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2018-07-14曹慧
曹 慧
(安徽云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60)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需要全员参与、良好的控制环境、控制措施、控制制度和高素质的人员为其提供服务,才能实现控制目标,降低企业运营风险。而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存在误区,有关内部控制工作落实较差,导致内部控制过于形式化,缺乏协调性和全面性。而在市场化经济时期,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较大的竞争压力,只有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促进其发展和转型,否则将会被淘汰,因此,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致力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较差
中小企业与一些大型企业相比,在资金实力、管理机制、技术水平等等方面都相对较差,导致了内部控制基础环境薄弱。虽然对于内部控制工作提高了一定的认识,而实际开展内部控制过程中相关机制仍不够健全,内部控制责任划分不合理、投入较少、相应的制度建设缺乏实效性,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环境建设滞后。大多数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缺乏深度理解,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如一些业务人员,经常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意见,认为企业对业务开支的费用管控过于严格,缺乏对业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产生情绪化问题。除此以外,一些管理者简单地将内部控制定位于财务管理,由财务人员负责内部控制策略的实施,没有真正理解内部控制是属于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行为,并不是单一的某个部门、某一时间、某一环节的控制,而是具有整体性的,导致内部控制执行环境较差,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实际效果[1]。
(二)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需要通过相应的监督机制来提高实际效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建设较为弱化,没有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监督模式,存在监督的漏洞。最明显的体现是在监督过程中,侧重于财务方面的监督,且只是对相关的财务结果进行审查,对于过程监管严重缺失,监督过程不够规范,没有形成相应的标准,影响监督效果。除此以外,其他员工参与程度较低,“旁观者”心态明显,弱化了监督力量。
(三)内部控制活动落实较差
企业所有员工在内部控制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是内部控制的落实者,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但是,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一些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落实理解较为片面,专业水平不足,不具备内部控制的素质,内部控制活动设置不科学,落实较差,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内部控制目标难以实现。除此以外,一些员工认为内部控制增加了审核程序的繁琐性,是在增加工作负担,存在负面情绪,影响工作落实[2]。
(四)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
一些中小企业在风险意识上较为淡薄,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识别体系、风险评价、风险预警等等方面落实较差,且对于风险的分析过于片面,这就导致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多数都是在发生问题之后,才进行相应的补救,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与内部控制的核心观念发生背离。这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没有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全面的风险分析,影响了内部控制效果。比如说财务方面的风险发生,可能来自于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工作态度等,也可能来自于财务制度漏洞,还可能来自于措施不合理等等,在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过程中,不能只立足于一个层面。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建立
(一)结合实际,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中小企业要建立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机制,采取责任制模式,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并明确所有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针对性。与此同时,还要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建立针对性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实效性。笔者建议,这一工作的开展,可以采取PDCA的模式,然后再结合“总-分-总”的模式,这样可以提高实际效果。如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内部控制计划—具体实施—检查其中的不足——改进和完善,由公司制定整体的内部控制计划,各部门制定部门内部控制计划,然后再进行整合分析,消除内部计划的矛盾,形成最终的控制计划。除此以外,要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感,从员工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是为了提升员工的绩效,促进其成长,使其对内部控制深入理解,积极推进[3]。
(二)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注重落实
首先,监督体系建立要体现规范化。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规范内部控制的流程,完善内部控制的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使监督工作开展有据可依。与此同时,还要形成监管的闭环,对于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追责,并基于相应的处理方案,总结经验,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其次,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对于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和相关情况及时披露,并与反馈机制相结合,跟踪解决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评价其效果;其三,实现全员监督,鼓励员工参与监督工作,对一些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
(三)有效开展内控活动,提升人员素质
第一,在控制活动设计方面,要满足实际需求,具有系统性。比如说在财产保全方面的内部控制,要限制仅仅资产,必须经过管理者的授权和审批,要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固定资产盘点等等,建议使用互联网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控制活动有效实施;第二,为了保证控制活动的落实,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聘请专业人士,讲解内部控制方面的方法、要点等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策略。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团队学习模式,并定期开展座谈会和情况汇报,分享经验,总结问题,取长补短;第三,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使全体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优胜劣汰,奖罚分明,形成一种约束和激励[4]。
(四)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企业领导和管理者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制定内部控制计划、目标和方法,分析存在的风险,并建立风险识别、评价和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这一工作的开展,可以结合企业以往的情况、数据和信息,来进行整合分析,识别风险;第二,提高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及时了解内部控制情况,并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使用价值,比如说财务信息、业务信息、成本信息等等,进行关联性分析和全面评价,保证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除此以外,各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加强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的协同性[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需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加强投入,注重内部控制意识的提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注重风险管理,加强监督,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全过程性,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