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8-07-13陈进威
陈进威
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一直是教师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教学《我认识您了》一课时,教师呈现“猜猜这是哪位教师”的游戏活动场景,让学生通过描述教师的特征,猜出描述的是哪位教师,说一说这位教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以及自己和这位教师之间的小故事……由此,建构起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在如花的笑嫣中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一下子消除了,距离拉近了,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信心倍增。
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后,才能主动进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美丽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前作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户外活动中的照片分享出来。其次,就是要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经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同感。最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来为学生展示出我国的地域,通过为学生展示出不同地区中的冬季景色,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根据课文的内容,挖掘道德和法治的内涵,体现在教学目标之中。例如教学《校园里的号令》一文,以学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根据“升国旗了”这一栏目,把知道国旗、国微、国歌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作为教学目标。
四、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内在关系,运用作品欣赏、讲故事、资料搜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现场抽查、参观访问、操作或实践性活动等方法,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对社会情境、生活事件进行价值判断,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出科学的答案,提升自身的实践与探索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坚定他们的道德信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拓展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展实践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得情感认知的同时,道德行为也能获得锻炼,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
1. 校园生活的实践。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教学《快乐加油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引导孩子们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们积极融入集体生活中去,设计“写一写,比一比,看谁参加的班级活动多”这一教学环节,朗诵比赛、拔河比赛、接力比赛、体育游戏、打篮球……孩子们体会到集体活动乐趣多、收获大,许许多多的进步都是在一项项的集体活动中完成的。
2. 家庭劳动的实践。虽然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但是培养人才的“第一学校”还是家庭,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第一环节——家庭,也是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延伸体现的一个场所。在设计课外延伸时,尤其要重视家庭生活的实践。教学《我会照顾自己》一课后,要引导少年儿童进行家庭生活体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穿衣、洗脸、整理房间,这些日常小事要学会自己动手;鼓励孩子们学洗一双袜子、擦一次地板、刷一次碗筷,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参与家务劳动,使孩子们体验到了父母的艰辛和劳累,从而养成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父母的好品质。
3. 社会活动的实践。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教师要善于把道德与法治的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规矩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教学《戴上安全小黄帽》一课时,教师提前和交警部门联系,组织学生上街参加“我当小交警”活动,维持交通秩序,体会到交警叔叔的辛苦,懂得了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明白了应从我做起,从小养成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收到了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