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

2018-07-14董治范嘉

银行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信农信社全省

董治 范嘉

以1945年太行革命根据地成立的“屯留县罗村农村信用合作社”为起步标志,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已经跨过了七十多个年头。自2005年山西省联社挂牌成立以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持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关口,在此背景下,山西农信将采取怎样的改革发展战略?在农信改制的过程中,省联社又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此,本刊专访了山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

《银行家》:近年来,山西省联社党委提出要以“转型提质”为主线,以建设“现代金融企业集群”为目标,把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贯穿始终,主要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崔联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委战略部署, 我省农信社始终把“转型提质”作为主线,贯穿于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加快经营理念、机制体制、增长方式、内控管理、队伍建设、科技信息、金融服务、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转型,不断推动全省农信社高质量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服务地方成效显著, 风险状况持续改善,基础管理有力夯实, 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农信形象整体提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截至2018年3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达到10945.23亿元,位居全国农信第11位,各项存款余额7573.04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4496.59亿元,资产总额、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金融机构之首。

转型提质,路径是转型,目的是提质,本质是依靠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转型。主要有四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理念为先导。引导全省农信社树立“做大不等于做强、做精做优一定会强” 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化、差异化的竞争之路。

改革是关键。改革是决定山西农信前途命运的关键,我们将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信心和勇气。增强改革的担当, 靠改革破除束缚转型提质的瓶颈和障碍, 化解历史包袱,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改革的智慧,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构建起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形成改革的合力,有力有序、统筹推进各项改革,靠改革的红利激发管理、资本、技术、人才和业务发展活力,为转型提质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

创新做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持续加强制度创新,形成支持转型提质的制度优势;不断深化产品创新,提升金融产品供给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着力强化服务创新,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优势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形成转型提质的强大引擎。

管理强根本。山西农信要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本質是管理的提升,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对标流程银行、标杆银行,结合农信发展实际,推进规范化、精细化、流程化管理,形成具有农信特色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靠管理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管住风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18年,根据中央、省委安排部署, 我们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转型提质”的延伸和引深,从多方入手,推动全省农信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一是回归本源,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深耕三农、细作小微、精准扶贫、倾力重点”的业务定位,着力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助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深化改革,构建“小银行、大平台”集群发展模式。我们将综合运用市场化手段,全面完成全省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工作,按照现代金融企业标准,持续完善治理体系。与此同时,强力构建“小银行、大平台”发展模式,发挥集群整体效能,形成山西农信特有的竞争优势。小银行即小而专、小而活、小而优,依托于“大平台”提供的支撑保障和服务,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做专主业,做活机制,做优结构,做出效益。大平台即按照“资源集中化、服务集成化、成本集约化”原则,有效整合全省农信资源,建立科技信息支撑平台、资金服务协同平台、产品研发推广平台、战略合作平台、电子银行平台、支付清算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客户服务咨询平台,切实解决单个小银行做不了、做不好和投入成本大的问题,实现小银行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三是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牢牢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把防控风险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业务、全类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实现风险管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是推进规范化、精细化、流程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效。牢固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努力接轨全国先进同业,积极探索本土特色之路,全力推进规范化、精细化、流程化管理。

五是全面加速信息科技建设,形成转型提质的强大牵引。大力实施科技引领战略,建设稳固强大的科技信息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互联网”双核心布局,加强技术、应用、数据和安全科技架构建设, 完善科技需求、立项、开发、测试和上线各环节机制,推进科技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真正把全省农信社真正建成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机制健全、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社会认可的现代金融企业集群。

《银行家》:当前,改制化险工作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和经验呢?

崔联会: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改制化险工作,2017年接连打出几记“组合拳”: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信社改制化险工作,出台省、市、县三级政府资金扶持政策、对协调推进农信社改制化险等事宜进行部署;年底针对全省农信社改制化险工作重点,对市、县两级政府的履职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市、县两级政府充分担当化解处置农信社风险的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在不良贷款清降、股本募集、土地确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法手段,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与此同时,省政府金融办负责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做好组织协调、信息沟通、跟踪问责等工作;人行太原中支在支农再贷款、定向降准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对农信社加大政策支持;山西银监局全程同步指导、把关;省、市、县三级法院、检察院、公安等执法部门积极帮助农信社依法清收不良贷款;财政、税务部门也积极制定措施,出台税收减免、返还等扶持政策。

省联社充分发挥行业主管作用,深挖工作潜力,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多方合力,加快改制化险进程。

一是突出重点降不良。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是推进改制化险工作的重中之重, 围绕这一工作重点,全省各级农信社上下联动,多策并举,主动作为,持续发力, 不断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的强度和力度。我们以乡村集体、涉诉类、特殊群体等不良贷款为清收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工作。同时,制定出台千万元以上新增不良贷款听证问责操作流程和听证问责结果运用实施办法,严格问责新增不良贷款,推动形成常态做法和长效机制。

二是多方联动帮化险。在高风险机构改制工作上,我们按照“政府领导、监管指导、省社主导、机构努力、多方参与” 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综合采取“引资金自主改、好帮差挂钩改、强带弱捆绑改、多拖一联助改、优质农商行帮扶高风险机构改”等多种模式,内化外促加快风险处置,省联社2014~2017年向高风险社提供低息帮扶资金194亿元,帮助高风险机构增盈创利6.35亿元,加快了改制化险进程,并争取到了省财政2017~2021年改制化险及亏损补贴专项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全省110家县级法人机构中已改制农商行达到60家,其中高风险社成功改制农商行达到40家。

三是加大力度促改制。在农商行改制工作上,我们坚持“三个一批、四个不变、五个关系”,积极协调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与省内外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计引进560亿元民间资本参与农信社改制,加快改制步伐。改制后的农商行股本金占全省农信社的88.29%,存款总额占全省65.98%,贷款总额占全省67.82%,经营利润占全省69.76%,资本充足率12.89%,较全省平均水平(7.76%) 高5.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9.51%, 较全省平均水平(69.78%)高109.73个百分点,已成为山西农信迈向现代金融企业集群的领头雁阵。

《银行家》: 农村信用社作为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农村信用社是如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呢?

崔联会: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做好金融工作提出了四条重要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山西农信来说,我们充分认识到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立业之本,是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全省农信社始终牢记根本服务宗旨,坚守“深耕三农,细作小微,精准扶贫,倾力重点”的服务定位,进一步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做到“支农、支小、支实”。截至2018年3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达4496.59亿元,较年初净增372.82億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8.27%,真正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更好地体现了金融作为经济“血脉”的真正价值。

不忘初心“深耕三农”。山西农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服务三农工作总抓手,围绕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集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领域, 以缓解三农领域融资难题为导向,在做强、做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传统特色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建立起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截至2018年3月末,全省农信社通过投放3812 亿元的涉农贷款,积极推动了金融支农服务质效提升。

重点战略“细作小微”。山西农信按照“做大市场,做优服务,做强队伍, 做好风控”的总要求,组织了万名客户经理对城镇小微企业持续进行基础资料收集、评级、授信“三个全覆盖”,借助“信贷三级授信体系”的搭建,全方位、深层次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切实做到市场调查“细”、客户分类“细”、评级授信“细”、操作流程“细”、金融服务“细”。截至2018年3月末,全省农信社小微贷款余额达2647.95亿元,贷款增速达到10.32%,小微贷款户数13.53万户, 申贷获得率99.90%,实现“三个不低于” 的目标。同时,我们大力推广小微专营机构,在做好风险管控的基础上,积极改进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科学设定授信审批条件,进一步压缩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时间,简化办贷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促进小微企业服务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矢志不渝“精准扶贫”。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将金融精准扶贫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认真履行了支持金融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启动实施了“万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行动计划”,发挥农信社“背包下乡”的优良作风,集中开展了“大调查、大摸排、大起底”的“无缝对接”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开展摸底调查,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提升了扶贫金融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18年3月末,全省农信社扶贫贷款余额达到242.45亿元,其中“5321”扶贫小额信贷款余额达到55.01亿元。在巩固扶贫小额信贷质效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贫困地区信贷资金投入,全面加强金融助力精准脱贫管理,深入推进金融扶贫“七专机制”(即制定专项规划、打造专业队伍、单列专项规模、开发专门产品、提供专优利率、建立专门档案、实施专项考核)和“八项举措”(即压实责任、全力提速、加强创新、改进信用体系、优化服务、用足政策、强化考核、正向激励),精准发力,主动作为,采取产业扶贫、“公司+ 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创新扶贫金融产品,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或能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率先发展。全省农信社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共支持省扶贫办、省国资委、省工商联“三个名录”中企业252 户,累计投放贷款余额47.63亿元。

抢抓机遇“倾力重点”。通过依法合规参与银团贷款、组织社团贷款、投资债券,向省内融资需求额度较大的实体企业投放贷款总额达760.08亿元,重点支持了一批省属骨干企业和转型综改重点项目, 为全省经济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银行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化解工作,并将其列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中之重。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近年来是如何开展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呢?

崔联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近年来,我省农信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坚持人防、技防和制度预防并重,通过采取改制化险,健全机制,多方协作等强有力的措施,切实防范化解当前面临的突出风险, 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为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我们积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三级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强化“抓业务就要抓条线,抓条线就要抓案防”理念,建立“基层网点按日查,县级行社按周查,市级机构按月查,省联社按季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同时,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制度执行年”、银行业乱象整治等活动,并进行党建工作制度落实、巡视问题整改、审计问题整改、监管通报问题整改等四项“回头看”或再行“回头看”,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信用风险防控方面,组织开展不良贷款听证问责,修订完善信贷制度,强化信贷“十条禁令”、贷款五级分类、金融精准扶贫等检查,加大贷款集中度化解处置和专项考核力度,清收处置乡村集体、涉诉类、涉政类、特殊群体等“四类重点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流动性风险防控方面,设立流动性风险互助资金,实施名单管理、按季分析评价、下发风险提示、出台应急预案,并不定期开展压力测试。资金业务风险防控方面,全面暂停高风险投资,组织开展资金业务综合检查、联动专项检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实现风险总体可控。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方面,制定出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政策等制度,研发上线综合业务、中间业务平台、信用卡、事后监督等72个系统, 组织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咨询项目,启动信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监测项目。声誉风险防控方面,建立省、市、县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系,下发负面舆情应对“三不准、九必须、三不让”。确保了全系统的安全稳定经营。

《银行家》:我们注意到,山西省联社提出要坚持“党建领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引领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呢?

崔联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党领导的农村金融机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加强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把关定向、引领带动作用。对此,我们提出“党建领社”,也充分体现了省联社党委的态度和决心。一定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扛好、抓实,一定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一定要把党建工作引领改革、促进经营、保障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好。这几年,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旗帜鲜明抓党建”已经成为了全系统的导向和风气。在工作中,我们有五个重要抓手,从多方面确保“党建领社”的落地实施。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每年年初,系统各级党组织都会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这是多少年坚持下来的做法。同时,省联社党委还制定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清单。2018年,又对各级党委(党组)提出了“1+3”岗位责任:“1”是指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3”是指管好业务的同时,必须管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管风险防范和案件防控,必须管安全稳定。这就使管党治党的责任进一步凸显出来,又与业务及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各级党组织及班子成员真正将党内身份作为第一身份,将党内职务作为第一职务,将管党治党作为第一责任。

二是狠抓机制完善。省联社党委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法人治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章程工作。省联社章程修订已于2018年2月完成,县级行社也将在年内完成这项工作。修订后的章程专门增加了“党组织”章节,从法律上明确了党组织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组织研究讨论是理(董)事会、经营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确保将党的领导融入决策、经营、监督各环节。同时,我们制定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党委(党组)议事规则》,要求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有关规定,不断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和领导发展能力。

三是狠抓“三基建设”。落实好“党建领社”,离不开系统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我们根据山西省委有关安排,围绕提升系统党组织功能,认真开展了“三基建设”,建强基层组织,做实基础工作, 提升基本能力。具体来说,按照“四重” (即重品行、重业绩、重民意、重程序) 原则、“五查”(即查档案资料、查举报线索、查个人贷款、查违规违纪、查处分情况)制度,选拔调整各级高管人员298 人次,优化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和专业结构;根据机构、网点、业务特点,调整优化了基层党支部设置,配置了能力素质过硬的党支部书记;制定了关于加强系统党组织建设的“十项制度”和基层党支部经常性工作“七项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党支部“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组织举办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高管履职能力培训、上海青年干部培训以及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通过这些工作,系统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显现。

四是狠抓督查考核。省联社党委不断加大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力度,省联社党委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下基层调研,都把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平常开展的业务经营、案防工作检查,都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每年半年和年终时,省联社对所有市级机构和部分县级机构进行两次党建工作专项检查,市级机构对所有县级机构进行党建工作专项检查。每年年底,省、市、县逐级落实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考核制度,将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经营考核并列单独进行,年度党建工作不合格,或者党建工作出现重大失职,取消机构全年评先评优资格,对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谈话、处分直至撤职问责。严格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确保了党建工作的活力和质量。

五是狠抓优势发挥。引领改革、促进经营、保障发展,是系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我们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优势与农信社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转化成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省联社党委始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方向、谋大局,引导系统各级、各条线增强整体观念、大局意识,不断强化“小法人、大平台”的独特优势;在全系统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促进农信社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耕三农、细作小微、精准扶贫、倾力重点,切实当好地方金融主力军;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挂牌服务”“戴党徽、亮身份、明岗位、树形象”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营造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始终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大力推进“六权治本”,深入开展“制度执行年”,切实将权力运行和业务经营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筑牢合规操作、审慎经营基石,为全省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山西农信来说,“党建领社”是一项战略工程,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它是山西农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将在农信事业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不断完善“党建领社”,使它始终充满活力、充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农信农信社全省
洪雅农信联社青年员工志愿者服务防疫显担当
洪雅农信联社助农“抢”茶忙
农信社:云南省农信社作品获最佳创意奖银奖
农信社:云南省农信社与德宏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对农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农信社放下“背包”农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