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之我见
2018-07-13曾万福
曾万福
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感恩教育落实到孩子的行为中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教育、点拨、引导。
一、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感恩
1. 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为了让学生体会老师对他们无私的爱,每学期我都会给学生上一节有关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如某一次上课时我准备了一部配有解说的短片,短片中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这是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发现的情形。这个老师叫杜正香,她的生命定格在48岁,她还是一位代课教师。
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泪流满面。这时,我提出一个话题:“用一段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同学们激情满怀,竞相发言,各抒己见。听了孩子们的肺腑之言,我也被感动了。
2.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不求回报的爱。为了培养小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我每带一个班级,都会定期举行有关感恩父母的班队活动。班队活动是全班师生自主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思想品德教育、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弘扬个性品质、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利用特殊节日,经常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例如给可以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让学生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捶捶背、扫扫地、打一次洗脚水等等。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个体户的孩子,结合实际,每逢节假日时,我都让学生在自家的店铺里帮父母,参与经营活动,体验、感受父母经商的艰辛,学会珍惜生活、懂得感恩父母。
3. 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挺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因此,我们要懂得感恩朋友,回报朋友。我给同学们讲述一个叫克雷斯的人在接受了朋友帮助后,又主动去帮助其他人的故事。其实感恩朋友,也是让爱心不断传递。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同学们听完故事后也被故事主角雷克斯感动了,得到共鸣、受到启发。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感恩行为
1.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生而有之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将感恩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感恩意识。
2. 要让学生明白感恩的内涵
感恩包括哪些内容呢?感恩包含着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的呵护之恩,还有大自然对我们的滋养之恩。 因此,我们应明确教科书中的感恩教材,为学生诠释其感恩内涵。
3. 教育学生积极参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师、朋友以及一切给予我们帮助关怀的人,同学们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感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感恩行为。如写一封感恩信,自制感恩贺卡,开展感恩朗诵活动,以实际行动感恩同学、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生活,进而感恩社会、感恩祖国。通过形式多樣、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会认识到感恩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感恩教育需要长期地、耐心地进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渐渐领悟。感恩教育不能是说教,需要与学校的各个学科、各项活动结合在一起去落实。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