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记者怎样写出有影响力的新闻
2018-07-14汪玉芳
汪玉芳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纸质媒体特别是地方党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就基层记者如何发挥地方党报的優势,写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进行阐述,希望能带给基层记者一点启发与触动。
【关键词】地方党报;基层记者;地方特色;民生新闻
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兴移动媒体迅速深入寻常百姓家,舆论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地方党报记者如何发挥地方党报的优势,做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这就需要记者深入基层“找源头”、“抓活鱼”,捕捉有亮点的典型新闻,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使稿件接地气、有深度、有温度,具有地方特色。
一、基层记者要围绕地方特色做新闻
地方党报的重要职责,是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报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主旋律。所以,基层记者的稿件一方面要贴近中央大政方针,另一方面也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同时还必须做到贴合本地的民生民情。因此,地方党报的记者要想赢得读者,必须根植本土文化。
地方党报的记者,首先要“吃透”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核心。这样,基层记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方向,才能有目标地寻找新闻、挖掘新闻、采写新闻。
笔者所在的地方党报《池州日报》,在历年的安徽新闻奖评选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获得安徽新闻奖的作品来看,都是“上下结合”的范例。例如曾获得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安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花落池州》。绿色,是生态池州的第一名片。记者紧抓这一特点,在池州创森过程中写出了多篇报道,这篇是记者在南京的颁奖会上,现场发回的报道。记者结合之前的报道,不仅第一时间和全市人民分享了这个喜讯,而且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带领读者回顾了三年来池州在创森过程中的努力。池州今天的“绿”,不仅是大自然对池州的馈赠,更是池州全市人民在三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结下的累累硕果。
突出地方党报的地方特色,就是要加大对地方优势的报道力度,应聚焦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方向。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池州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多年前池州市就提出了生态立市的理念。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是其中的重点课题。在新闻报道中,笔者的同事们也时刻关注池州在生态发展中取得的成绩。比如《池州:宁舍三百亿也要保湿地》这篇稿件,是记者参加一次常规会议时获得的信息。湿地森林公园规划的地块位于池州市主城区东部,对市民来说,这是市区的“后花园”,但同时这里也一直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眼馋的“肥肉”。4.36平方公里的黄金地块意味着什么?如果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当时至少能带来三百亿元土地出让金。这对一个经济相对薄弱的小城市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大项目。但最终池州审议批准了《池州市湿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宁舍三百亿,也要保湿地。了解到这个信息后,记者没有满足于会议报道,而是结合池州的生态发展战略,在会后进行了大量补充采访,稿件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得了当年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二、基层记者要更贴近百姓的生活,力求做好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只有高度关注民生需求,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才能增强新闻的竞争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要做好地方党报的民生新闻,不能“就事论事”,要增强报道的深度。有的媒体认为民生新闻就是有闻必录。如果只是充当事件的记录者,那么民生新闻就难免出现过分世俗化、娱乐化的不良倾向。还有些媒体一味追求短、平、快,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只是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久而久之,读者对这样的新闻难免出现审美疲劳。
笔者认为,我们在新闻采写时,既要有平民的视角,从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出发,同时也需要胸怀大局,对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让读者从具体的新闻事实中感知到更多的信息、更为本质的内容,以增强报道的深度,这样党报的民生新闻才能更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2016年池州市发生了一起幼儿园教师针扎儿童的事件,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市内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但媒体基本上都是一边倒谴责教师,固然我们必须承认老师体罚学生不对,但是笔者觉得更应该探讨这些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采访了六所学校、四十多名教师后,笔者连续刊发了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稿件《八成中小学教师“压力山大”》《你离一名快乐的教师有多远?》等,这组新闻稿件引导读者从愤怒中平息下来,理性地看待教师这个群体,及时有效地疏导了社会舆论,同时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要做好地方党报的民生新闻,基层记者必须要做一个有“温度”的记者。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必定是有温度的、有生命力的,这样的报道不止有事实,同时还有人、有情、有心、有感,这样的新闻才更生动,更能打动读者。
一个有“温度”的记者,不仅是事件的记录者,更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心怀强烈的责任感,感受社会冷暖。2011年,池州市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许多校外托管中心,应市场的需求,这些以接送孩子、辅导作业为主的托管市场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笔者了解到,一个托管中心虽不大,却管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孩子的安全,但不论是卫生还是消防安全的监管都是空白。这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安全隐患。笔者把采访的情况向报社领导汇报后,领导也非常重视,把新闻安排在《池州日报》焦点新闻头条刊发,为了促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对策,报社还策划了系列报道,要求跟踪报道,力促问题的解决。在新闻舆论的监督下,相关部门随即展开托管中心大排查,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周边学生接送点(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意见》的规定,要求托管中心一律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这篇稿件也获得了当年度的安徽新闻一等奖。
三、基层记者要深入基层,学会“以小见大”
作为地方党报的记者,要落实“三贴近”要求,把深入基层作为必修课。想写好新闻,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也不行,只有到了“深水区”,才能抓到“活鱼”“大鱼”。基层中常常有一些地方的创新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一些小故事往往能反映出时代的脉搏。基层记者如果能抓住这些题材,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笔者认为,“以小见大”的实质是可以选择小角度表现大主题。这其实也是新闻的特点决定的,任何新闻报道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它都是经过记者选择的一个剖面,而这个剖面就是记者报道的角度。选择好一个小角度,记者就要发挥钉子精神,入口小,钻得深,相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新闻,这样的文章不仅好写,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池州日报》的融新闻栏目,采写的新闻大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却反映了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因而该栏目很受读者的喜爱。
例如,本报曾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府学社区变“学府”》,是一篇比较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记者得知在府学社区的一栋单元楼中,有几个高中生同时考上了一本。在对该新闻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另一个新闻,府学社区多年来为居民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并与市图书馆合作,在社区建立了流动图书馆,这在全市还是首例。记者捕捉到这个新闻题材后,结合当前国家推进全民阅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从社区的小变化入手写出了这篇稿件。
由此可以看出,“以小见大”就是要学会“解剖麻雀”,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性见共性,深入挖掘蕴藏在小事中的普遍意义。特别是采写经济新闻,经济新闻难写,更难写得鲜活生动,但“以小见大”的手法不仅让经济新闻写得巧、写得活,又可以加重分量。
例如本报获安徽新闻一等奖的一篇经济新闻《现实版“QQ农场”在“云端”播种现代农业》就是以小见大抢抓重大题材的典型报道。青阳县庙前镇农庄淡墨生态园,把当地农民确权后的土地进行承包流转,在规模经营的同时,通过网络视频监控完成农作物的生产和销售,将现代物联网技术运用于传统农业。当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村土地确权、流转的新规。记者意识到土地确权对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重大意义,这个小农场的发展无疑为今后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子。采访后,记者从最有新闻价值和宣傳价值的亮点着笔,以小见大,写出了这篇反响很好的经济稿件。
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基层有很多新闻事件,如何发现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练就捕捉新闻亮点的能力。这对基层记者的业务素质、采访作风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一方面记者要重视学习新政策,因为新政策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要深入一线,发现新闻。生活中总是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为此,《池州日报》开设了“记者走基层”栏目,鼓励记者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多采写来自一线的报道。报社还进一步完善了考评和奖励制度,用制度引导、保障和激励记者编辑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多下基层、多出好稿、多写精品。
参考文献:
[1]黄云梅.基层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7(04):229.
[2]王家声.致敬梦想 重拾记者职业荣誉感——浅论如何消除新闻从业倦怠[J].传媒,2014(03):26-28.
[3]胡潞平.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7(01):96-97.
[4]黎铁桥.突出“亮点”办特色[J].新闻记者,2003(07):62-63.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