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2018-07-14张晓晶
摘要:人文素质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基础,是成材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就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及其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研究价值
一、 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体现,在现如今这个素质教育环境之下,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为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还需要具备较为良好的道德修养品质,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可是,在这个新时期发展背景之下,究竟要如何才能加强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和分析。
二、 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价值性以及科学性等特征,而在这其中历史性是人文传统中较为核心的组成,能够体现出对于人文遗产的传承;而科学性这一特征的基础则是人文精神,能够体现出对于人文理性的把握以及应用;价值性核心则是人文情操,能够表现出对于人文关怀的践行以及承诺。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其内涵也是目前学术界所集中讨论的问题之一,因为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就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主义、人文知识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向学生传授一些优秀的文化以及知识,让其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人文素质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具有独特的时代性以及适应性,所以在理论知识传授的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全面性素质人才;其二则是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能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情感的有效结合。
三、 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价值
(一)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涉及各个方面,像是如何培养学生社会知识、人文知识以及社交能力等等,而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来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进而也就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例如,教师如果是英语专业教师的话,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英语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通过英语知识点的拓展来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观的教育;假设教师是计算机教学的话,教师则可以结合word操作以及ppt应用情况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人文知识教育;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人文素质类教育讲座,像是安全教育、礼仪教育、读书感悟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来让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进而也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出人文素质教育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养成较为良好的三观。
(二)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
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还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于人文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传统高校教育工作的实施大多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没有注重对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育,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是很难实现知识有效应用的,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则能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进步的同时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与熏陶,比如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与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较为良好的感受和互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之中,还能让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很好的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又比如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合作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小组竞赛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教育,这样不仅能够起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在小组竞争过程中产生较为良好的竞争能力和意识,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如今这个时代本身就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要想得到发展就必然要依赖于人才之间的竞争,而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具备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较为良好的社會发展能力。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价值显著,目前也有较多人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要想确保这一项工作的有序实施,身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对其起到足够的重视,然后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此来让学生形成较为正确的三观,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娓,贺琦.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素养教育实证研究——基于天津市高校学生党员群体视角[J].科技风,2017(25):189-190.
[2]刘含颖,张瑞红,薛冬岩.驻保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实践提升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3(12):352-353.
作者简介:
张晓晶,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