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羊棘球蚴病调查及防治
2018-07-13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口镇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 810300)
这些年来,通过自繁自养、外部引进等养殖方式,门源县养羊规模得到扩大。而一些羊病的出现,影响到养羊产业的效益,威胁到养羊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介绍羊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同时阐述此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1 门源县羊棘球蚴病调查
棘球蚴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包虫囊)所致的疾病。门源县在青海本地是棘球蚴病的主要流行区。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与中间宿主范围很广,但主要在狗(终宿主)与羊(中间宿主)之间循环。绵羊是棘球蚴病最重要的中间宿主,寄生在中间宿主体内的细粒棘球蚴是细粒棘球蚴绦虫生活史的重要阶段,绵羊有高度的易感性。
为更好掌握门源县羊棘球绦虫感染率,调查患病羊的主要来源地,有效落实棘球蚴病综合防控措施。在县畜牧兽医站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县疾控中心都会定期委派专业人员赶赴各个养羊养殖市场,开展羊棘球蚴病检查。羊的养殖屠宰单位及管理人员对棘球蚴病防治工作更是全力支持配合,配合做好每次屠宰的羊只进行登记,进行肝、肺等寄生脏器的细心检查。
在调查中,汇总羊棘球蚴病的流行及发生特点,为接下来综合防病措施的落实,提供技术参考。
1.1 流行病学
多资料证实:多头蚴的终末宿主为犬科类动物,像是:狗、狼、狐狸等等。而羊则是虫体寄生的中间宿主,易感羊群中2岁龄下的幼龄羔羊最易感。通常情况下,终末宿主(犬科类动物)在排泄粪便过程中,可将成熟的多头绦虫孕节片和虫卵随之排出体外。一旦污染周边生长草地,被牧羊采食后有感染吞噬虫卵感染的可能。
当羊群采食被虫卵污染的饲草,在羊群体内虫卵移行到消化道处,卵膜溶解溢出六钩蚴,蚴虫可随着肠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中,并随着血液移行到脑部和脊髓处,在此经2~3个月的时间能发育成多头蚴。而多头蚴为囊泡状,是诱发棘球蚴病的重要诱因。
1.2 临床症状
调查的易感病例中,多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感染病群放牧期间,经常离群。伴发典型的神经症状,向前冲不转弯。或者呈现神经症状,先向右转圈,有时头顶物不动,后向左转圈,行走不稳、精神沉郁、长卧地不起,采食时需放到嘴边或自己采食时颈部依物而立。
调查病例流行初期,以羔羊的急性经过最常见。此病流行初期,六钩蚴能诱发脑部发炎。典型症状:机体发热、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同时,异常兴奋,向前或向后冲,或者,原地回旋。部分精神沉郁,部分长期卧地不起。个别羔羊经3~5d病变变化后,可因急性脑炎而致死。部分感染病例,耐过性经过可慢慢转变为慢性性病例。
急性型:以羔羊的症状最明显,在感染后15d左右出现发热,食欲下降,反应敏感或迟钝,无目的奔走或长时间的沉郁。严重的病例精神高度沉郁或强烈兴奋,有的斜视,颈弯向一侧,流涎磨牙,有的做圆圈运动、前冲或后退,然后发生痉挛;有的兴奋沉郁,离群躺卧,病程5~7d,死亡率低,多数症状逐渐消失,转变为慢性。
慢症型:在慢性病例中,仅有一个或少数囊泡寄生时,囊泡没有长大到在脑组织的四周遭受严重压力之前,常常看不出症状。4~6个时由于囊泡增大,压迫脑和脊髓,出现症状,其症状由多头蚴的寄生部位决定的,寄生在大脑额区,向前直线奔走,碰到障碍物时,将头抵住,呆立不动;其典型症状为“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脑多头蚴病称为“回旋病”。寄生大脑后部枕骨区的,头举高作后退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寄生于小脑时,站立或运动都失去平衡,站立时四肢外展或内收,行走时步伐蹒跚;寄生于脊髓时行走后躯无力,甚至麻痹,呈犬坐姿势,排尿失禁。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出现,严重的经1~2个月死亡。
2 门源县羊棘球蚴病防治
(1)对全县所有家养犬每月用吡喹酮驱虫1次,用量为80~100mg/kg。
(2)有脑包虫的羊头禁止喂狗。
(3)对病羊,用外科手术法摘除脑包虫。简易手术如下:①保定。用一绳将四肢捆拢,使羊卧地,二人固定头部,另1人保定羊体后部。②剪毛消毒。在头骨发软处剪毛,酒精消毒。③切口和止血。作直线切开皮肤1~2cm左右,用纱布压迫止血,然后切破骨膜和穿一小骨孔(如骨已穿孔的就用原孔),要注意擦净血迹。④破脑膜取虫。在骨孔处用刀轻轻切破脑膜,有的病例,虫在表面,破膜即见虫包囊慢慢突出;有的病例虫体不在表面,则需轻扒探找,虫体也会慢慢突出。当虫体出来时,用手或止血钳拉住虫体,把羊头翻转,使创口向下,慢慢拉出虫。如虫体被拉破,就在拉出全部虫包膜的同时,让液体和部分游离的头节流尽。⑤取虫后,缝合皮肤,创部涂上菜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