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稿源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2018-07-13林江娇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质量问题对策

林江娇

摘 要:我国农业院校蓬勃兴起,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学报的稿件质量始终差强人意。本文从分析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稿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入手,以农业工程专业稿件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例,探讨科技论文撰写的常见误区,提出提高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稿源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院校;学报稿件;质量问题;对策

1. 学术论文质量控制研究基本情况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科技期刊的发表量也突飞猛进,仅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同比增长30%[1]。伴随着专业论文数量的增长,其质量的控制和提升也日益成为学术界不断关注的重点,专业论文在数量激增背景下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学报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张惠以文献引用的视角探讨了学术期刊编辑在稿件加工过程中应引导作者注重引文的逻辑性及对引文的评述,正确处理转引,避免断章取义的引用[2]。针对当前学术论文国际化、评价机制数量化所导致的国内期刊优质稿源荒问题,郭银巧结合《中国农业科学》杂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组织和吸收优秀稿源、缓解和控制期刊学术质量下滑的4種途径[3]。为了能够综合编辑部与审稿者各方的评审意见,陆雅玲将衡量稿件创新性的定量指标重复率引入科技期刊稿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稿件质量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全面地反映稿件的质量[4]。编辑初审是科技期刊编辑部处理来稿的第一个重要环节,王耀等认为,建立初审稿件学术质量的量化评分体系有助于编辑对稿件进行有效的筛选和质量齐同地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从而提高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并就科技期刊编辑对稿件的学术质量初审量化方法与应用做了探讨与分析[5]。科技期刊稿件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科技期刊稿件控制的方法是提高其质量的重要措施,蓝华、于渤分析了学术类科技期刊稿件分布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性以及稿件质量的间接和直接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稿件收录、稿件审核以及编审三个方面研究了学术类科技期刊稿件质量控制方法问题,为提高学术类科技期刊的质量提供了参考[6]。袁华智等分析了现有期刊稿件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以模糊评价法为基础,结合Delphi法和AHP法,建立了稿件质量层次分析模型,以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3个指标为准则层,采用平均加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构建了稿件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7]。以上研究从选题、组稿、初审到评价方法的建立和防止抄袭等角度论述了提高论文质量,保证办刊水平的有效途径。

本文尝试以地方农业院校学报为例,分析稿源质量下降的原因和科技论文撰写存在的常见误区,提出提高稿件质量的对策建议。

2. 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稿源情况分析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稿源纷繁复杂的科技期刊出版市场,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的应对反应措施不一,有的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坚守一亩三分地等稿下“锅”;有的自怨自艾、茫然失措,过分悲观导致本单位的稿源在不断流失;也有积极应变的,能直面困境,积极采取调整栏目、主动约稿、联合组稿等方式不断扩大稿源。

2.1 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的稿源劣势

地方农业院校学报在办刊竞争中存在着稿源不足的先天劣势,其稿源不足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本单位人员投稿内在动力不足

许多地方院校的职称评审条件要求申报者的代表作不能是刊登在本单位杂志上的文章,甚至有不少学院要求申报者的代表作须发表在与所在单位地域遥远的杂志上。这样的政策导致许多院校教师弱化甚至失去向本单位杂志投稿的动力。加之地方农业院校在学科专业、学校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的限制和不足,高质量稿件组稿困难,所以地方农业院校杂志社缺乏强劲的本单位稿源。

(2)学报办刊的观念相对滞后

地方农业院校在应对期刊网络化、审稿电子化方面显得步履蹒跚,其主要劣势是思想观念的严重落后,表现在对期刊采编、出版和发行等环节的数字化技术冲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目前数字出版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纸质出版、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模式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必然性估计不足。地方农业院校的杂志社由于没有业绩考核的压力,缺乏主动适应出版业发展态势走出去组稿的眼光和勇气。

(3)编辑出版专门人才比较缺乏

与各类综合出版集团和出版社、杂志社相对,地方农业院校的编辑出版专门力量明显偏弱,且各杂志社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学报的专业性强,需要大量既懂专业领域知识,又懂编辑出版理论,还精通数字化技术的专门人才。我国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数量本就少,学报人才的流动性不高也直接导致地方农业院校编辑出版人才的缺失。同时,与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综合类、生活类杂志社相比,地方农业院校学报吸引人才方面普遍缺乏竞争力,难以招揽到足够数量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

(4)组稿约稿的手段和力量不足

一般来说,杂志社的稿源多少与期刊的影响因子直接相关。地方农业院校杂志社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不高,除非该校某些学科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否则都要主动约稿才能保证较好的稿源。学报编辑部人员在校内的地位很难与学科带头人比肩,难以利用个人影响力劝说优质稿件留在本校学报发表。因此往往需要借助校内政策、个人关系等途径进行约稿。在针对某些主题进行组稿时,更需要借助学校科研团队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力量尤其单薄。没有高技术手段的支持,没有足够的期刊影响力,光靠校内的行政力量无法约到高质量的稿件。这种组稿、约稿上的困难还容易形成负循环,成为困扰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稿源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2.2 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的稿源优势

尽管地方农业院校由于专业、地域和影响力所限,其学报在办刊过程中存在着稿源不足、稿件质量不高等诸多劣势,但其自身具备的稿源优势也还是存在的。

(1)有本单位的政策支持优势

为保证本校杂志的办刊水平,一般高校会出台政策鼓励本校教师把优质稿件留在校内。尤其在全国影响力不大的地方院校,更需要学校政策的扶持。正是有了本单位政策的支持,地方院校的校办刊物在激烈的稿源争夺大战中才能存活下来。

(2)丰富的学科和作者资源优势

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会凝练出有竞争力的学科专业,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教师。这些重点学科的师资队伍是本校杂志社最可依赖的作者队伍。由于学科类别和地域上的天然优势,本校杂志社与作者的研究领域一般契合度较高。这种本校相关的学科和现存教师队伍的潜在优势可使校内期刊的编辑较为方便快捷地进行稿件处理,及时发出录用通知,稳定本校的稿源。

(3)稳定的体制和平台优势

地方院校的公办属性也有利于其发挥体制内优势。高校一般属于公益二类单位,其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属性比较明显。作为其内部的一个机构,杂志社同样是鲜有考核压力的单位。这种体制内的优势让地方高校的出版在面对生存和发展需求时,更为镇定有序,更考虑办刊的质量和水平,轻易不会为了稿源而牺牲原则。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其办刊的稳定性。加上杂志社所依托的高校还有不少科研教学平台,在校内考核政策的引导下,能为学报提供稳定的稿源。

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学报虽然要面对多媒体融合、出版电子化、稿源抢夺激烈等挑战,但在科学研究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本校学科和科平台建设的依托,既要切实意识到自身在办刊过程中的劣势和不足,也应看清自身具备的天然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学报要维护和巩固现有本校稳定稿源,也应在学报发展规划中找出转型路径和竞争策略,从而保证学报稿源质量。

3. 农业工程专业稿件常见问题

学报论文的作者大部分是理工科专业背景,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是专家和行家,但有些专业人员在撰写论文时存在文字表达和材料组织上的短板。以本文作者2016年负责的一期农业工程类学报专刊的组稿、审稿和编辑过程为例,分析得出地方农业院校学报稿件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1)注重试验数据,忽略结论分析

农业工程类稿件除了研究综述,大部分属于工程或技术类的试验研究。稿件作者基本为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和科研人员,出于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和侧重客观试验结果的天生喜好,大部分论文均以试验数据为主要内容。该期专刊的15篇论文中有10篇为基于试验的设计和研究,占了三分之二。其中,试验研究的数据处理多停留在回归试验的统计分析和数据的响应面处理等传统的统计和优化,未能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因此,论文的结论分析过于单薄,未能就研究内容存在的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对现象后面存地的规律性问题和未知疑惑缺乏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2)注重模型构建,试验验证不足

建模与仿真分析是农业工程装备研究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期稿件主要来自本校科研人员的项目研究成果,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稿件采用了建模分析与优化的方法,如“轮式香蕉运输车的结构设计与试制”“基于RecurDyn的履带式香蕉运输小车的转向运动仿真分析”“香蕉清洗小车的仿真设计与试制”“基于虚拟仿真的免耕播种机关键部件及其参数的优化设计”等。在得出优化结论后普遍对原有装备进行优化设计,并试制新的装备进行验证试验,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研发周期。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發现,这些文章前面部分的内容总体上建模和仿真着墨较多,而优化设计后的验证试验及其结果与原来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则内容偏少,难以反映建模仿真与优化设计对技术装备改进的真实效果。

(3)注重技术创新,忽视应用分析

地方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一般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科研领域和学科建设方向上应更多体现技术推广和示范应用。但是目前高校排名、学科评估、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等指挥棒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更多要求是论文的理论深度和影响因子。这种办学定位和评价体系的错位客观上让教师和科研人员无所适从,表现在稿件内容上的注重理论和技术创新,反而忽视了技术的市场适应性和示范推广价值。这既不是学校的初衷,也让地方院校学报在办刊过程中十分纠结。

(4)注重中文内容,轻视英文摘要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校科研人员的专业外语水平也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加有所提高,但愿意将稿件投到本校学报的作者,其英文水平与英文摘要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部分专业英语过硬的论文作者优先选择投稿到外单位影响因子更高的期刊,导致投到本校学报稿件的英文摘要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更是语句不通,甚至于直接将中文摘要通过翻译软件转成英文后直接粘贴过来。存在这种现象也有论文作者认为英文摘要不重要等原因,这导致稿件后期审稿和加工难度大、修改时间长、被引频次降低等不良后果。

4. 提高地方院校学报稿件质量的对策建议

地方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学报要真正实现稿源无忧还需在学校层面进行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修改优化考核指标体系等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本校教师将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投到本校的学报,并给予资历,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彻底解决稿源不足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1) 处理好学校办学定位与学报发展的关系

二者不相矛盾,要以学校发展定位为依托,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制度手段引导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符合学报发表要求的稿件,支持本校学报的发展。

(2) 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和平台建设优势

学科建设是龙头,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是学校资源的重要投入方向,有责任也最有可能产出一批成果,包括高水平的论文。学校可在其建设方案中加上指导性目标,要求其在建设期内须向本校学报投稿,把学报的稿源数量和质量通过学校的有组织行政行为加以保证。

(3) 着力推进栏目设置和组稿方式变革

学报的栏目设置与稿源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作为地方农业院校,有专业的特点也有科研领域的局限,必然要求学报本身的栏目设置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科研领域作适当调整优化,使尽可能多的本校科研人员的成果能在相应栏目得到发表。同时,可以通过科研团队专刊、学科建设专栏、交叉科学栏目等形式,多途径向科研人员和团队约稿,主动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积极为科研人员的成果发表提供方便。

(4) 加强专业人员写作技能培训

教育工作者与科研工作者往往缺乏专门的中文写作训练,与他们的科研能力相比,研究结果的组织和文字内容的表达是其短板。加上不同杂志社的格式要求亦有不同,中外文杂志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组织方式区别更大。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写作技能培训,使他们能按照学报的要求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凝结成文。

总之,地方农业院校学报要从稿源的来源和组成分析入手,厘清学报在組稿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发挥本校学科和专业建设优势,积极引导本校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向学报投稿,才能在保证稿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刊物质量,不断扩大学报、学校的影响力,最终成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魏玉山.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J].印刷杂志,2016(8):14-18.

[2]张惠.论学术期刊编辑对稿件质量的把关[J].出版科学,2011,19(2):42-45.

[3]郭银巧.科技学术期刊稿件质量控制及其提升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8):166-168.

[4]陆雅玲.科技期刊稿件质量灰色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63-164.

[5]王耀等.科技期刊编辑对稿件的学术质量初审量化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46-149.

[6]蓝华,于渤.基于稿件质量的学术类科技期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617-620.

[7]袁华智等.期刊稿件质量评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16-119.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质量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城市道路窨井圈安装质量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