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
2018-07-14康怀芹
摘要:本文论述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文学习、强化朗读和加强词语的情感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兴趣;朗读;情感
为了在新时代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政府大力推进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语文作为中高考的主要学科,处于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核心位置,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著名课改专家戴正兴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这一论述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也道出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全国推广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我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 激发兴趣,引人入胜地导入课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让学生对上课内容感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前不久,我精心准备了一堂公开课《音乐巨人贝多芬》。为了让学生提起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在未进入讲解之前,我首先放了一曲《命运交响曲:第三乐章》,把学生带入优美深情的意境中,让学生享受听觉带来的快乐和美感。然后,我做了如下总结:“我们用耳朵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优美的音乐、悦耳的鸟鸣,深情的话语、老师的教诲、妈妈的嘱托等。有了听觉,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精彩。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失去了听觉,那将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兴趣,在他们讨论之后,最终用“苦恼”这个词来形容对失去听觉的感受。我接着引导他们:“如果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力又将如何呢?那几乎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啊!而有一位作曲家在28岁的时候听力渐衰,最后完全失去了听力,而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创作生命中最辉煌的乐章《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这位音乐大师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耳聋后的贝多芬的心灵。”最终,我通过导入课文,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教”变成了“主动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可以看出,恰当地导入课文,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文中角色形象的认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课文的导入方式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同时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环,因此,如何对各类课文进行恰当导入是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研究内容,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二、 强化朗读,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之美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从朗读教学入手,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美,体会语言的深意。无论诗歌还是散文,无论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只要反复朗读就会领略到人物的心灵美,祖国的山河美,物体的形象美,事物的哲理美等。
如我上《纸船》这一课,就是以朗读为核心进行课文教学。首先,我带领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逐句朗读。在此过程中,仔细把握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变换,语言的轻重等。通过深情地朗读全文,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一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对母亲的眷恋思念之情。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课文中意境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若干句子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在理解文意之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表达的思念、惆怅之情,我对其中的若干词句加以延伸,插入有关的小诗让学生朗读,如,沙鸥的《新月》:“新月弯弯,像一只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通过朗读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歌中透露出的情感,对作者意境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语文课文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的课文表达不同的情感。记叙文以情动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说明文以知识教人,只要反复朗读,那些浸入文字中的逻辑与推理、潇洒与豪迈便会深深地印到读书之人的腦海中。因此,加强对朗读的要求,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体会文字的美感是培养其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 声情并茂,加强对词语的情感辨析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经过多少朝代的变迁汉字却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每个词语来体会中华文字之美,体会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文教学中,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更应该细细品味每个词语的含义与意境。
语言之美,体现在字里行间,体现在每一个词语之上。如果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就必须要仔细揣摩文中每一个词语透漏出的情感。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对贝多芬的描写:“一个身高五英尺的人,两肩极其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命运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这一段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把他对生活的窘迫、他对命运的抗争,把他的刚毅与顽强、善良与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只有逐字逐句地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文字的精妙之处。
再如《背影》中作者对父亲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在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了下来……”“黑色”“黑布”“深青布”这三个形容词描述了父亲境遇的颓唐;接着,作者用“蹒跚”“慢慢探身”描写了父亲行动的不便,但他不顾这一切,仍旧“攀”着向上“缩”,身子“微倾”努力翻过铁道。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一个父亲的爱子之心深刻地表达出来。作者先前还是嫌父亲太“迂”,对父亲的爱没有丝毫的感悟,这次却流下了泪。这段看似朴实的描写,实是渗透着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父亲虽已年迈、行动不便,却不畏劳苦,亲自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看到父亲这样的背影,怎么不让“我”潸然泪下呢!这一段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将作者的感激之情透过字里行间表达了出来,要我们去细细品味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感受。因此,加强对文中词语的情感辨析,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
康怀芹,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