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探讨

2018-07-14郭云清

时代金融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意识

郭云清

(梨树县财政信息中心,吉林 梨树 136500)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一)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工作却难以到位,使得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较为薄弱。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仅停留在书面文件上,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虽然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制定了相应的书面细则,却没有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被严格的执行起来;二是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上存在不足,不具有实用性。部分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的制定上,没有严格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并且与自身的实际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致使内控制度在执行时缺乏必要的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内部控制意识缺乏

在我国一些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够深刻,没能真正解读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含义。单位人员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不能按规定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去处理,而是忽视其重要性,较为随意的办事。这种内部控制意识的淡薄,严重阻碍恶业单位的科学发展。由于这一重视程度的受限,单位人员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自己的办事模式,在处理问题时,其办事约束力就较弱。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监督审计机制

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审计机制并不健全,许多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上,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一点是与实际要求不符的,事业单位不仅需要有有效监督制度措施,更需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在内部监督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调整。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来行使职权进行社会服务,其进行各项活动的资金来源于公民的税收。公民对于税收的使用应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并对事业单位的费用开支拥有监督权。但实际情况是国内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并不是充分公开的,而是只有少数人掌握,致使真正具有监督权的公民基本上不能接触到这些信息,从而造成了事业单位监督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双重缺失。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一)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开支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以使经济建设环境更加透彻,达到广大群众的理想要求。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处理上,将本着公开化、透明化和严格控制的原则,面向社会公众,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近来年,国家虽然在纪律层面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的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的经费保障机制的严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事业单位还没能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思想和节约理念,在事业单位运行开支方面增大了成本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不严等诸多问题。这种不良现象的存在,加大了事业单位的经费开销,给政府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规范事业单位行政开支,减少不当行为支出的有效举措,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会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制定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它会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和会计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在进行着不断调整和完善。目前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满足了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制定的需求。2012年新的准则对事业单位进行了细分,对进一步方便社会活动生活的进行和执行监管提供了实施方案。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把事业单位逐渐过渡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或经营性事业单位中。这在旧准则中是根本满足不了的,从而必然的产生了新的准则出现。在新准则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和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则,为满足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过度发展提供了帮助。准则中新的计量属性的出现,充分增加了会计核算中的不确定性,为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选择的机会。良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增强事业单位会计处理能力,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专业化的基本保障,并可以通过具体的内部审计和内部稽核等措施来完成。

三、新会计准则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一项制度的完善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首先是事业单位人员思想意识的提高。只有事业单位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了,才能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具体工作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建设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层人员更不能缺乏这种意识,否则就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功能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能,就会对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上,首要应该完成的任务就是提高单位人员的自我意识。因此,事业单位要不断地加强对其内部成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培训教育。强化事业单位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从根本上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所谓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在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各个事业单位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事业单位建设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其出发点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其制度的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基本要求是要保证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上,能够有章可遵循,有据可查,杜绝工作执行的随意性。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具有针对性的,有实施细则的规章制度。如建立详实的财务预算,独立的内部审计,具体的物资采购等一系列明确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工作执行的必要保障措施,制度的执行是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必要手段,如果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执行,就很容易造成违规违法行为的滋生。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就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因此事业单位要经常性的强化单位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保证制度的高效性,并长期性的进行单位的资产动态全面掌握,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在新会计准则的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要将审计力度落实到位,新会计准则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工作效能,其根本作用就是发挥自身的审计监督作用。新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人员要经常性,持续性的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律意识。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机构和管理体系上,要教育其完整性与科学性,确保在具体的工作实施环节上,能保证其充分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并能严格地按照内部审计和监督原则,将事业单位的有关部门串联在一起,形成相互监督的状态。[2]另外,要将单位责任细化,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每个单位人员身上,杜绝经济违法行为的出现。

(四)加强对制度行为主体的控制

就大部分事业单位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行为主体缺乏有效的控制。为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地运营,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新会计准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改进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单位员工这一内部行为主体的意识培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一执行主体意识的提高,是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的强有力保障。另外,在单位人员的权责方面,要做到责任细化,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使权责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并做到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和监督,避免出现部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在实际执行中,要充分地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各负责人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分析讨论,并做出相应的制度修正与完善。

(五)实施内部奖惩激励措施

为提高单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建立一套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在单位人员工作中同样有效。奖惩激励机制牵涉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的制定上,要充分注意其客观性和公平性,对于那些为单位工作事业有袦贡献的人员,给予充分的认可,并进行奖励,对那些违法乱纪无视规章制度的人要照章处罚。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对于单位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更为复杂性,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活动的核心领域,为了更好地在新会计准则下建立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事业单位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