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07-14

科技视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铁道国际化一带

王 雪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陕西 渭南 714099)

0 引言

2013 年,国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将二者简称为“一带一路”,其核心倡议是促进亚非拉各国在投资贸易、 基础设施、人文交流、 经济发展等各方面互相合作的伟大经济愿景,推动我国和沿线各国的发展。2015 年,又明确指出我国还要在学术往来、 文化交流以及人文交流方面与沿线国家进行合作和往来, 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培养现代产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 即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顺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做出调整和补充,不仅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 而且也要满足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发展。 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铁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运营人才, 更应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

1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能适应铁路运输企业,在铁路行车、货物货运、铁路客运岗位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由此来看, 目前的培养目标只是狭隘地针对国内铁路及地方企业,没有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人才需求做出相应的补充与调整, 缺乏对于培养具有国际思维、适应国际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 此外, 原本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中也没有响应国家互联网+对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战略。

1.2 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水平不高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现有18 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任14 名,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30 岁,其中高级职称2 人,中级职称4 人,兼职教师4 人,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为23%, 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仅占7%, 师资力量存在着年龄梯度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低,教师出国机会少,英语水平整体不高,不能用英文直接进行专业授课等问题。

1.3 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资源库短缺

目前,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由公共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两大块构成, 其中, 在公共学习领域只有在大一开设英语课程学习, 没有其他小语种的学习; 在专业学习领域全部开设专业相关课程, 没有开设能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课程, 课程设置欠缺多元性和科学性, 此外还存在着课程网络资源库短缺的现象。

1.4 实践性教学与企业实际脱节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考虑到安全等因素, 实践性教学多为校内实训室展开,学生只有在大三顶岗实习时才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 学生在校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少, 导致培养的学生和企业单位期待的人才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入职之后,企业不得不重新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2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确立国际化和地方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的双重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培养适应地方企业的人才, 而且要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 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 学院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新内容, 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语言优势,具备国际视野, 能在交通运输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技能人才,更好的服务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铁路走出去战略。

2.2 组建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队伍的强大,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 为此, 学院通过加强在校教师的培训和招聘企业高工两种方式不断合理化教师队伍。 学院组织外教对所有可能参与到 “一带一路” 建设的老师利用假期和周末开展为期15 周左右的外语培训,并聘请德国知名教育专家进校园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培训, 送部分骨干教师赴肯尼亚对蒙内铁路运营进行不定期培训, 使得本专业教师队伍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得以大大提升。

2.3 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搭建特色资源库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理论性、应用型及综合性的人才, 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时不仅以地方社会需要为依据, 而且课程体系设置中要集中体现科学性和多元性,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特色,设置能反映地方特有的区域文化、 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特色的课程,供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选择和学习。 为此,笔者所在院校在公共课程领域增加了小语种的学习,在专业课程选修领域加开了西方社会与文化等课程,并且成功申报省级教学资源库一举成功。

2.4 深入校企及国际合作

为了更好适应“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战略对于学校和企业“零距离”人才的需求,学院加加深并拓展了和企业合作的力度。 除了积极筹建和升级校内实训室,并积极与西安铁路局、兰州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广铁集团等多家铁路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根据企业生产安排, 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认识实习、 跟岗实习及顶岗实习活动。 2018 年10 月10 日, 为进一步强化高职教育国际合作, 陕铁院成立了肯尼亚铁路培训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建立陕西省首家“鲁班工坊”合作模式,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3 结语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我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 为顺应国家经济形势, 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铁路运营人才,我们应结合地方特色,争取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水平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变革, 为国家 “一带一路”做出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铁道国际化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铁道小卫士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