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监管形势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2018-07-14石川

银行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存单约束负债

石川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息差逐步收窄,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加大。面临资本和负债的双重约束,银行业“规模为王”的野蛮生长模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严监管形势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业存贷息差逐步收窄,叠加信贷规模、资本等方面的约束日益增强,商业银行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提高盈利性,商业银行加大了业务创新,首先是通过各类通道规避信贷规模等方面的约束变相放贷,继而又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做大金融市场业务规模,通过“以量补价” 的方式改善银行的盈利性,但与此同时金融风险隐患也在不断积聚。

规避监管约束,通道业务盛行

在利率市场化取得重大进展之前,由于存贷款利率受央行管制,商业银行只要扩大规模把筹集到的存款资金贷出去就能实现盈利的增长。于是,如何在信贷规模有限的背景下,规避合意贷款额度、存贷比等监管约束,实现规模扩张,就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通道业务应运而生, 信托计划率先成为绕道方式。随着银保监会对银信合作监管的不断升级以及“大资管”的崛起,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逐渐成为替代信托计划的新通道。

通道类“创新”业务突破了重重监管约束,在规避监管约束的同时推动了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然而,经过“通道”包装后的资产由于风险未充分暴露,使得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缓慢积聚,一旦信用事件爆发,风险便会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快速蔓延,形成交叉感染的态势。

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大幅扩张,资金流向脱实向虚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存贷息差大幅收窄,采取“以量补价”的做法降低这一不利影响成为商业银行的一致选择。然而,2014年和2015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低迷的经济走势,以及疲软的实体融资需求,使得“资产荒”一度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问题。

对此,不少银行纷纷在金融市场业务上发力。负债端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加杠杆,资产端再直接或间接投资同业存单、同业理财,使得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然而,这些业务模式的兴起也让金融系统出现了“虚胖”现象,资金、风险链条拉长使得金融系统内部流动性风险隐患积聚。

2017年以来,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出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一项重大战役。面临趋严的监管形势,商业银行通过“虚胖”的规模扩张来实现盈利的做法已成往事。

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面临资本和负债的双重约束

随着近年监管不断升级, “ 去通道”“去杠杆”已成为主旋律,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增速已降至10%以下。

资本约束力度日益增强,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受限

MPA推出之前,央行采取合意贷款额度的管理模式对商业银行狭义信贷规模进行管控。在这一阶段,资本水平虽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合意贷款额度,但对其他类型的资产扩张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将狭义信贷包装成风险权重更低的同业资产,甚至可以将表内资产腾挪到“表外”来规避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约束。因此,仅通过狭义信贷的管理很难有效实现监管机构的管理目标。为更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MPA。

MPA的实施取消了传统的合意贷款额度管理,转为以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来约束商业银行的广义信贷增长。广义信贷增速越快的商业银行,其资本充足率要求也越高。此外,央行还不断完善广义信贷的范畴,从2017年一季度开始,央行在MPA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这样资本水平的约束也由表内扩展到表外,基本实现了对银行业资产扩张的全覆盖约束。

此外,为克服 “大而不倒”的问题,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现行的巴塞尔协议I I I资本充足率标准的基础上,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增加了在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方面的监管,进一步提高了对资本管理的要求。

未来的银行业将是“资本为王”的时代,过去靠各种“出表”的做法减提、漏提风险资产和规避资本约束已成往事,如何综合运用内源式与外源式方式加快资本补充并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将成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只有资本充足、资本利用效率较高的银行,才能更好地实现资产扩张以及业务转型。

一般存款增长乏力,商业银行资产扩张掣肘

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产品等对一般存款分流的影响,银行一般存款规模增长略显乏力。截至2017年四季度,8家A股上市股份制銀行存款增速仅为2.95%,远低于2016年8.13%的增速。

存贷比取消以来,一般存款地位曾一度被弱化,同业存款、同业存单等同业负债呈井喷式增长,为商业银行资产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同业存单为例,自2013年推出以来,凭借其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不存在提前支取、稳定性较好等优势,深受融资银行的喜爱,并逐渐成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利器。在绝对规模上,同业存单从2015年初不足万亿元一路增长至8万亿元以上,成为近年来商业银行负债增长的主力之一。

理论上,只要银行发行存单配置资产成本收益不倒挂(由于避税因素,配置货币基金等表面上成本收益倒挂的资产其实亦有利可图)、资本充足率等其他约束允许(可以通过“出表”规避约束),就可以通过发行存单配置资产做大资产负债表,把套利增收的业务链条无限扩张下去。

然而,目前监管机构加大了对商业银行期限错配以及负债稳定性的考核,仅靠吸收大量同业负债进行资产扩张之路必将变得举步维艰。

首先,监管机构对同业负债占比不超过1/3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2017年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了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1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随着政策的落实,不排除将这一考核要求逐步推广到中小银行,以往过度依赖同业负债,特别是同业存单发行进行资产扩张的商业银行,后续资产扩张将面临较大约束。

此外,银保监会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流动性匹配率考核指标,该项指标加大了对同业业务的限制。其中,对股权、债券、SPV等各类投资,无论剩余期限如何其折算率均统一按照100%计算,这会导致过度依赖同业投资来实现资产扩张的银行该项指标难以达标。鉴于1年以内同期限同业负债的折算率明显低于一般存款,用同业负债来支持传统信贷业务的银行,该项指标达标压力也将加大。因此,一般存款增长乏力的银行资产规模扩张之路荆棘遍布。

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在资本约束不断增强的形势下,“控规模”“调结构”将是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明确了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务要求。对此,商业银行应顺应严监管的新形势,优化调整甚至重塑资产负债表, 推动业务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都在不断加强资本对商业银行扩张的约束力度。对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资本规划机制, 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一方面,要强化资本在资产配置决策中的指导作用,优化资本配置。在规模、风险资产稀缺的大背景下,坚持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为核心,好中选优,适当加大对RAROC较高业务的支持力度,收缩或放弃高风险、低收益的业务,优化资本在狭义贷款、同业投资、债券、理财等各类业务之间的分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逐步降低对高资本消耗业务的依赖,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轻型化业务。在确保符合监管政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非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占比,积极推动投行发债、金融租赁等业务的发展,多渠道满足客户融资需求,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除了强调资本在资产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外,还要顺应形势,优化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将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到符合国家政策的领域,引导信贷资源向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倾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助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压退,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清理整顿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多层嵌套等资产,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推动资产业务的良性发展。

强化核心存款的基础性地位,做好核心存款稳存增存。从监管趋势来看,银行业未来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低成本稳定资金的竞争。没有核心存款,所有的转型、创新和业务结构调整等都将举步维艰。对此,要继续坚持核心存款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以客户为中心,做好结算、清算等基础性和源头性业务,多渠道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黏性,沉淀核心存款。

在对公业务上,要适应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以客户为中心, 统筹做好表内外资产业务的统筹管理,推动传统信贷、资管、同业、投行等业务整合,通过资产业务的带动增加客户黏性, 促进低成本结算存款的增长。同时,积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满足上下游客户需求,引入并留住客户,形成结算存款,带动低成本核心负债增长。

在零售业务上,要进一步发挥项目带动、理财带动的作用,抓住居民消费升级和财富增值需求,加强产品服务创新。通过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等资产业务完成客户导入,并通过引导客户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提高为客户配置理财、基金、黄金、国债、保险等多种资产的能力,促进客户财富总量增加。同时,要建立客户基础账户与投资账户的有效联通,实现投资业务与核心存款的良性互动。

全面加强表内外资产负债统筹管理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存贷比取消、MPA实施等交互影响下,商业银行被动的、各业务条线割裂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对此, 商业银行应向主动的、各业务条线统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型,全面加强表内外资产负债的统筹管理。

加强表内外资产业务的统筹管理,提升资产业务综合收益。目前,监管机构对银行资产业务的监管已经由狭义贷款转为广义信贷。事实上,MPA实施之初就在资产端打通了表内的“存贷池”和“同业池”。随着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范畴,MPA管理进一步打通了表内资产池和表外理财池。今后,银行资产业务的管理也应该逐步由狭义信贷、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各条线业务单独管理向统筹管理的方向推进。

一方面,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要从信贷市场向整个金融市场拓展,逐步打通表内狭义信贷与同业投资、表外理财投资、投行发债等资产配置的边界,最大程度实现资源整合,并综合考虑资本、结构、质量、收益等因素,合理配置各类资产推动业务发展,提升资产业务的综合收益水平。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加强资产流转,打通资产出口, 由资产持有模式向交易模式转变。通过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常态化卖出资产,引入优质高收益资产,通过调结构、快周转等手段提高对资本、流动性、集中度等的动态调整能力。

顺应监管形势变化,加强对全量资金的统筹管理。随着“存贷比”不再作为监管指标,一般存款与其他负债之间的藩篱被快速打破。考虑到同业负债无需缴纳准备金以及成本低于高成本主动负债的优势,银行迅速完成了以价格为导向的负债端打通——用同业存款、同业存单等同业负债替代一般存款中的高成本主動负债。

然而,随着监管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往用同业负债替代一般存款的做法不仅成本优势减弱,同时还会恶化流动性匹配率等一系列监管指标。今后,商业银行应综合平衡价格和流动性管理的双重需求,遵循“成本导向”和“监管合规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做好负债的总量和结构管理,确保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能够均衡发展。

首先,在监管合规的情况下从宏观上完成一般存款与其他负债的“双向”打通。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吸收同业存款弥补一般存款的单方向打通的做法将受到更严格的约束, 对此,商业银行应该顺应监管形势,从宏观上完成一般存款与其他负债的“双向” 打通。对于一般存款基础较好、各项指标达标压力不大的商业银行,应继续坚持以价格为导向打通其他负债和一般存款;对于流动性匹配率、同业负债占比等指标承压的商业银行,则应坚持以流动性安全为第一要务,在合理范围内调节不同负债来源的吸收规模,通过动态组合管理,双边打通一般存款与其他负债的藩篱,做好全量资金范畴的统筹管理。

其次,多渠道拓展负债来源并在微观上打通一般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类负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市场逐步完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出现,商业银行其他负债占比也逐渐提高,商业银行负债多元化趋势明显。鉴于此,商业银行要综合拓展多种负债渠道并增加负债来源的多元性。同时,以成本为导向,加强对其他各类负债的统筹管理,合理安排负债结构和期限,通过场内、场外货币市场和境内、境外市场,以及债券融资、央行借款、理财资金等途径的综合调度,做好表内外资金的结构优化,提高跨市场资金运作效率。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总行金融同业部)

猜你喜欢

存单约束负债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马和骑师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世界名著诞生趣闻四则
合理负债能够加快医院发展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