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

2018-07-14何后勇

读天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培养语文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我就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从两方面谈起。

关键词: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一、 培养的制约因素

据本人调查发现,我校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培养起积极阅读的兴趣,不具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 应试教育机制的制约

教师严重地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教学功利性太强,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了为考试而不懈奋斗的残酷战斗中。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与氛围。

(二) 学生自由时间较少

虽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出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目前以考试为主的选拔人才的体制仍没有改变,以分数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没有改变,再加上由于目前工作竞争压力而导致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等诸多原因,使我们国家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可供小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去自由选择读物进行阅读。

(三) 现代信息媒体的冲击

以电视、网络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悦的主要途径,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电视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视觉观看逐渐取代着文本阅读,致使学生的感悟分析文本的能力逐渐降低。

(四) 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

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家长或老师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多与学习的科目有关,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很难走进学生的视野。

(五) 特殊的教育环境的抑制

农村基层教育,师资力量匮乏,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以肢解、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以考查抽象分析能力为主的阅读测试,影响了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尤其是农村学校,学校拓展学生的视野的途径较少。

(六) 功利化的阅读观

一些教师把学生的阅读目的指向好词好句的积累,指向为写作服务,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总是与词语的摘抄与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培养途径

无论是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来说,还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都应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关注课外阅读,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任务。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阅读的习惯,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粗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 根据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

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漢字;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二) 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示儿》,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三) 还给学生独立的空间

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才能真正地获得能力。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手抄报、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五)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与感悟。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知识的过程。

要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何后勇,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试马镇荆家河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培养语文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