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讨

2018-07-14陈亚男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陈亚男

摘要: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期间,势必会占用教师一定的课堂时间,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框架,在大致的教学范围内给予学生以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文章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22-02

在不少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习惯于采用标准答案,理由在于标准答案的使用能够加快授课速度,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为了建立权威,会习惯于制定一套准则,但是事实情况是,现代化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特性,通过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样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结合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活动。

1.加强学生基础培养,奠定学生创造潜能

众多名人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大量的知识累积和基础培养,才能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例,尽管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水壶壶盖被蒸汽顶开这一现象,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经验,因此在其童年时,他并未形成发明蒸汽机的想法。那么,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不能够急于求成,而是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培养,以为学生未来的创造潛能作铺垫,而这也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每位学生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理解、阅读、表达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收获良好的语言基础和知识储备。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火烧云》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要首先为学生科普火烧云的形成及其概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仿写,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作,这样既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课文范式进行改编,同时,教师也能够借此机会检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通过丰富的知识讲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拥有了大量的阅读的基础后,能够参与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活动中。

2.教师引导鼓励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无疑是极其关键的,对于尚未接触过多社会经验的学生而言,教师在他们心目中象征着权威,这并不代表教师要强制给学生下命令,而是应该运用温和的手段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其有创造力的表现。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则要结合课本的相应内容,鼓励学生在原文的基础,或是不限于原文进行创作与改编,教师可以以与语文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在鼓励学生多创造、多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成果予以肯定与表扬,这样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在后续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主思考,积极创造的意识。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牧童》这篇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用二年级所学过古诗,例如村居、小儿垂钓等等,教师要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产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空间,由学生尝试自主进行古诗仿写,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课堂竞争手段,例如古诗文写作比赛,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既然是以竞争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那么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明确具体的规则,同时在学生表现优异,或是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出现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发挥出更多的创造力。

3.重视课堂拓展学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仅仅是创造思维和潜能的培养还不够,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结合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课堂时间进行实践。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模拟相应的实际情景,带领学生感受情景,并进行自主的发挥与表演,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学会相应的表达方式。而教师要注意到,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教师不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创作,以此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语文教学本身与实际情景联系较为密切,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结合课本内容,并挖掘课外资源,从而为学生创造和谐、良好、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弈》这篇文言文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了解了相应的文言文字词释义以后,尝试对这篇文章做出自己的解释,这样既能够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中,同时由学生自主做出解释,也能够给予学生以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教师可以以讲故事为主题,由学生自主结合文言文学习,来与同桌相互讲故事,这样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深化课堂逻辑训练,强化学生创造思维

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会考虑小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语文教学不会过多的涉及语文逻辑的讲解和训练,事实上,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积极的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要带领学生熟知课本的生字词及其运用,同样也要就实际生活来给学生展开相应的逻辑思维的训练,这样才能够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拥有严谨的逻辑思考能力,也能够促使学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思维。而教师需要做的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行思考,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能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

结束语

没有广阔的见识,创意、创新无从谈起,学生懂的越少,其思维也会越受限。因此,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给学生进行拓展,而对于生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而言,教师要带领他们多模仿,一定程度上来讲,所有的创意都先来自于勤学苦练,在一个小学群体中,并非每个人都很有创造力,但教师可以做到的是锻炼学生的行动力和模仿能力,使得学生在熟练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创新。而如何将别人的东西转化改造,形成自己的风格?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演练与操作,例如仿写、改编等等,只有首先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03期.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7期.

[3]王光芸.电子书包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07期.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