么不会解题,而是一味地用我们总结的解决方式解决问题,是教师们忽略了问题的本身。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让学生们轻装上阵。教学方式和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与思想,这样才能与学生达成共识,才能让学生们懂得教师的所讲、所教,才能在教学上取得双赢的结果。而既要符合小学生口味的,又要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去深刻体会,去总结。至于作业,量不在多,在于精。教师们要合理安排作业的类型,让学生们在作业中既加深了解题印象,又摸索了解题方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制度”早已经不适合对当今学生进行很好的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综合评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多方面发展,让学生认为“考试分数”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统考升学的模式让教師无法合理的对学生展开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要培养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改变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定,即从单一的考试评定方式变成从学生日常学习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样化的指标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定;也要改变单一笔试的考评形式,要实现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形式,同时在进行学生中和评价排名时,要将考试分数作为参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的灵活度等多方面作为评定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