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2018-07-14

时代金融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育者生活化受众

张 琪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形式出现并快速发展,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有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等,丰富文化传播载体的同时,颠覆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模式、改变受众的接受心理、行为状态以及阅读习惯,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态式、交流方式和生存状态。现如今,随着新媒体依托的技术越来越完善,例如通讯技术逐渐赶超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以及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新媒体消费人数迅速增长。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受众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如何充分利用新旧媒体的综合效应,借助新媒体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的手段,加强传统文化素质培养教育,推动传统文化生活化实现进程将是一大值得讨论的问题。现如今,尽管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日趋成熟,但学校教育中存在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程度不够、传统文化受流行文化和消费意识冲击严重等问题。例如,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大多集中在《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等个别中文类课程,普及率低、学校重视程度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很多学生为顺利修满学分拿到学位证而应付考试并没有认真学习课程,学过就丢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无从谈及;其次,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很难保持最初的纯净,像一些学校的校史馆几乎很少有学生光顾,而众多文艺晚会等也多是被流行音乐和现代舞蹈占据,商家宣传广告等遍布会场,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身影实在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

李荣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在五四运动以前的几千年,中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政治体系、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传承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中国古代文化。”当下的传统文化学习太注重形式,注重背诵或表演,像一些学校教育片面追求语文考试成绩,却不注重理解文化内涵及应用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承载于“思想、文字、语言”,还承载于“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和“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能一味的为了应付学校考试而背诵诗词歌赋等,只有将文学著作里的精神深入人心才能发挥文化洗涤心灵的作用。

为顺利推进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的有效实现,我们可采取以下方式:第一,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市场法则。将受教育者(即学生群体)看作是客户,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教育背景看作是市场,“经营”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目的的市场行为。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直播软件等新媒体媒介传播渠道,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使教师参与到互动之中,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受众动机,注重学生群体的需求以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趋势,以便教育者做好自身以及新闻发言人等方面的准备。试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进而继续实施,其次,契合时代潮流熟练运用技术手段。建立强有力的技术“过滤网”,通过对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加以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最大程度避免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学生群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做好技术安全屏障,保护学生受众的隐私,关键就是让学生受众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放下心理阻碍,安心、放心地与教育者互动。只有充分信任教育者才能实现使学生流露的真实情感,更有利于学生受众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和谐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此外,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相结合,并借助时事热点来衍生,有利于学生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生活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生活化进度;也可以通过流行音乐、美术、动漫、影视、网游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微信、微博等形式结合,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将新媒体的快捷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达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的目的。

借助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文化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导致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不断增强,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学生群体日益痴迷新媒体,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更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方式都要适应新媒体的影响。为确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的顺利实施,教育者需要给学生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凸显传统文化教育特色;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将教师学者化,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

猜你喜欢

教育者生活化受众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