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IE理念下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内驱力

2018-07-13陈德冕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驱力学困生老师

陈德冕

IE是“启发潜能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的简称,是由美国教育大师威廉柏其(Wliilam W.Purkey)所创立,理论的要旨是深信所有的人都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的;而教育是一种协作的活动,有赖师生彼此合作,以便帮忙学生开启自身的潜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启发潜能教育”项目在美国经历了近20年的研究,强调教育从心开始,一切为了学生,特别注重探寻实现理想目标的实践方式。启发潜能教育可以为营造、维持和提升真正温馨友善的学校提供指导原则。启发潜能教育并非只着重于某一项活动、某一次政策、某一处地方或者某一个流程,而是针对学校的整体文化或精神面貌,目的是为校内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学生,甚至是来访者都提供一个更加令人振奋、满足和充实的经历。

启发潜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透过乐观、信任、尊重、关怀和刻意等理念去彻底改造学校的基本文化,强调主要通过政策(Policy) 、地方(Place)、人物(People) 、计划(Program)及过程(Process)的“海星比喻”同时运作,互相配合,终能成效。理论亦深信要改善教育的质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启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能在愉快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

使用启发潜能教育的理念,能从学生的内在激发其学习内驱力。内驱力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诱因。内驱力一词是R.S.伍德沃思于1918年首先提出来的,以表示激起行为机制的原动力。比起外部的诱因,内驱力更显示出长久和自主。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用。

一、投其所好,针对个性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激发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想说: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什么是兴趣?所谓兴趣,就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很强烈,能够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产生愉快或成功的感觉。这种体验感觉促进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持续性了解、接触和认识。为此我主张,从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入手,刻意营造情景、氛围,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能充分去参与和体会。

1. 每个学困生对语言、文字、图像等的感官认识不一,还有男孩与女孩在学习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创设情景。例如代数计算题上,女孩相对比较有耐心与细心,从而较易获得成功感;而男孩就相对粗心与怕麻烦,经常错漏百出。为此我在出题中常用比较法,让学生去观察题目的特点,并从中激发男孩对题目的挑战欲望,并加以辅导指点,让其体验挑战胜利后的喜悦。

2.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而它的抽象性,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与生活性。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时,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并观察图形,老师进行适当地提问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而生活性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例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生活的衣架、照相机的三脚架、单车架子等。又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利用在操场比赛跑步为背景,让学生理解同向相遇与相向相遇的行程问题。因此,加强直观教学与生活实例,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加强學生的理解与记忆,将数学的文字化转化为图形化。

3. 应加强教学的艺术应用与生活化,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总会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词语增添数学语言的趣味。例如,在讲代数的代入法时,我会称其为“过桥抽版型”;在讲去分母时,为强调每一项均要乘以某一常数,我会叫学生要公平对待每一项,做人不可偏心等。还有就是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性,同一道题,讲法上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学生听不明白或无心继续听讲解的一个原因。

4. 适当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对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和“一帮一”教学,帮扶学困生在课堂上还未能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二、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培养习惯、提高解题能力与技巧

1. 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分层情况,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与帮助,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加难作业量的做法;同时也要抱着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态去处理学困生的问题。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例如我班有个学生B,在计算有理数乘法运算时,我发现他并不会分数的运算。为此我耐心从分数的构造讲起,分母与分子的区别,还有整数其实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只是它的特点是分母为1。当了解了分数的构成后,再进行运算练习,学生B明显能掌握了运算计算。

2. 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思考,一遇到问题最喜欢说“我不懂”,那么直接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所以老师在认知学困生的这一情况后,在解答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逐步让学生养成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学生现成答案,老师可采用类比的方法介绍如何解题,从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老师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 应该用辨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没有养成自我管理及个人责任意识。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帮扶,也要严格管理,鼓励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让其体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且是能完成的,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三、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 老师小测时要有意识地出一些基础性的题目,还有课堂上老师讲授过的题目,一来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能学好这个学科;二来让学困生树立对老师教学的信任,明白到只要认真上课、做练习,课后完成作业,就能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小测后要马上面批和分析学困生的情况,让他们明确自己有哪些知识不足或不理解,讲解完后要及时给他们鼓励,争取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通常小测后,我会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类:60~80分之间的就要鼓励他们加强练习,力争上80分;40~60分要课后集体讲解,然后随堂检查各自改正后的情况;40分以下的就要实行“一帮一”,这样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生的薄弱处。

2. 学困生一般都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数学就是学不好的。所以老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考前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适当、明确、具体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对于满分120分的卷子,我对只有个位数字得分的学生,要求他能提升成绩到30分以上;对于30-40分分段的学困生,我要求他们的目标是60分以上;50分以上的学生目标就是及格。

3. 要注意学困生学习的起伏性。学困生的学习,很多时候会出现起伏现象,如今天很认真听课,明天又开小差,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他们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其中包括有对知识的不理解、个人自控能力差、个人情绪等问题。为此,老师要进行及时了解,而不要放纵或强制性让其去服从。同时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理解。要与家长充分沟通,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能配合学校的教育,共同管理与鼓励孩子。只有尊重学困生的感受,建立宽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信任学困生能才能使学困生能接受老师,接受他所学的科目。毕竟,我们所需要的,是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而非被迫性的学习。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内驱力学困生老师
培养内驱力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