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2018-07-14王秀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校企教材

王秀娟

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各个领域中所需要处理的数据变得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也增加了很多,所以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虽然现在许多的中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学科,并且大量的招生,使得每年都有无数会计人才流入社会,但是通过对流入社会的会计人才们的观察会发现其实很多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都不够稳固,专业能力不强,不能够很好的胜任他们的工作。因此,需要构建出更加完善的培养体系。

一、现行会计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教材过于生硬,与会计工作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教材与工作岗位需求存在偏差的首要问题便是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对知识的剖析和理解,缺乏吸引力,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很多知识都没有掌握,即使对教材理解和掌握的相对较好,也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了一些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学生依然对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具体会计业务的处理等一片茫然,对于实际工作中的过程、方法没有掌握,导致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时依然是全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教材的使用年限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说,教材在编写一次以后会用很多年,而国家的财税政策却是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作为会计人,最直接的要与财务、税收政策打交道,从事会计核算,更是要按照最新的财税政策进行业务处理,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使用的却依然是几年前编写的教材,增值税的税率还在按17%进行核算,更不要说有关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不动产的处理规定了。由于教材本身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脱节,导致教材内容滞后,学生还没有走出校园,就已经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远远的甩在后面了,更何谈适应会计工作岗位需求呢?

(二)学习过程基本是闭门造车,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由于会计资料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企业顶岗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在校内通过实践课或者实训课的形式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环节的学习。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契合度,要取决于教材、取决于教师,而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生硬的,理论化的,和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很多中职毕业生在学校表现优异,成绩良好,深得老师们的喜爱与赞赏,但是进入社会走上会计工作岗位之后,往往不尽人意,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使得老板很失望,自己也很郁闷。产生这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学生自己的原因,而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职业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实现校企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明白真正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阐述及人才培养的特点讨论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阐述。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的一种合作,这种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企业人才输送的质量,实现双赢的结果。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提高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企业文化的认知和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认知,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职业文化。企业可以选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使他们实实在在的参与到工作中,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跟岗实践和顶岗实践的机会,便于学生了解企业经营业务和具体的会计工作流程,将书本知识与企业实践融会贯通,更好的提高岗位适应力。学生也应该成立相应的组织,更多的与企业进行交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学校、学生、企业分别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享有什么样的权利,以及各自的义务。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与职业学校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也会得到益处。学校可以为合作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指导等提供支持。在培养的过程中,发现的优秀人才,企业可以率先与其签约,获得大量优秀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优点。校企合作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这为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操作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有更深更灵活的理解,可以更好的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参观企业的设备以及工作环境,也有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当初选择学习会计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对这份职业肯定有着喜爱,但是随着一天天的在学校枯燥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那份对这个职业喜爱的感情在慢慢的变淡,甚至有些同学开始厌恶这个职业,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很大。但是去企业参观实践之后,做的正是他们在选择这个行业时想做的事情,这样就会重新点燃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热情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参观一些高端的设备,更易于引起学生们的向往,让他们孜孜不倦的去追求,去学习。除此之外,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会首先考虑该学校的学生,很多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与企业签下了工作合同,也会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到合作企业去工作。即使没能进入合作企业,但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以后应聘工作的时候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三、校企合作对老师的培养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路人,要想学生注重实践,更好的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就需要老师们明白实践的重要性,或者说老师们自己也需要去实践,促使老师对于专业知识也有着更深的了解。虽然说老师在工作之前多多少少都会有过一定的实习经历,但是毕竟只是实习了很短的时间,没有大量的工作经验,况且教学了很多年,与企业的会计核算、与具体的经济业务脱节,曾经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早就已经忘记,有的老师知识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国家财税政策的变化,现在对于会计的工作情况可能很多都不是非常的了解。学校应该与企业进行协商,让企业为老师提供兼职的机会,让老师可以在空余时间里去企业兼职,提高自己。要知道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在传授知识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技艺和水平,老师在实践中领悟到的会计工作技巧、学习到的经验更容易被老师发现精粹,归纳总结,组织成恰当的语言教给学生。

四、邀请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学校授课并邀请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学生质量考核标准

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企业中一些工作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这些工作人员都有着大量的工作经验,对于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了如指掌,对于会计业务案例也能够信手拈来。由于见过太多刚入职的新人所犯的错误,他们在讲授的时候非常明白学生刚入职时容易犯哪些错误,于是便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的讲解,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入职后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学生质量考核标准。与专任教师相比,企业人员更加清楚企业的工作岗位职责,明晰工作岗位需求,更加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共同制定学生质量考核标准时,会更多的将实际工作的需求融入考核标准中而不像学校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来进行排名,这样的学生质量考核标准和人才评价机制,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加明确学生质量,也促使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

结束语

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无数会计人才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正是反映了现在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着问题,校企合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极佳手段。相信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进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一定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校企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