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说课程设计

2018-12-28

科技视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聂 敏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1.1 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我校为例, 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具有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具备药品调剂、药品应用及指导、 药品经营管理及药品生产和检验等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医院、医药公司、药品检测机构及社会药房胜任药品调剂、 药品应用及指导、 药品经营与管理及药品生产和检验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药学人才。

1.2 课程定位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由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两部分组成, 主要研究病原生物 (病原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 的致病性与免疫学性、 实验室检查方法和防治方法以及免疫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药学导论、解剖、生理、药用化学等,后续课程有药理、药剂、临床药物治疗及药品经营服务与管理等。

1.3 课程目标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除了药学专业, 我校的护理等其他专业也开设了此课程。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 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突出课程与专业的衔接, 使讲授的内容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此, 我们结合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药学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结合药学专业同学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以及相关职业资格的考试大纲等, 制定了药学专业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1.4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考试课程。 该课程包含了理论教学内容也有实训教学内容, 该课程开设于二年级下学期,共54 学时。 规定该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4.1 知识目标

说出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特异性防治原则; 说出免疫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 说出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1.4.2 技能目标

能正确进行培养基配制、细菌分布检查、紫外线杀菌试验、 药敏试验操作并分析结果; 能熟练使用常见灭菌设备, 进行无菌操作; 能正确利用显微镜油镜初步辨认常见病原生物学的形态特征; 能将本课程相关知识、技能应用于合理用药及药物研发、生产、存储等实际工作中。

1.4.3 情感目标

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和良好的无菌操作意识;养成主动查询资料、 阅读专业书籍的习惯; 培养高尚的医德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1]、严格的纪律观念、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2 课程内容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取舍主要基于职业岗位需要、 后续课程需要和职业资格考试大纲需要进行。 比如制剂生产岗位需要掌握细菌分布检查操作和灭菌器械操作;比如后续课程药剂学里的灭菌制剂、 无菌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等的学习和临床药物治疗学里的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等知识都需要本课程做铺垫; 执业药师 (士) 考试大纲里细菌的结构、消毒、灭菌、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等内容几乎每年都是熟练掌握的内容。 为此, 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该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微生物学基础(讲解微生物概述、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分布与控制、细菌的生理与代谢、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病原生物学(讲解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及防治方法)、微生物与药学(讲解微生物制药、药物体外抗菌试验、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和免疫与药学(免疫学概述、免疫系统、抗原、免疫应答、免疫学应用等知识),进行模块化的教学。各模块的教学学时分配见表1。实训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2]。本课程安排实训项目7 个, 分别是油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结构观察、 细菌分布检查与细菌生长现象观察、 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无菌操作技术与细菌接种、 常见病原生物学观察、 药物敏感性实验和豚鼠的过敏反应,每个项目为2 学时,共14 学时。

表1 五大教学模块理论与实训学时分配

3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3.1 设计理念

本着“注重素养、能力衔接、学做一体”的理念,在教学中将职业素养、 学习态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为岗位能力服务、为后续课程服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践行“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

3.2 学情分析

高职药学专业的学生, 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 对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兴趣, 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信息的搜集能力、移动设备的使用能力较好、动手能力强,对实践性课堂较感兴趣。

3.3 教法学法

该课程教学内容庞杂,主要从教材开发、多媒体教学[3]、开设选修课程等途径进行突破。病原生物学的结构以及免疫学学知识抽象, 我们主要通过视频、 动画和类比演示来进行阐述。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解免疫学学知识时采用PBL教学法; 讲解超敏反应时采取案例教学法; 讲解培养基配制、细菌的分布检查、常见灭菌设备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认真听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自主探究、情景模拟等参与课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4 教学资源

本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教材资源、实训资源、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 其中多媒体教学资源有精美课件、生动的动画、视频、微课等,实训资源主要包括显微互动教室、多媒体教室、微生物实验室、标本陈列室、校企合作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

4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师生可以充分互动; 以职业岗位内容为切入;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授课内容合理安排;有多种视频和微课资源, 教学资源丰富。 本课程也有些不足: 比如免疫学学教学效果仍然欠佳, 以后应加大动画制作、微课开发、信息化教学的力度[4];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欠缺,以后应该加强校企合作。

综上,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如何在高校阶段培养出更具有竞争力、 更符合社会需要的药学人才是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高职药学专业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进行分析, 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为药学人才的培养[5]做一点贡献。

猜你喜欢

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现代免疫学》稿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现代免疫学》稿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