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8-07-13
(澜沧江源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青海玉树 815399)
绿色发展是实现畜牧业升级转型,环境友好的客观要求,事关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畜牧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动物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凸显,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畜牧生产,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1 发展绿色畜牧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1.1 生产者卫生防疫观念不强
①缺乏安全隔离观念。许多地方政府支持连片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目的是为了形成规模扩大影响,以便于形成畜产品市场。但不合理的规模化连片建设,会严重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当养殖场出现疫病后,在较短时间内会传播整个养殖场,很容易引起疫病,大范围流行。②重视治疗轻视防御。很多饲养户,卫生防疫观念落后,不重视事前动物预防工作,当出现疫病后大量使用多种抗生素药物,收效甚微,严重影响到畜禽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③只重视动物圈舍内卫生。当发现圈舍内存在病死动物时,能够及时将患病动物从圈舍中取出,但不能进行严格隔离,而是随意放置。有的养殖户将患病动物宰杀后直接上市销售,导致病源传播。
1.2 养殖技术落后
养殖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疫病检测方面。有些养殖场几乎不做抗体水平检测。很多小规模养殖户很多小规模养殖户在免疫接种之前,不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如何,什么时间需要进行下次接种等仅仅依靠经验,其造成的结果是免疫失败,导致疫病严重发生。同时,在疫病防治过程中,在不明确病原菌种类的前提下,就随意使用多种抗生素。有些细菌性疾病在不明确细菌种类和耐药性的前提下随意使用抗生素,导致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增加,防治效果低下导致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增加,防治效果底下,成本大大增加。
1.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
首先,牛羊、家禽等主导产业仍然以销售活禽活畜和简单屠宰销售为主,畜牧产品加工还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深加工的畜牧产品较少,附加值不高,没有竞争力较强的知名品牌;其次,受到企业带动能力限制,一部分大型屠宰场、加工企业和饲养户不能够有效联系起来,双方没有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工单的合作机制,而且在合作过程中经常因为利益划分不同而产生矛盾和摩擦,导致饲养户不愿意和大企业开展合作,此外,地区也缺少大型畜牧业龙头企业,整体的带动能力不足。
2 绿色畜牧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2.1 畜牧业绿色发展责任
全面落实畜牧业绿色发展主体责任,综合应用法律、经济、信用、监管、服务等手段,对畜禽饲养屠宰经营主体,依法履行养殖污染治理,畜牧安全生产,重大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同时还要进一步创新畜牧业绿色发展管理手段,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全程风险管理体系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及时对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监管能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省外调运动物和动物制品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本地区畜牧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2.2 制定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
在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坚决不能污染环境底线,完善并实施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要结合本地区畜牧承载能力和畜产品保障供给要求,对地区畜牧生产区域进行科学控制和规划,不能随意缩小禁养区和限养区范围。积极鼓励在不生产水体污染的荒山缓坡滩涂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并按照农业和畜牧业有效结合的配套模式,建设规模化养殖场。要将畜禽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粪便处理利用设施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事情,养殖用地。
2.3 以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
要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畜牧空头企业,通过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为其气体用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建设多个市场潜力大、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的地方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地方龙头企业加强和养殖户的合作,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基地,鼓励发展湿度规模养殖的专业合作组织,将广大农民群众引导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农民群众联系起来发展规模化绿色畜牧养殖产业。
2.4 进一步完善绿色畜牧产业保障政策
围绕调整布局、清洁生产、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还田使用等关键环节,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给予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支持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对生产和使用有机肥、沼气、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给予相关财政、税收、价格、用电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与养殖量、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机制、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将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推广等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支持开展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试验示范,保障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健全新型主体和传统农民利益共享机制,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采用代养制、合作制和互助制等有效模式,促进散养户和新型规模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强化要素集聚,推进生产、加工、餐饮、旅游、休闲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抱团打造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链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