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及解决方式研究

2018-07-13马晓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信贷小微贷款

马晓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目前有超过7300万注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GDP占比超过60%。这一数字还远远没有算入非注册的、更微型的个体生意,例如移动互联网发展之后大量的网商、微商。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为17.3%,仍然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无法被满足。有统计称国内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年,小微企业更是不到3年,其中影响小微企业生存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这也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一、小微企业概述

小微企业是一个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一个相对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来说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探讨小微企业信贷,首先必须弄清楚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世界各国对于小微企业的称谓存在很大的差别。如在美国,只有大企业和小企业之称,通常说的小企业即指的是中小企业。日本将企业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中小企业使用“小型和中型企业”的提法;欧盟又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

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委2011年曾出台具体的划分标准,是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但一般的看法是该标准界定的微型企业的范围偏大。比较合理的划分标准为:雇员人数20人以下、资产总额500万以下、年营业额1000万以下为微型企业;雇员人数200人以下、资产总额5000万以下、年营业额1亿以下的可以定义为小企业。

二、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中遇到的问题

(一)银行贷款方面

1.贷款审批周期长,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时效性要求。银行等机构审核流程相对审慎和传统,导致从申请到获批,再到放款,往往需要数以周计的时间。而小微企业本身规模有限,且资金需求的偶发性和紧迫性非常高,很多时候一笔借款决定其生死存亡。

2.银行贷款的门槛高,小微企业资质不全、信息不对称。我国大量的小微企业没有与传统金融机构发生过借贷关系。草根、小微企业大都成立时间短,缺乏历史信用数据,很难提供可抵押物,所需金额小、急,按照银行业现行风控标准很难获取贷款。此外,信息不对称也是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主因之一,有些小微企业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与银行机构打交道。

3.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现有体制是无法实现普惠信贷任务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银行考核机制使其丧失了普惠信贷的主动性。目前银行对弱势群体的信贷行为并不是发自普惠的本能,而是盈利与生存驱动的商业行为。当经济下行、很难从弱势群体中获得足够、安全的盈利时,银行便变身为釜底抽薪的企业杀手,此时政府赋予的信贷救助功能便会不复存在。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银行在危险来临时,保护自身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置政府赋予的社会信贷救助功能于不顾也是必然的结果。

(二)民间借贷方面,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1.银行以外,小微企业主传统上需要通过民间借贷机构来获取资金。然而民间借贷过程中,如果没有房产等抵押品,信用借款的成本高昂,月息往往4%-5%,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0%,且由于缺乏专业的信贷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的流程,小微企业主在急需资金时,从民间借贷获得信贷资金的确定性非常低。

2.通过融资担保公司增信。中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而是用牌照的形式指导各方特别是民营资本成立专门的融资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弱势群体增信。这种担保公司绝大部分是以博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性机构,即使是政府出资成立的公司,一旦造成代偿损失,相关人员仍要承担责任。这与国际上通行的以救助、非盈利为主要特点的小微企业增信方式完全不同。在一个本该由政府提供大量救助资金的领域,却试图由社会逐利资金进行商业化运作,这完全不符合逻辑,最终导致现在融资担保公司大面积死亡,大量小微企业深受其害。

3.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资金投向普惠信贷领域的做法,现在也面临着失败的命运。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先天属性,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当是其主要的产品方向,小额贷款公司对普惠信贷的助力也是明显的。但是表面上的发展掩盖不了行业的困局,近两年行业的根本问题也逐步显现。小贷公司拿着10%左右的资金成本,发放20%左右的高息贷款,其接近高利贷的利率水平饱受社会责疑。究其原因,政府在小贷公司的扶持政策上甚至还比不上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这个生态链中不但未见政府提供的“社会信贷救助成本”存在,更要承担有悖于信贷行业特点的巨额税收。小贷公司一肚子苦水,不良贷款高发,股东信心丧失,大量公司纷纷关闭。

4.当下的其它信贷救助行为也大都是杯水车薪。如三农贷款贴息、科技贷款补贴、融资担保企业经营性补贴、重点行业专项再贷款等,看似投入很大,项目繁多,但对比每年财政投入的数据与小微企业贷款的比值就很清楚地看到,这类补贴要么力度太小,形式大于实效;要么是执行过程漏洞太多,救助行为走样,产生了许多权力寻租行为,这种分散且缺乏监督的社会信贷救助行为最终也无法完成普惠信贷的使命。

三、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近期,央行、银保监会多次提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给予政策支持。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谈及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各方要用“几家抬”的思路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在论坛上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需做出新的努力。

即便如此,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也是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五年之后,于2018年6月末再度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的关键原因,特别是在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下降的大背景下,融资压力首先上升的又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从两个文件内容看,在定向降准、财税政策、担保基金、直接融资、增信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举措并无太大的差异。但是,今年文件的第五条举措“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则是最大亮点,也可能成为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途径。

四、解决措施

(一)贷款风险防控方面:

1.采用风险定价,使收益覆盖风险。根据“高风险高收益”、“ 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商业银行对小微贷款一定要采用风险定价。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抵押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制定本行的定价策略。如对于低抵押率、低负债率的企业,给予较为优惠的利率。对于高抵押率、高负债率的企业,采用高利率政策。但是“风险定价”并不是一味的高定价,过高的定价肯定会造成优质客户的流失。

2.政府应加快融资担保行业改革发展工作,解决p2p模式、小额贷款公司困局。由中央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地方设立政府性担保基金;以政府出资为主,发展一批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财政支持,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减少或取消盈利要求等。这些内容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核心,由国家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社会信贷救助成本”。

3.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基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商业银行则必须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对借款人资信、小微企业、担保物等进行及时监控。该预警系统必须及时采集借款的征信状况、法院被执行人信息状况、企业的征信状况、企业及个人的资产及负债情况、企业的涉案情况、押品价值变动、押品二押及查封情况,根据借款人资信变化、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变化、押品变动情况,主动及时发起监测、评估、检查、调整、清收等贷后管理措施。

4.用好、用足国家及央行支持政策措施。央行针对小微企业出台了“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定向降息”政策,以及不久前出台的“信贷质押再贷款”政策,商业银行要用好、用足国家及央行支持政策,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措施,吸收低息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增大资产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二)科技金融促进普惠发展

“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则是最大亮点,也可能成为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以下两方面独特优势:

第一,金融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建了基于社交、交易信息、企业主个人信息等风控模型,这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基于财务数据、抵押物和担保物的信用风险控制模型。

第二,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的风控模型和贷款审批流程,特别适合“期限短、频率高、需求急、金额小”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风控模型和审批流程建立后,单笔贷款或融资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小微企业融资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地方设立政府性担保基金,促进民间融资市场健康发展。而商业银行方面,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银行的风控能力,防范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的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网贷模式,开发多种网贷新产品,简化小微企业融资流程和手续,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推出P2P、P2B网贷产品,积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等各方力量推出创新举措,形成合力,共克时艰。

猜你喜欢

信贷小微贷款
小微课大应用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小微企业借款人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还贷款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