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灼联合干扰素α-1b局封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对其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8-07-13徐观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尖锐湿疣亚群干扰素

徐观辉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佛山 528247

尖锐湿疣是由人体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肛门和生殖器周围组织的增生性病变,潜伏期为1~8个月[2],平均3个月。对于尖锐湿疣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手段[3-5]。本研究将针对电灼联合干扰素α-1b局封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对其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对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患者来自我们医院皮肤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诊断的尖锐湿疣患者50例,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35.23±5.32)岁,男27例,女 23例,病程7~ 80d,平均(39.74±7.33)d,按照分层抽样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男14例,女11例,患者平均年龄(36.11±5.41)岁,其平均病程(38.99±6.94)d;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4.27±5.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病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的皮损部位主要集中在患者冠状沟,阴茎系带,包皮,龟头,阴茎,会阴以及肛周部位,而女性病变主要集中在患者大小阴唇,会阴,肛周以及阴道口等部位。患者出现的疣体主要呈现为丘疹状,乳头瘤状以及菜花状,所有患者的疣体的直径均在2cm以下,出现疣体数量均在2~15个以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情况比较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电灼联合干扰素α-1b(深圳科兴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10960058号,20μg)进行局封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电灼治疗。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先用5%醋酸涂于疣体表面,常规消毒皮肤并且局部麻醉后,采用QL/DL-ⅢD电离子治疗机,选用中火,电压12~16V,将疣体及其周边组织0.5cm左右及所有醋酸白阳性区域皮损迅速烧灼致其黑痂炭化[6],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及局部创面聚维酮碘软膏外用[7]。研究组患者在疣体电灼后再行疣体根基部注射,用法是将干扰素1支用利多卡因溶液1mL溶解后每个疣体根部注射0.1~0.4mL;隔3天注射1次,连续30d,期间隔3d复诊一次,有复发的给予电灼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0d后,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

1.3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临床表现为患者外阴部以及肛门周围出现菜花状,乳头状或者蕈样赘生物,赘生物的数目,直径不均,颜色多为灰褐色,红色,无灰色以及深褐色[8]。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有婚前性行为或配偶感染历史,经醋酸白试验为阳性,年龄18~50岁,排除孕妇或正在哺乳期妇女,对电灼以及干扰素α-1b过敏患者[9],同时排出合并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者,排除严重精神障碍以及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排除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患者疗效差异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情况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30d的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00%,从医学角度讲,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疗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 0.05)。详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情况比较

在进入本研究之前,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 中 的 CD3+(t=-0.24,P=0.81),CD4+(t=0.13,P=0.89),CD8+(t=-0.41,P=0.68),CD4+/CD8+(t=12,P=0.91)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组患者20d的治疗,研究组患者T细胞亚群中的CD3+(t=4.14,P< 0.05),CD4+(t=10.19,P< 0.05),CD8+(t=5.65,P< 0.05),CD4+/CD8+(t=4.93,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发应情况

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局麻时诉疼痛,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研究组有3例患者在第1次治疗后出现轻度发热、疲乏、恶心及头痛等症状,以上反应在24h后自然消失,以后局部注射干扰素时以上反应均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尖锐湿疣最主要的病因为不洁性生活以及缺乏个人卫生观念导致[10]。根据2006 ~ 2010年北京市尖锐湿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49岁人群为尖锐湿疣的重点防控人群[11],从治疗的角度而言,这部分人群大多属于青壮年,机体耐受力强,肝肾功能处于人体的黄金阶段[12],所以,此时对患者进行物理和化学治疗同步治疗术语最佳方案[13]。而从预防疾病的角度分析,应该把疾病健康教育重心放在20岁之前[14-16]。将预防大于治疗的观念深入人心。另据文献报道显示,尖锐湿疣患者血液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对于外周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具有明显的破坏其平衡作用,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中的白细胞介素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尖锐湿疣患者的病情加重以及尖锐湿疣的复发。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发挥人体免疫功能的最大潜力,逐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情况已经成为临床共识[17]。而单纯的进行电灼,并不能将人体乳头状病毒全部清除,还会有病毒在人体其余组织浸润,导致人体尖锐湿疣发发率居高不下[18]。干扰素α-1b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其抗病毒效果较为显著,从分子水平上讲,干扰素α-1b可以与靶细胞表面手提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其消杀病毒的效果,促进人体细胞免疫蛋白酶的分泌,进而抑制病毒的恶意繁殖,达到改善和缓解患者整装的目的[19-20]。

本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 T 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体血清中的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升高,提示人体的免疫能力上升,对于尖锐湿疣患者的治愈以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不良发应情况观察,干扰素局封治疗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大部分均可自然消失。可见,电灼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患者免疫能力明显提升,治愈率明显上升,不良反应率低。

综上所述,电灼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对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具有明显提升作用,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尖锐湿疣亚群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干扰素 你了解吗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状况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