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兵力投送回顾与启示

2018-07-14王景涛

科技视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预置动员伊拉克

王景涛 海 军 常 刚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中国 天津 300161)

从伊拉克战争来看, 美军强有力的战略投送能力是其赢取战争胜利主动权的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这更证明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具备快速投送能力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1 美军伊拉克战争战略投送的成功经验

1.1 全球战略需求推动新技术优先用于战略投送领域建设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 着重打造其强大的全球视野的战略投送能力。 美军在《2020 年联合构想》中,其战略投送能力制定的目标是:4 天1 个旅、5 天1 个师、30 天内5 个师投送到世界任何地方[1]。 美军为巩固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持续推进其战略需求, 率先把最前沿、 最可靠地新技术投入战略投送能力建设。 在伊战的准备期间, 为了使参战队伍了解伊拉克作战区域的地形,方便机动与作战,与美军合作的SGI 科技公司,用立体绘图的方式为部队仿真模拟伊拉克各大城市和沙漠地形的科技动画服务, 同时, 美军开发创建的一体化C4ISR 系统, 把各战区之间变成了 “全球运输网”, 实现了各作战力量的快速部署和后勤物资运输的精确支援。

1.2 军民融合一体化的战略投送力量建设体系

据国际航空机构不完全统计, 在美国与军事部门合作的航空航天工业约有80%、 船舶工业约有60%的, 美军强大的军事能力也是得益于此, 在这种雄厚的基础之下, 美军直接用于战略投送、 军事运输的载运工具有:将近700 多架的大中型运输机、近200 艘的大中型海运舰船、1 万多个标准集装箱、 约有1000 多节的运送大重型装备的铁路车辆[2]。 这些数字是美军军民融合发展的产物的表征, 是美军持续促进军方、政府、 大型企业的三者关系的有机融合和协调, 是美军积极推动法规制度标准、 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这些重大的策略不仅仅是快速的促进了军地技术、人才、材料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双向互动,更大大的加快了其战略投送力量体系的生成。

1.3 将战略预置作为应急战略投送的中坚力量

武装冲突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战略预置能快速的保障冲突爆发时, 部队集聚形成战斗力,美军将此作为提升战略投送力量的中坚力量[3]。 美军在海外热点地区部署海上预置船队, 一旦战事爆发就会搭载大量重型武器和物资装备就近前往, 与空运到达的人员和少量特种装备结合, 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在伊拉克战争中, 为将参战部队和重型装备及补给品按要求运抵战区, 美军动用了各种战略海运装备: 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的海外预置船只中的四分之三投入到了伊拉克战争使用 (剩余四分之一的船只依然作为战略预置船);空运方面,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预置运输机,在整个战争中,形成了约20 余条交织的“空中弧线”,24 小时所运物资超过6700 万吨公里,输送人员30 余万[2]。

2 伊拉克战争战略运输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在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优秀做法, 值得我们借鉴。 但我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不能照抄美军的做法,应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2.1 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建立一体化军事交通管理体制

战略投送是多种运输方式的集合,包括装、运、卸等多个环节,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分工。 所以,必须优化现有战略投送的指挥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各方关系、明确职能;建立可以统一指挥陆、海、空战略投送力量和动员的地方运力的战略投送指挥管理机构, 其应有决策权利、统一调配运输运力的权力。

2.2 依托国家交通规划和战略,构建军地一体战略投送基础建设

各战略通道、主干线路应结合国家交通战略规划、本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特别是现阶段要围绕“三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展开建设,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运输走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通道的建设。 在制定规划时应统筹考虑各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长,遵循以下原则:西北地区要提高交通线路网的密度,东南沿海地区要优化路网的构成, 中部地区要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能力,使各战区交通线形成贯通南北东西的交通网。

2.3 完善战略投送力动员机制,健全国防交通法规规章体系

近些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为战时和平时的战略投送力量动员提供了丰厚的潜在资源,这些潜在运力是战时的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资源。 要完善交通动员的法规制度, 注重利用利益杠杆的作用提升企业运输公司参与动员准备的积极性, 变过去被动的服从为主动参与, 为建立军民兼容, 平战结合的交通动员保障体系开拓新思路。 完善《国防交通法》相关细则,健全交通动员法规体系。 《国防交通法》虽对市场导向的利益方式、 配套约束制度等规范进行了说明, 但在一些细则上规定还不够清楚, 相关部门应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相关细则。

2.4 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加快战略投送信息化的进程

依托信息系统,提高决策系统的辅助能力。要借用新信息技术, 不断更新完善国防交通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数据的统计, 建立相关联、 多方面的数据信息融合数据库, 实现信息的采集、 查询、 储存等功能一体化。 加快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保障系统建设与应用。 应充分发挥现代物联网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借用GPS、北斗卫星的双融合技术系统、以及车载终端的处理技术, 对物资装备在库和运输途中情况实施全程实时追踪和可视化监控, 实时快速的将物资装备储备状况、 车辆运输途中的具体信息传递至信息收集库,供业务部门分析决策。

3 结语

未来能否在战争或冲突爆发前夕占据优先态势,这对我军远程投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优秀经验做法, 从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加强设施设备以及创新后勤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我军未来建设战略投送力量的对策建议。

猜你喜欢

预置动员伊拉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基于排队论的水下预置反舰导弹部署优化
用友U8软件预置会计科目的维护
国防动员歌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混料设计在6061铝合金激光焊预置Al-Si-Ni粉末中的应用
预置缝线减张缝合法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效果观察
国防动员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