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丽洪:小学数学教学探析

2018-07-14安丽洪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法教学

安丽洪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34-01

數学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精神、思考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或多或少的运用数学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数学看作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数学。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学会思考,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导课形式多种多样

调动学生课前的积极性,为课堂的主人做好充分的准备。新颖的事物和活泼的方式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增加新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生活经常接触的一些事物引到数学教学中,使数学贴近生活,生硬变活泼,枯燥生趣味。另外,好的教学语言也有一定的“粘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简练、易懂,形象、生动,启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有意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2.把数学学习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基本活动经验”: 在“做”的过程中积累。教学活动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课堂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任其尽情发挥。另外,课堂是活跃的、变化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空间与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并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动脑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交流时学生说明剪拼前后各部分间的关系,互相提问并解答,在生生交流中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间的内在联系,既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层层递进,拓展深化,练习设计由浅入深,涵盖了不同角度的问题,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

3.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 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 又不局限于教材, 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 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 进行教学再加工, 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仅关系到数学的教学质量, 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更具创新、探索意识的新世纪人才, 就成为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树立创新意识,着眼创新培养。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知识、技能以外的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创造精神, 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只是学习的机器, 不能实际运用的不良后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素质能力,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 能否有更简便、快捷、方便的途径。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创新。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主”,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的教就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了, 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 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第三,鼓励质疑, 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方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