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中国的上海电影院

2018-07-14王小梅

民主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戏院上海

□王小梅

20世纪初期的虹口大戏院

1946年9月17日,向上海市社会局递交的关于租虹口大戏院主营地方戏的申请登记表。(此档案现存于上海市档案馆)

电影传入我国,可追溯至19世纪末的上海。19世纪末,由于各国商人的频繁来华,电影也随之传入我国。1896年8月11日上海滩出现过一件新鲜事: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电影,当时人称“西洋影戏”。这个新鲜玩意儿的出现,立即成为轰动全市的新闻,吸引了不少观众。此后,徐园经常放映电影,多为法国影片。

1897年7月,上海的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等处也开始放映由美国商人雍松带来的影片。内容有《俄国皇帝游历法京巴黎府》《骑马大道》《罗依弗拉地方长蛇跳舞》《印度人执棍跳舞》《西方野番刑人》《以拳术赌输赢》等。天华茶园还在《申报》上刊登广告:“此戏使用机器转动,灵活如生,且戏目繁多,使观者如入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势。”许多市民感到新奇,争相先睹为快。这以后,许多外国的“冒险家”,见放映影片有大利可图,便都纷纷接踵而来。不过这些外国商人的影片放映,最初大都没有固定的场所。一些茶楼、酒店、饭馆、戏园、游乐场、溜冰场,便成了他们放映影片的地方。1899年,西班牙商人加伦白克来到上海,先后在四马路升平茶楼、乍浦路跑冰场以及湖北路金谷香番菜馆放映电影营利。1903年,加伦白克回国前将陈旧的影片和残破的放映机转让给他的朋友雷玛斯。雷玛斯开始仍在虹口乍浦路溜冰场内放映,经过周密筹划,他将放映场所选择在福州路的青莲阁楼下。青莲阁是当时全市闻名的茶楼,二楼是茶座,楼下是集游艺、杂耍、唱曲和摊贩于一堂的小型游乐场。雷玛斯在青莲阁楼下租赁了一间小房间作放映室,又雇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门口拿着喇叭、铜鼓大吹大擂,以此招徕生意。果然观众云集,雷玛斯因此而财源大开,赚了大钱。1908年,他在海宁路乍浦路口用铅皮搭建了一座只有250多个座位的简陋影戏院,这便是我国也是上海的第一家电影院,定名为“虹口大戏院”。其原址,现在是上海市虹口区文化馆。到了1910年,又有一个叫郝思倍的葡萄牙人在北四川路开设了爱普庐影戏院。后来,雷玛斯又在海宁路、北四川路修建了另一座设备较完善的维多利亚新戏院。随着国外影片在上海的倾销,雷玛斯发了横财,他又先后兴建了恩派亚(今嵩山)、卡德、万国、夏令配克(今新华)等电影院,成为势力雄厚的电影商人而招摇于十里洋场。1926年他卖掉大部分电影院回国时,已是腰缠万贯的富商了。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兴起,许多外国电影投机商人纷纷来上海经营电影事业。一些南北财团、地方势力、流氓大亨、洋场阔少见开影戏院有利可图,也蜂拥而上,更造成了电影业的大繁荣。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短短时间里,上海电影院连带兼营放映影片的剧场有近百家,许多设备先进、建筑豪华的一流电影院都出现于这一时期。1933年,大光明电影院的落成将之推到顶峰。宽敞的售票厅、富丽堂皇的休息厅、浅绿色的盥洗室,以及多达2000个舒适的沙发座位,都显示出当时最现代化的气派,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电影院”。当时的上海电影院,按建筑设备和放映轮次,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头轮有光陆大戏院(又名曙光剧场)、大光明大戏院、大上海大戏院(今大上海电影院)、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卡尔登大戏院(今长江剧场)等,设备考究,座椅舒服,冬有暖气,夏放冷气。大光明、卡尔登等楼上设有包厢,大光明还备有“译意风”,看电影戴上耳机可以听到英语中译,开我国翻译西片之先河。头轮电影院的票价为小洋6角(当时银币1元合小洋12角)。只有光陆一家,一直维持最高票价1元。二三轮有北京大戏院(位于今上海市贵州路)、兰心剧院(今上海艺术剧场)、巴黎大戏院(位于今淮海中路)、恩派亚大戏院(位于今淮海中路)、黄金大戏院(今大众剧场)等。这些电影院大部分放映外国原版旧片,另打汉语幻灯说明,只有中央大戏院(前身为“申江大戏院”)一家是专映国产片的。二三轮电影院的票价为4角或2角至3角不等,个别电影院的票子有实行买一送一的。四轮电影院有的买一张票进去可反复看而不再收费。当时电影院的场次和今天差不多,不过,每场有十分钟的幕间休息。一般上午都不放映电影,少数电影院星期日上午有早场,逢圣诞节和新年、春节,另加半夜场。电影院一般是不设小卖部的,只有在休息时间由电影院童工携筐在场内兜售糖果点心等食品。这些电影院中,只有爱普庐等少数几家放映连场,一张票可连看数场,进出不受限制。说到电影院的秩序,头二轮较好,三轮大都很糟,嗑瓜子声、谈笑声,甚至吹口哨声,常不绝于耳。20世纪20年代前期放映的电影大都是黑白默片,头二轮电影院请有乐队伴奏。有声片风行之后,几乎每部影片都有插曲,并在电影院当场出售精印的曲谱,每份售价小洋2角,一般简单的中英文剧情说明任人索取,不另收费。

在旧中国,上海的所有电影院放映的影片,绝大多数是美国好莱坞出品,西方文化通过电影院大量渗透进来。除极少数文艺片外,很多都是色情荒诞片,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当时半殖民地的上海更加殖民地化。1929年由美国喜剧明星罗克主演的美国电影《不怕死》(又名《上海快车》)在大光明上映。这部辱华影片一上映便激起广大观众的强烈愤慨,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复旦大学教授洪深闻讯前来观看,影片中的辱华镜头把他彻底激怒了。他义愤填膺,走上舞台,慷慨激昂呼唤在座的观众抵制这部影片,一时观众大哗,群情激昂,电影放映不下去了。电影院的洋经理眼见停映,马上纠集打手,要把洪深拉下台来。洪深的士林布长衫被扯破,眼镜被打落,可是他毫不畏惧,据理力争,洋经理恼羞成怒,暗中串通公共租界工部局捕房和法庭,以破坏租界秩序罪为名,将洪深逮捕。这可把上海市民激怒了。当时一些著名爱国人士宋庆龄、沙千里、史良等也马上出面干预。租界捕房与法庭慑于民众压力,不得不判决原告败诉。这件轰动一时的事大快人心,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猜你喜欢

大戏院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大戏院三月“重生”
70多岁上海大戏院改建
话剧《惊梦》
看戏,也看戏院老建筑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