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2018-07-14张新宇

时代金融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公积金住房

张新宇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广州 深圳 518040)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意义

住房公积金制度自建立以来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起步、推行、规范化、完善创新)。其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风险控制是保障住房公积金安全的重要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从而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机制。作为住房公积金发展中重要的贷款业务,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生命线,据不完全统计,住房公积金个贷市场占有率全国平均已达到20%上下,且不断攀升。那么如何防范贷款风险,不仅是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健康、高效、有序运行的根本所在,而且也是保障资金安全,切实维护公积金缴存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所以防范贷款风险,加强贷款业务风险性审计已成为一个新的探索性问题。现就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做出分析,并就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提出对策。

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风险

1.政策风险。随着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炒房现象普遍,加剧了贷款风险。金融危机及政策性调控,可能造成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下滑,导致部分房产套牢,对个贷带来很大风险。中介虚假交易套取资金,抬高二手房价格,也会给贷款机构带来“零首付”风险。

2015年第三季度底,在去库存的背景下,建设部发文“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使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并将“住房公积金资金运用率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在去库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全国部分主要中心的资金运用率接近甚至超过100%,资金慌已然显现。

2.购买力风险。由于政策、法规不健全将无法保障中心债权,加剧系统风险的爆发力度。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对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这一规定给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控制带来重大影响。一旦借款人尚失还款能力,又没有其他财产可以处置,作为贷款抵押物的房屋不能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势必造成公积金贷款难以收回。在宏观经济发展减速的时候,这部分人群违约的风险极可能发生。

(二)非系统风险

1.操作风险。第一,人员素质。在贷款受理、审核、贷后检查上审查和管理不严,造成贷款风险。受理时,未对贷款资料的真实性,贷款价格的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查;审批时,未严格审查贷款人的信用情况及还款能力,对贷款首期款及套数控制不严;未严格控制放款条件,在未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后即放款;在贷后管理中,未及时跟踪催办抵押权证及产权证;未对逾期贷款进行管理等。

第二,系统研发。是由于公积金电子化发展衍生的一些后果,部分来自政策变化,在未取得充沛时间测试的情况下,需要更新系统导致现实及未来一定时间段系统操作的风险。另外,由于人员素质原因,对业务需求、测试理解不到位导致系统操作风险。还有就是对公开招标的软件开发公司审查不严格,实际上马后,只能将就使用,带来系统研发乏力,状况频出。

2.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至逾期所形成资金损失的风险。个贷的信用风险受借款人的素质、行为方式、收入状况,个人的财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上述借款人的情况发生变化,将即时影响贷款资产的质量。开发商及中介公司的资质和信用直接影响贷款的资产质量,由于开发商提供的房产质量有问题,中介公司提供的二手房客户质量欠佳,同样会造成贷款风险。评估公司的资质与信用未纳入年审制,出现某些评估公司跟随利益驱使操纵房产评估价值。

3.资金风险。上文政策性风险中提及的宏观调控,已经影响住房公积金中心的管理质量,而管理质量直接决定住房公积金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个别中心资金池水浅,增加了资金流动性风险。为筹集资金,可能考虑资产证券化,这样虽筹集到资金,但也带来资产总量及质量的消耗。还有上面的个人还款能力欠佳所导致的贷款逾期,都可能带来资产损失的风险。贷款风险说到底,基本面就是资金风险。

三、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呆账准备提取及核销管理机制

呆账是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贷款准备金的贷款。对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和住房公积金呆账核销情况,应定期监督检查。对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符合规定条件、有确凿证据证明需核销住房公积金呆账,可以实行逐年核销。为防范资金风险,增加贷款发放动作系统预警,将日常风险管理指标纳入系统需求,防范同一笔贷款发生多次放贷操作。

(二)梳理风险点,建立分级防控机制,推行标准化管理

第一,梳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管理办法》,规范贷款业务审批操作流程,加强贷前、贷中审批核查、贷后检查管理。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两个维度,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实行分类防控,分档管理,建立贷款风险分类标准。

第二,建立营运分离的模式,实行中心内部机构分设,两类管理与运作相分离。这样使得管理层面能充分利用有效的人力资源,更好的做好制度研究,规范、细化操作规程各层级审核要点。如规范业务操作人员电子档案扫描件的清晰标准,监督贷前、贷中是否按规程操作。制定严格考核制度,定期检查业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检查已审核通过又无理由撤销的贷款,是否存在舞弊风险。根据规程制定管理、业务层面风险控制点,做到分级审批,责任到位,为业务层面提供指导,做到职能间互相制衡,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第三,对于贷款逾期,除了建立短信、分阶段电话催收、律师函催收外,还要将公积金贷款逾期数据纳入人行征信系统。利用与银行的合作,建立大数据库,对多平台借贷、借贷逾期、信用不良的人群,建立分级信用评分大数据。对前面购买力风险中提到的《最高法司法解释》中引发问题的解决方案:法院通过政府的政策性住房政策,或新住房制度下改革创新租赁住房普惠金融的方案,先解决这部分人群的居住问题,这样就可以正常实施执法手段,有效化解矛盾,并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四,建议已开发使用的系统,将贷款业务与财务大系统独立分离,通过接口汇总至财务系统统一发包、记账。公积金业务独立建模,可以极大的避免各自业务操作、系统更新,给业务模块带来不必要的降速及安全稳定性,将风险减少至最低。

(三)研究制定中长期风险管理目标

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与国家金融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战略,为住房公积金贷款营造良好的平台和条件。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控制与贷款管理、规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各项管理策略能够和风险控制相结合,形成风险矩阵,提高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风险控制水平。

将金融与法制有机结合起来,用法制手段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中心制定的内部规程应不得与法律、法规中已规定的相关事项相违背,充分学习并使用现有法律规定为武器,是贷款业务工作者的责任。例如在贷款审批实践工作中审核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时,除按中心征信标准执行外,还应按国务院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之“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五年,超过五年的应该予以删除”的规定执行。对人行征信中未按期删除个人不良信息的,可灵活处理,视为无效,以减少不必要的退件及申请人的奔走与等待,实现操作升级。

(四)建立贷款风险预警体系

任何事物都有风险,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首先要识别风险并找出其形成的原因,在实践中集思广益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此为媒介与突破口,建立“贷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管控,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建立模型。

1.贷前的风险评估。可以从关注名单、多平台借贷、多关联异常、风险手机号等规则,建立精准风控模型。

2.可信度分级。针对不同场景的评级模型与针对性调优联合建模两种方式,根据用户办理公积金业务的行为以及信贷数据,进行可信度分级。

3.贷后风险预警。通过识别新增多平台申请、可逾期预警、可信度分级变化预警,全周期监控借贷风险。

(五)大数据的运用

1.大数据运用。利用与外联接口(人行、银行、国土部门)数据,分析判断申请人诚信状况、可能出现的逾期后果,避免人为判断疏失带来的风险,为营造AI技术的运用创造基础数据准备。大数据应用还可以在贷款资金分配、贷款资产质量分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风险控制、预警体系发挥意向不到的作用。

2.AI技术运用。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贷款电子化审批,这些城市的做法,代表了目前国内公积金行业较为先进的贷款审批方式。但此种方法存在人眼疲劳过度带来的操作失误,以及电子化系统设计、更新数据所带来的一系列诸如视图出现延缓所致人脑逻辑思维中断带来审核速度缓慢及差错。在审批实践中如何利用系统上传个贷数据、外联数据、中心大数据,模拟人脑逻辑思维进行AI智能化自动审批,是未来公积金贷款能够实现风险控制的一项重大飞跃。这样的科技成果的运用将解决目前人为操作所带来的风险,提高审批效率,节省开支及不必要的人员占用。

四、结论

备受瞩目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住房要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新的住房制度中租赁住房将占主体地位,当前的住房形式呼唤政策性金融创新。现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面临全面转型的关键期,何去何从,都离不开风险控制在管理中发挥持续有效的作用,所以建立及深度研究贷款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让一切在阳光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真正发现管理及业务缺陷。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管理更有水平。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公积金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走街串巷找住房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银行信用担保贷款风险及有效控制
住房保障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