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讨
2018-07-14商洪涛
商洪涛
(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 上海 200090)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覆盖的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十分广泛, 涉及的化学类专业主要是水处理工程、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等专业。 由于课程设置等原因, 目前化学类本科毕业生入职上岗前通常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岗位培训, 由此给企业造成很多经济和生产上的困扰。 根据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办学层次, 我校确立了培养应用型电力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 这个目标对基础化学实验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化学实验是所有化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课程体系已逐渐稳定。 但是, 随着当前各个行业的发展, 不同的行业对课程的学习要求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往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等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不合理
我校四大化学基础实验长期归属四大教学学科,各个学科之间独立性较强。 一方面, 由于是附属于各个学科教研室, 造成大家普遍对实验课不是十分重视, 各门实验课课程内容安排比较随意, 课时也普遍偏少。 另外一个方面,由于相对独立,各个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交流较少, 这就造成了有些实验内容的重复,各门实验课之间条理不清楚等问题。
1.2 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由于实验学时过少等原因, 各门实验课特别是无机化学实验,验证性实验安排过多,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安排过少。 这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方法单一
实验教学还是老师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的的简单过程。 完成实验内容只是理论知识的简单重复。 这导致学生对实验课提不起兴趣, 当然也难以在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大的提高。
1.4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由于附属各个理论教学课程, 实验课程只占总成绩很少一部分,对学生的评价简单,区分度很低。 一方面老师难以准确确定学生的学习态度、 实验水平等,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实验无压力, 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总之, 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 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 根据学校确定的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 近几年,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2.1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几年前,我们就对基础化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将四大化学基础实验从各个教研室独立出来,成立了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可以对基础化学实验及实验指导教师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四大实验的课程进度几内容进行统一审核,对各个化学都可能涉及到的实验进行了统一处理,对实验课程的综合性、创新性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既避免了课程的简单重复,又可以使课程难度、宽度逐渐提高。
2.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分为验证类型、综合类型、设计类型等各层次。 以往的实验都是验证类型实验过多, 实验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适当的增加了综合类型与设计类型的课程内容。 例如: 增加了桔皮中果胶的提取实验, 可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水解、萃取、过滤等相关实验内容,并激发其参与兴趣,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 适应现代化企业自动化分析的趋势, 我们添加了大型仪器分析的内容, 指导学生使用质谱分析仪、 气相色谱仪等对合成的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提升了学生知识面。 在此期间, 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样品制备环节、测试环节、数据分析与处理环节中,提升了其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在各大化学实验中适当的添加了部分和企业生产相关的内容。 如在分析实验中加入了电化学分析仪对金属的腐蚀速度分析的内容,这是电厂管线金属腐蚀测试的重要测试项目。 一方面学生学会了电化学分析仪的使用, 另外通过实验, 了解了一些实际的生产过程。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今后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3 创新教学方法
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融入了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1]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2]。 在涉及设计型等实验内容的时候,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 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方案、 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法、检测手段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实验题目可以学生自己拟定, 也可以和老师一起制定或者老师指定。 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能够弥补学生欠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今后学生的就业和参加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4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根据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课程评价体系, 目的一方面是要准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另一方面是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组成,平时成绩占60%,操作和理论考试各占20%。 平时成绩由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组成,分数各占10%20%30%。平时成绩为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平时的实验操作,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当的提高考试分数占比,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 结语
通过对基础实验化学课程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从教学内容到评价方法的有效的教学体系, 达到了教学目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的一致。 课程改革对于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培养电力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