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水产业经济发展新途径

2018-07-14

科技视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水产业水产品商业模式

吴 平

(四川省宣汉县水产局,四川 达州 636150)

0 引言

中国的水行业历史悠久, 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再加上我国高度关注水产业的发展, 各方面都在成熟。 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资源减少,水污染和疾病爆发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严重影响了产品出口,限制了企业的收入,水产业尚未摆脱依赖大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产规模扩大的粗放管理模式[1]。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变水产业的经济发展, 实现水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者们对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一些研究, 但系统性研究却很少, 特别是将来自互联网的新兴事物结合起来的研究更少。 “互联网+水产业”近来也被业内许多专家认定为水产业转变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当前新兴技术, 深入分析了水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旨在为中国水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传统水产业的现状

1.1 生产面临困境

因此,虽然中国已经是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但近年来, 适合发展的水资源越来越少, 各地环保执法自然就变得越来越严,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大水面养殖, 迫使水产养殖只能向陆基发展, 养殖环境也在恶化,导致损失病害连年走高。 因此,作为水产养殖重要因素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购置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又遭遇了市场价格的天花板,天花板的产生源于质量安全的不可控。 传统的水产品流通从终端养殖到消费者餐桌, 没有完整的监督体系, 使得消费者无法对产品进行可追溯, 加大了消费者对养殖产品安全性的顾虑, 市场价格遭遇天花板, 只要稍微经营不好就会亏损,生产面临极大困境。

1.2 流通信息不对称

从国内水产业的数据来看, 每年有近3 万亿元的市场规模[2],即使有如此庞大的市场,在国内却没有一个完整的规模化产业链条来进行科学高效的运作。 水产上游中中小户型是行业的主要经营者, 受地域和技术因素的多重影响,难以整合;与此同时,中流批发商和供应商垄断渠道,价格控制非常强,本地化意识强,难以同时撼动;最后,下游零售商控制终端,销售受到该地区的限制[3]。 这一系列现状的结果是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信息不对称, 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企业之间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

1.3 服务模式缺乏创新

水产业具有小型化、分散化、区域化等特点,这些差异性与独特性造成了传统水产业服务类商业模式不健全、缺乏创新等问题[4]。 高晓玲(2013)[5]表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商业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商业模式考虑了公司的核心利润, 主要是由东方国际水产中心等主要股东领导的多公司参与式租赁管理模式;第二种商业模式从目标客户的需求出发, 整合了总部经济的分类和整合,如广州黄沙水产品交易市场;第三种商业模式从商业实体的利益集中寻求利益。 可以看出, 传统水产业的商业模式逻辑是线性的, 它通常基于价值链搜索, 从水产饲料的生产, 水产品的种植到水产品的销售,不断寻求利润点,由此建立商业模式。过于线性的发展抑制了水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没有新的增长点,也难以寻求新的突破点。

2 基于“互联网+”的水产业转型

随着中国农村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的创新和转型不断发展,水产业也不例外[6]。 21 世纪是农业4.0 时代,互联网推进农业4.0 发展的优势明显, 它可以加速水产等农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并将用户,智能农业,互联网金融, 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和电子商务联系起来。 优化了传统水产业的发展方式。 同时, 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流程再造能力, 从水产业的生产, 流通和服务三个领域推进传统水产网络和技术改造。 让水产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7]。

2.1 生产智能化

生产智能化需要全面推行智能化养殖模式, 完善智能养殖基地, 利用手机远程操作与监控养殖场的设备,包括智能监控、远程管理、可追溯安全体系与科学决策、 高效便捷的信息平台等, 其中最关键的是生产信息的汇集与交互[8]。利用互联网手段记录信息,通过在线探测设备, 连续自动监测常规水质指标, 实现准确饲养和智能控制, 有效解决水产养殖业低效, 环境恶化的困境。 这种方法可以缩短信息化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让互联网自然地融入传统的水产养殖业, 使农民能够像打电话一样轻松操作, 远程管理和监控生产条件。 因此,互联网有利于实现智能化生产,在互联网和水产品网络设备紧密结合后, 实现可靠传输, 综合传感, 先进处理和智能控制等优势, 实现水产养殖控制,实现智能化生产。

2.2 流通信息透明化

为了实现信息的透明化,有必要增加连通性,打造连接,连接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所有环节,并打开水产业链的所有信息。 消除供应商,生产商,运输渠道和市场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形成产业链的闭环,通过集中管理和控制,数据共享,协同流程,洞察资本成本,实现管理模式创新[9]。也就是搭建足够大的平台, 聚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 让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平台获取行业动态、价格行情、交流经验、享受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全方位的服。 同时,水产品流通商也可通过平台实现水产品成品买卖, 实现水产品流通扁平化、 交易公平化、 信息透明化, 建立速度最快, 距离最短, 环节最少, 成本最低的水产品分销网络,解决了买卖难的问题。

2.3 服务模式创新化

创新水产业的商业模式可以考虑两个方面: 一方面, 将传统的线性交易逻辑转化为网络逻辑(Zhu&Iansiti,2012)[10]; 另 一 方 面, 考 虑 与 水 产 品 直 接 相 关的工业实体和外部因素 (如水产养殖农民, 水产品加工等)或间接相关的(旅游,金融业等)。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下产业边界,进行跨界创新,实现价值共创。 社区可以通过社区运营模式建立连接用户, 将农民, 分销商,供应商,潜在客户和员工带到平台[11]。大量用户数据可以在水产养殖业中产生大数据, 并且有望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除此以外, 大量的产业利益相关者通过交流和碰撞, 便会产生新的需求, 新的需求反馈到平台又会进一步带动新的商业模式产生。 这种逻辑就是网络逻辑, 在水产业里建立一张网, 激活网络中的每个节点, 各个点之间的交互会涌现出新的价值并固化下来,如图1。

3 结论

水产业面临紧迫的转型升级压力, 同时也面临着机遇,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水产行业的冲击, 已经日趋明显,特别是对水产业重要环节的冲击,包括生产、流通和服务三个领域。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双重推动下, 所有水产企业都能够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生产智能化、 流通信息透明化、 服务模式创新化,整合行业资源,创新自己的业务模式,实现网络化, 精细化, 智能化和便利化。 水产业互联网刚刚触网,大多环节都还未成熟,但是,在未来,水产人的渔网一定能和互联网交织成一张健康、 绿色、 高效的致富之网,不断创造出更多的潜在价值。

猜你喜欢

水产业水产品商业模式
2023,水产业钱兔似锦
停产!断粮!原料暴涨!节后限电令再升级,水产业遭受暴击……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