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在高职体育的田径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2018-07-14黄中日
黄中日
(百色职业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课程设置中,田径教学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田径教学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从田径运动中得到乐趣,还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高职院校要努力提升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认识到田径教学的好处,努力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意识,从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
1 目前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发展现状
新的一轮高校课程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中,田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主要改革方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课时。以往田径教学只是高职院校一二年级的必修课,现在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田径教学将贯穿高职学生的求学生涯。(2)高职院校田径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了提升。目前在高职院校,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田径教师是田径教学的主力。(3)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内容发生了改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除了开展基本的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等项目外,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还加大了对舞蹈、武术等项目的教学力度,这些都将成为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常见内容。
1.2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面对当前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趋势,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已成为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艰巨任务,但是这个任务的完成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方面进行努力,还需要高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配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2大压力,加之现在学生普遍喜欢“宅”,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造成绝大多数学生对田径教学缺乏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
1.3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成效,首先应重点改善学生对田径教学的态度。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田径教学时,应改善教师田径教学内容和模式、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田径教学中积极采用情感教学法等举措。由此看来,为了满足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目标,实施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是最佳办法。原因有两点:(1)学生在拓展训练中不知不觉地使身体得到了锻炼。(2)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也不需要过多的田径器材,可行性比较强。
2 拓展训练与高职学校田径教学的关系
2.1 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模式最早来源于对团队精神的训练和培养,经常被用于企业团队建设中。拓展训练在企业团队训练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增强企业员工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提升企业团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拓展训练目前仅仅局限于在企业员工入职训练中开展。拓展训练模式就是将员工带入特定的自然环境或挑战环境,让员工组建团队后进行相应的挑战,通过挑战来磨炼员工的意志,增强员工的心理素质,提升员工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是目前拓展训练应用的主要方式。拓展训练模式在实施起来有很强的便利性,目前来看只需1~2名比较有专业性的指导员和一定数量参与体验的学员,就可以使拓展训练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组织起来,训练的结果是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2.2 拓展训练的作用
拓展训练大多需要配套的体力训练内容,除了提升学员的身体素质以外,将有效地改善学员的心理素质。有关专家对拓展训练模式做了研究,认为拓展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学员的软实力,可以弥补学员软实力中的短板,尤其是对合作精神、信任精神和奉献精神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此外,拓展训练还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依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设置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可以完全收获不同的心理感受,更加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这也是凸显拓展训练的魅力之处。
2.3 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使命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人才不仅需要在职业技能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还需要具备社会人应有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在培养和发展个人的心理能力方面拓展训练模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积极将拓展训练模式引入高职院校体育田径教学中来,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田径教学水平,而且由于拓展训练模式的多样性,学生将能在拓展训练中体会到更多的体育课程田径运动的乐趣,有效提升了高职院校体院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此外,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能有效实现教学功能的更新升级,促进学生体育课程田径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终身体育田径”的理念,促进学生体育课程田径运动意识的建立。
3 拓展训练在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3.1 通过拓展训练改善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形式
众所周知,拓展训练的模式是将学员根据其特点分成几组,分别对抗。设计出每组的标志物作为小组成员意识形态建立的基础。通过拓展训练内容的开展,展示每组学员在训练中的特色,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和互相合作,实现小组学员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拓展训练之后再对活动过程加以总结和分享,最后达到增强学员心理素质的目的。在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使用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将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改变传统的“一个老师、一班学生”的教学模式。一个班级将会分成若干个小组,将小组固定下来,每节田径教学课都进行拓展训练,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到加强,学生就会互相督促参加田径教学,使得同小组、同班级的学生产生更强的凝聚力。但是,拓展训练的开展需要专业性的指导教师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将田径教学任务以模块化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参照企业人员训练模式,积极践行校企合作的人员训练模式。例如,将体育田径专业中护理教学内容应用于拓展训练中,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案例性体验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医学教学中的有关方法,如PBL教学方法创设模拟情景,然后将学生导入教学情境中,使学生进行实际体验。如果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疑问,可以有效地进行分组讨论,学生总结和分享自己在体验案例过程中的感受和问题,实现对教学任务的深入理解。同时使教师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步展示出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将会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变为“情境导入”“案例教学”等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3.2 通过拓展训练提高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质量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成效一般由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学生田径运动意识的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等多个因素组成,单一方面的提升并不能代表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成果的提升。根据实践经验,在采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后,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例如,教师在组织同舟同济游戏的拓展训练过程中,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发放9块地毯,让队员站在地毯上,然后让另一队减少地毯,最后看哪一队在地毯上待的时间最久,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游戏,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协作性,还能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灵活处理遇到的问题。又如,在报数游戏中,教师安排学生面朝圈外、背朝圈内围成一圈,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报数,不允许出现重复报数的情况,可以设置一定的难度,不让相邻的人报相邻的数,每个学生至少要报3次数。这个游戏的开展,使学生的反应能力得到了训练,而游戏的趣味性又改变了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固有感受,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监督学生开展田径运动,而是作为乐趣的提供者出现,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4 在高职学校体育课程田径教学实施拓展训练应坚持的原则
4.1 以学生需要为拓展训练开展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为现代教育最流行和最认可的教学理念,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平等教学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所以在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践行。教师在推进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拓展训练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要过于追求学生是否完成了训练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深度体验。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及时对学生的田径运动意识的提升给予肯定和鼓励。
4.2 拓展训练应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在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推进拓展训练模式,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应与田径教学目标与任务紧密结合,要结合学校田径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田径场地和设施。教师在拓展训练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创新模式,灵活使用每个学校有效的田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对田径教师进行培训,对田径器材进行创新性使用等,不能依靠拓展训练的要求和模式对田径教学设施进行改造,所以教师应积极发挥创新教学的主动性,使拓展训练在田径教学中更好地推广开来。
5 结 语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身心健康。随着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改革,田径教学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前进,但还存在着学生对田径教学参与性不强、田径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拓展训练是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教师应在田径教学中积极使用拓展训练模式,使田径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提升教学效果,但同时也要注意从学校、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改进,使拓展训练能够在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