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绩效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路径探析

2018-07-14郝学才

时代金融 2018年21期
关键词:放管服简政放权监管

郝学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北京 100176)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推行了一系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更是其中更具持续性和紧迫性的部分。五年来,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极大的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创造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改革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差距依然存在,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造更加开放、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这就需要政府继续攻坚克难,持续改革,促进“放管服”向更深层次、更艰难领域推进。

一、“放管服”改革的内涵释义及要求

“放管服”改革从根本上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场从观念到体制机制的深刻革命。改革途径多种多样,将“放管服”改革融合到绩效管理工作中,以绩效理念带动管理转变,以管理转变带动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不失为一个可以研究适用的途径。

“放管服”改革是什么,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按照十九大报告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的要求,加强需求侧分析,推动供给侧改革。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依托绩效管理工作体系,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因此,可以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探讨研究如何通过绩效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

二、依托绩效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路径探析

(一)简政放权方面

简政放权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要求各级政府在法定职责权限内行使权力,防止权力任意扩张,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依据和程序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做到不越权、不滥权,充分释放市场调节这只“无形手”的作用。“放”的核心是政府角色定位问题,是要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边界和相互关系,难点是如何补缺位、纠错位、控越位,让政府归位问题,考验的是政府定力和推动改革的能力,目的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虽然简政放权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一些环节和领域还没有到位,有些该放的权还没放,有的关键环节还突破不够,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取得新突破。因此,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要求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要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事项。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作为“放管服”改革突破口,按照“细化、量化、项目化、具体化”的标准,将各类具体改革事项分解为各级政府、各部门量化可考的年度绩效任务,逐项制定改革标准和完成时限,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具体可根据简政放权的不同内容分解为“权力瘦身”专项行动、“审批提速”专项行动、“双随双百”专项行动、“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等具体考核指标,并根据承担任务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等赋予不同权重的分值。日常,考评部门按月或者按季度对各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适时进行察访核验,督促各责任单位按计划将简政放权的各项绩效任务严格落实;年底,根据制定的行政审批制度考评标准和规则,对各项绩效任务改革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放管结合方面

放管结合就是要求政府全面履行法定职能,实现由“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的转变。要依法依归履职,该管的要管,管好,做到政府的这只“有形手”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都要履行到位,做到不缺位、不失职,切实依法全面履行好法定职能。目前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监管缺失、执法不力等问题,这就要求明确监管责任,使政府部门把更多精力放在市场监管上,不仅是“谁审批谁监管”,更要做到“谁主管谁监管”。要创新监管方式,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智能监管等创新举措,其中依托政府绩效管理制度,通过绩效考评体系,给政府增加新的压力和动力,树立起正确的履职观,使其成为监督政府切实履行职能、提升工作效能、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举措。

以依法行政为例,面对处罚太轻,缺乏震慑力和执法效能不高的现状,要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事后重惩,通过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巨额惩罚性赔偿制度等,加大惩治力度,使监管更有成效。因此,结合绩效考评体系,为提高各部门依法、全面履职的能动性,可将其中的行政执法效能分解为四个维度的指标:执法效率维度指标(人均办案量)、履职能力维度指标(处罚职权履行度)、响应能力维度指标(执法响应度)和监督指导维度指标(监督指导效果),并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权重,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各被考评部门进行监督考核。考评部门利用日常检查、抽查和年终考核等手段加强督促考核等,提高各部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责任和意识,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大的“放”和更优的“服”。对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具有重要作用。

(三)优化服务方面

优化服务的目的是要求“放管服”改革“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法治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和方式,服务则既是一种基本的政府职能又是一种管理方式,法治政府也是服务政府,政府依法履职的过程要强调对社会、对公众的服务责任和服务意识。目前许多部门优化服务的举措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喜欢做表面文章,很难切实改善群众需求,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感一直不强。要依托绩效管理制度中的政务服务考评、公众评价以及满意度调查等内容,通过公众的获得感和评价体现“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把建设服务型政府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放管服”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

政务服务考评主要对政府政务服务工作进行考评,以促进政府改进工作、优化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感。为增强考评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可全面整合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法治化,深入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网上网下融合,以数据共享推动业务协同,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目标。考评内容具体可分为办理审批服务事项、网上政务服务工作、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等内容。考核评价方式既要完成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也要加强日常管理情况考核。考核可通过问卷调查、信息化测试、上门访查、电话回访、部门自查等方式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工作可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主要对履职情况和管理服务情况进行评价,设置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中对各级政府的调查主要围绕“改善民生”和“优化管理服务”两方面,针对城乡居民和企业两类调查对象,个性化设计调查问卷;对各政府组成部门的调查主要围绕“服务水平”和“职责履行”两个方面,设计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差异化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的调查内容选取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评价。

三、鼓励创新,依托绩效管理促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

“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变革,触及权力、利益、体制、理念等深层次矛盾,而且此前我国已进行过多年、多轮的改革,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越往后越难,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挑战和困难,各级政府更要迎难而上,着力破解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啃下改革的“硬骨头”。为激发“放管服”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破解更多改革难题,绩效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评估判断,将改革中的难点部分和创新部分给予更高分值权重。可通过建立绩效管理创新评价体系,对各部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重大创新举措及成果的给予评价得分,设置创新程度、效益程度、工作难度、推广程度、创优程度五个指标等打分评价。通过该评价体系激励各部门创新举措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等进行“放管服”改革创新。

四、结束语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放管服”改革既是激发社会活力和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治理思维改革的引航,各级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相忍为国、让利于民,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工匠精神,抓好“放管服”改革实施,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确保改革顺利深入推进。

猜你喜欢

放管服简政放权监管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